第十二期   2012年 4月出刊   
  
劉慧老師分享通識課教學經驗(2011年6月28日攝於普通教學大樓教室)▲劉慧老師分享通識課教學經驗(2011年6月28日攝於普通教學大樓教室)

編按:

 本校為提供課程交流平臺,並提升教學品質,每學年末均舉辦「椰林講堂」以展示教學成果。99學年度的「椰林講堂」,本系劉慧老師、陳慧宏老師受邀演講,分享所開授之通識課程「西方文明史」與「文藝復興」的課程規劃與進行方式。茲摘錄兩位老師的演講紀錄,以饗讀者。

99學年度「椰林講堂」 ──劉慧、陳慧宏老師教學成果發表
劉昱妤(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生)整理
蘇聖雄(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生)整理

西方文明史
 --劉慧老師主講

今天很榮幸有機會在此與大家分享我上通識課的經驗。事實上,上個月接到共教中心的邀請時,我是「很擔心」,而非很榮幸,因為自覺無法帶給聽眾多大幫助。但既然答應了,我也只好「成果導向」式地設計這二十分鐘的內容。

以下將簡單說明我的課程進行方式及備課習慣,以及借自教學發展中心的演講所聞。關於本課程的知識、技能、態度三項目標:「知識」的部分,將介紹我的「講演課」內容,「技能」和「態度」則是談談我設計的報告和作業活動。希望對較資淺的同仁有些幫助。

課程進行方式

「西方文明史」是一學期2學分的通識課,學生人數大約有70到80幾人。2學分的課程只能申請1位TA,因此我通常會用歷史系提供的1名RA來支援這門課的課務。扣除第18週為期末考,剩下的17週,單數週的兩節課都由我主講;雙數週時我只講1節,第2節課是同學的「報告與討論課」。也就是說,全學期共有八節「報告與討論課」,以及26節講演課。我將全班學生分成三大組,一組約20-30人,三大組分別由我及2位助教帶領;大組中再分成數個一組約4人的小組,每次「報告與討論課」便由2個小組分別報告20分鐘,最後10分鐘為其他同學提問及報告小組的回答。上課前三週我就會將指定閱讀文獻上傳至ceiba教學網頁,我對學生的報告要求為:先精讀該周的指定閱讀文獻,並查找與該文獻相關的百科全書或其他相關論著,再將史料與找到的資訊相對照,綜合整理出對史料的解讀和對其歷史脈絡的理解。我覺得這一小時是報告課多過討論課,但報告也是一種訓練方式,雖然學生在高中階段都學過如何查找資料,但歷史系課程的要求是在搜尋資料的基礎上增加解讀文本的技能。我想這樣的訓練能豐富學生對歷史背景的認識,培養解讀文本的專業能力,並清晰、有邏輯地表達意見。我透過「報告與討論課」提升學生的歷史學術技能,他們的態度亦在「報告與討論課」中表現。

評量方面,學期成績主要來自小組口頭報告與書面報告。除了上述「報告討論課」的小組報告外,同學還需要寫2篇篇幅約1頁A4的個人書面報告。

課程內容與設計

講演課的內容主要是介紹西方文明(現今歐洲、美加等地區)的起源到十五世紀的發展,十六世紀之後的近、現代不是討論焦點。第1-7週主講西方上古和古典時期,第7-17週是中古史,課程中沒有近現代史的設計,但透過中古所遺留至今的痕跡,其實也會稍微提到近現代史的部分。

我本來也想過從開天闢地說到二戰以後,但這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想要講許多內容的心理需求很難克服,但講得太多,學生卻無法吸收;若要在一學期內講完,每個部分便只能蜻蜓點水,而這麼做反倒讓學生有「像在上高中歷史」之感。該如何教得不像高中歷史呢?我詢問系上其他資深老師的意見,他們告訴我,既然教學時間很有限,便要挑自己有興趣、最熟悉,又能說得透徹的內容,於是我調整課程範圍,並儘量在廣度和深度之間折衷、平衡。不過這也不太容易,若太偏向「廣度」,上課內容如蜻蜓點水;若只重「深度」,則同學會因太缺乏對整體圖像的認識,而不確定要把課堂所聞嵌入何處。以介紹希臘時代的課程為例,我會先快速帶過西元前一千多年在愛琴海的麥諾安、麥錫尼文明,接著簡介之後的一段希臘「黑暗時代」,再進入西元前八世紀商業復甦、殖民活動、雅典等城邦的形成,並建立起各自的政治體制,最後在西元前四世紀各個城邦被馬其頓國王菲利普統一。這種作法的目的是要以政治史的發展做為骨架,再介紹希臘在西元前五世紀到四世紀的文化成就,著重在文學和哲學方面。

其次簡單介紹我所選的指定閱讀文獻。一學期有八次「報告討論課」,共有八份材料,分別是:

1. 《漢摩拉比法典》,視情況節錄50-80條。

2. 希臘悲劇《安蒂岡妮》(c. 450 BCE)。

3. 節自Plutarch《希臘羅馬名人傳》中的土地改革者提比略.格拉古(133 BCE)小傳。

4. 《新約》聖經的〈登山寶訓〉和《可蘭經》的第四章。

5. 1127年法蘭德斯伯爵頒給Saint- Omer市鎮的特許狀。

6. 1170年的傳奇文學作品《蘭斯洛》。

7. 經院哲學的部分,有最早的Peter Abelard(1079-1142)及其批評者Bernard of Clairvaux(1090-1153),還有一個世紀後經院哲學的集大成者Thomas Aquinas(1225- 1274)的文獻。

