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難繩梯機器人- 成功大學機械系98學年度機械設計專題
說明:繩梯在救難,逃生,高空作業等危險或緊急環境,提供簡單又有效的升降媒介。本專題將設計一繩梯爬行機,利用人類攀爬繩梯之概念,作為提供必要後勤支援的重要工具。
規則:所設計之機器人必須使用繩梯的踏墊部分進行攀爬,不得利用繩索部分,踏墊間隔為20-30公分不等,機器人必須有能力克服不等距的繩梯,不能略過任一踏墊,且攀爬過程中不得有外力協助。
設計限制:
- 動力來源為所給定之直流馬達,不得外加其他動力
- 必須使用下列元件至少兩種:彈簧,(正,斜,傘)齒輪,螺絲(帽),軸承,齒條,凸輪,棘輪,皮帶,鏈條,卡榫,鉚釘。
- 除直流馬達外,其餘成本不得大於新台幣一千伍佰元(含所有材料成本及黏著劑等耗材)
- 所有加工僅能使用機械工廠設備,除同組組員外,不得假手他人
成果展示
黃資詠,蔡紹妤,顏瑋璘,林雋哲,陳品均 (競賽獎及最佳工藝獎)


謝任峰,蔡沛吾,蔡育安,許博翔(最佳創意獎)


陳柏宇,李政逸,徐翊清,藍德鄰(最佳創意獎)


施宗緯,江書豪,詹鎮宇,陳俠安,盧天駿


方曉涵,吳嘉珮,梁寶庭,賴厚瑋,孫中騏(最佳分析獎)


王誠正,廖紹宇,黃啟哲,黃致堯,蘇牧寰(最佳海報獎)


邱合儀,翁世龍,韓佾君,劉黃升,黃冠博(最佳工藝獎)


黃世豪,鄔澤民,劉奕甫,呂致翰,莊子淵


朱証裕,吳健銘,陳韋嶧,曾俊怡,林佑安


蘇冠華,陳冠華,吳咏翰,楊敦榮,王郁文


張佑誠,蘇少筠,謝奇昇,陳健平,曾俊諺


周柏豪,王文呈,黃華東,黃章翔,謝康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