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不是市場經濟?

 張清溪 中國時報財經漫談

(2004/5/31)

 

中共最近四處拜訪各國接受它的主張:「中國是市場經濟」,紐西蘭已經應允,歐盟將於六月初決定,美國亦將舉辦公聽會,決定是否接受。這真是風水輪流輪啊!市場經濟就是「資本主義經濟」,它與「共產主義經濟」是打對台的、是中共極力批判的。想當年,「走資派」是可以隨便拖到街上批鬥的罪犯。如今,中國共產黨卻要低聲下氣要求各國承認:「我們都是走資派」!中共用共產主義打天下,現在沒用了,棄之如敝屣。

 

為什麼中共前倨後恭?它到底是不是市場經濟?

 

中共自二○○一年底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後,與各國發生密切的貿易往來,也引發不少貿易糾紛,其中一項是「傾銷」,就是商品以不合理的低價出口,打擊進口國的產業與就業。認定價格是否合理,就要看出口價是否低於成本或其國內售價。但是,若出口國不是「市場經濟」,它會有許多隱藏成本,國內售價也不能當真,因此要參考其他國家售價來判斷。若中國的出口價低於(例如)墨西哥的生產成本,就會被美國認定為傾銷。中國彩色電視機最近要被課高額的「反傾銷稅」,引發中共高度不滿,急著要人家承認它是「市場經濟」。

 

中共不滿,表面上是有理由的。因為沒有哪個國家的工資比中國低,而許多產品的成本就是以工資為主。但是,深入一點分析,就知道中國還不是市場經濟。

 

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是經濟制度的兩個極端。區分經濟制度,主要是以政府介入經濟之程度為準則,包括兩個面向:財產權(公有或私有),資源配置權(政府或個人決定)。中共最近一再標榜「中國的私有企業蓬勃發展」、「民營化速度驚人」等等。但是,在今日的中國,絕大部分土地仍然國有,各級政府企業仍然龐大,對私有財產極不尊重(台商受害多緣於此),對民間經濟事務任意干預,改革開放二十五年了,但政府插手民間經濟事務並未稍歇。舉兩個例子。

 

河北農民企業家孫大午曾說,農民要把家裡剩餘的雞蛋拿去市場賣,要經過工商局、稅務局、衛生局、質量技術監督局以及計畫生育等單位的四十幾道手續審核。孫大午也被政府以言入罪、查抄財產。

 

六四快到了,「中國人權」最近報導:六四後被通緝的廿一名學生領袖之一、原天安門廣場糾察總指揮、清大汽車工程系的張銘,正在獄中絕食,抗議對他的誣陷判刑,生命垂危。張銘六四後被判刑三年,獄中受盡折磨,出獄後不分派工作。他只好白手起家,刻苦創業,成為一家有相當規模企業的總裁。但據說江澤民曾下令不准異議份子經濟壯大來威脅當局權力,於是先以「涉嫌計劃爆炸大樓」為由抓人,後來找不到證據,改用「職務侵佔罪」判刑七年,查抄財產。

 

這樣的國家,怎麼可以說是尊重私有財產權與民間企業的「市場經濟」呢?

 

上一篇

回到短文首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