8. 一份由作家Froissart所寫的英法百年戰爭小紀錄。

以下試舉二例,說明我希望訓練學生具備的解讀文本能力。以第三項Plutarch《希臘羅馬名人傳》來說,Plutarch是西元一、二世紀的希臘人,在羅馬帝國成長,是羅馬帝國的公民,他從希臘和羅馬的歷史中,各選出一位具有相似性的人物,為他們做傳並比較,撰成《希臘羅馬名人傳》。我選的提比略.格拉古(Tiberius Gracchus),是羅馬共和晚期的土地改革者,當時羅馬帝國正在擴張,擴張過程中貧富差距漸大,土地多為少數富人所有,格拉古為改變現狀,於是從事土地改革。Plutarch文字清晰,關於格拉古土地改革的網路資訊相當豐富,尤其中國大陸有不少這方面的研究和討論。我希望同學除閱讀格拉古的故事,了解他的改革緣起、過程到失敗的結果外,還能從中思考:是何種政治氛圍,使格拉古必須採取哪些手段來確保眼光遠大的改革得以推行?這位政治人物的理想值得敬佩,但為達目的所使出的小動作,同學們認同嗎?這亦反映了格拉古當時所處的政治文化。此外,我們從文本中雖然發現作者很欣賞這位距他已幾世紀的傳主,然這些文字讀來卻仍令人覺得可信,為什麼呢?這便可能與作傳者旁徵博引和夾敘夾議的寫作策略有關了。又,若學生搜尋到的其他相關論著與文本所反映的情況相左呢?我想這樣的挑戰也許可以刺激學生思考,是作者故意說謊,還是作者沒有說謊但別有居心?在我給學生的這份閱讀資料中,作者說鮮少人支持格拉古,然而其他的史料中,卻發現格拉古兄弟其實有不少支持者。這應該可以顯示,Plutarch為強調格拉古不畏艱難推動改革的精神,而刻意忽略他的支持者。

再舉Froissart留下關於英法百年戰爭的紀錄為例。Froissart是十四至十五世紀的一位作家,在他的紀錄中,英法兩國威武的騎士們打仗,法王在普瓦傑之役(Battle of Poitier)中雖然戰敗被俘,還是受到上賓般的對待,英國王子甚至親自端菜給他,一面還歌頌他在戰場上的英勇。軍事史專家多認為百年戰爭的戰鬥主力為弓箭手而非騎士,但在Froissart的紀錄中卻只見騎士。再者,從英國王子對待被俘虜法王的態度,可見十五世紀的歐洲權貴欲將騎士精神落實在生活當中的努力;同時,這樣充滿騎士精神的文學作品亦為社會塑造了一種優良榜樣,並成為上層人士在生活中效法的對象。

提問與討論

一、課程題目是西方文明史,但我以為近現代西方文明之超越東方,包括其政治體制的轉變,對學生認識西方文明應該很重要,但老師的課程中未規劃,是否造成學生對西方文明的發展產生較刻板的印象?

答:我也遺憾自己無法處理這樣的課題,系上有其他更適合的老師可以教學生為什麼西方會超越東方。我專注於1500年以前,雖沒有講到近代,但可以提供一些淵源,例如國會的興起、希臘羅馬注重「討論」的傳統等的影響,也許對理解政治體制的轉變課題有所貢獻。

二、劉老師的課程中,主題非常多樣,有宗教、悲劇、政治經濟和文學,在興趣和擅長中,你選擇的題材必定也有你的關懷,當中是否有使之一貫的理念?

答: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後設的。我是先選擇了有興趣的課題,但之後卻也真的發現這當中有可以貫穿全體的一條線,就是讓學生認識「人們行為依據和規範」的各種來源,例如古代法律(神權)、宗教經典、文學作品頌揚的美德的影響。另外,我個人對十二世紀特別感興趣,十二世紀奠定了許多西方文明的基礎,包括王國對國王的效忠、國王的組織動員能力,農業興起、商業發展等物質基礎,文化方面有「十二世紀文藝復興」一說。

三、這樣的通識課與歷史系的專業課程有何差別?

是您受邀還是主動申請要開? 答:最老實的理由是歷史系主任每學期總會建議全系老師多開通識課程。對我而言,專業課程調整為通識課,似乎不是令人意外或特別需要合理化的事情。說到通識與專業課程的差別,在於課程要求,我對通識課的學生要求不若本系學生嚴格,包括閱讀和作業的份量,但技術、原則是相同的。

再問:這樣一來,通識教育只是簡化的專業教育嗎?

另有老師提出:物理系和通識課都可以上相對論這種科學的通識,但教的內容大不同。物理系教理論的知識內容,通識課強調相對論的人文意義,對人的觀念產生哪些影響,這些東西在物理系也許不需要提。通識的歷史也許會教學生史觀、認識並尊重多元文化的精神,了解各地文明的差異和關聯。

答:歷史系其實很適合開授通識課,高深的歷史學研究成果比高深的物理學更容易教給非本科系的學生,也許這就是歷史學的特色。

劉慧老師分享通識課教學經驗(2011年6月28日攝於普通教學大樓教室)
▲劉慧老師分享通識課教學經驗(2011年6月28日攝於普通教學大樓教室)
下一頁:文藝復興--陳慧宏老師主講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歡迎投稿 聯絡信箱:history@ntu.edu.tw 地址: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886-2-33664702
本網站版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Department of History, 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