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類學系正式創系已六十多年,為臺灣歷史最悠久、涵蓋領域最豐富、教學體系最為完備的人類學教學、研究機構,也為臺灣培育了眾多的人類學專才。現職人員承繼日治以來豐厚的民族學與考古學材料、臺灣歷史與原住民的研究成果,致力於承先啟後的職責,不斷自我檢視與調整方向,同時藉由評鑑機制,透過不同的內、外在視角,期盼能獲得更深濬、更客觀的檢視與建議,至使系所的發展除能延續所承載的學術傳統外,也能隨時呼應時代社會的需求與發展特性。
一、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之歷史沿革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的發展歷史已逾八十年。民國17年,由哈佛大學人類學博士移川子之藏教授在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擔任講座教授,著手規畫、籌建土俗人種學教室、研究室、實驗室和標本室,並講授土俗、人種學課程,總稱「土俗人種學講座」,即本系前身。同年,即展開田野調查,進行臺灣民族學與考古學第一手資料與標本採集工作。這是臺灣第一所以人類學,尤其是臺灣原住民族和南方民族研究,為主要目標的專業教學研究機構。
民國34年,臺北帝國大學改制為國立臺灣大學,文政學部劃分為文學院與法學院二學院,文學院設置中文、史學和哲學三系,土俗人種學講座改制為歷史學系下的「民族學研究室」。
民國38年,隨著一批優秀的考古學與民族學者由中國大陸遷徙到臺灣,傅斯年校長呈請教育部於本校文學院增設考古人類學系,本系正式創立,原「土俗人種學講座」及其後之「民族學研究室」所屬之相關資源同時併入。哈佛大學人類學博士李濟教授擔任首任系主任,引哈佛大學人類學系之課程設計,採考古學、民族學、語言學及體質人類學四支並進,並大量延聘中央研究院之相關學者任教。他主持系務長達十二年,積極向校方爭取經費,致力延續土俗人種學時期及民族學研究室時期之標本搜藏、整理及研究的精神,提倡學士班修習田野調查方法與實習課程。
民國42年,本系學術期刊《考古人類學刊》創刊,至今已有五十六年歷史,不但為本系也為臺灣人類學研究成果,建立重要的發表園地。
民國71年,本系因應時代潮流,改名為「人類學系」。民國45年碩士班設立,民國86年博士班設立,自此本系系所合一、成為全國第一個提供學士至博士完整學程的人類學教學研究單位。本系強調整合性之人類學研究取向,學士班階段規劃人類學四大分科考古學、文化人類學、體質人類學、語言學的基礎教學,碩、博士班階段則以考古學、文化社會人類學為主;民國82年更加入博物館學相關領域課程。對於臺灣人類學專業人才的培育、知識傳承及學術發展,承擔重責大任。
二、發展目標
本系教學與研究發展目標強調三個特色:(1)跨文化視野;(2)縱時間深度;(3)究社會實踐。
為達成上述目標,訂定系教育標地、課程規劃與研究、學生輔導之發展方向:(1)學士班,一方面透過基礎理論課程、區域民族誌與專題等課程,期許學生具備理解人類社會文化發展歷程的能力,以及理解文化多元性、包容差異並能關懷、反省當代社會問題的素養。另一方面,鼓勵學生運用選修、雙修或輔系等方式廣泛地接觸跨本系的相關課程以開拓視野,落實通才培育的目標,在現實生活中具備適當的視野與落實的能力,以思考個人生涯發展、關懷與反省當代社會問題。(2)碩士班,加強邏輯思考和表達溝通能力的訓練,期冀培訓具探究進階學問的能力或具實務工作的能力,做為進一步從事學術研究或參與推廣各層級文化發展政策的基礎。(3)博士班,加強問題分析批判與獨立研究能力的訓練,以培育具前瞻性及國際視野的專業考古學與社會文化人類學學者。
(二)、研究與發展目標
根據國科會民國95年的調查,「文化與族群的形成與再創造」、「地方社會與區域發展」等議題,因具歷史過程與社會文化的動態性研究分析,被視為是前瞻性的議題。因此,本系在規劃發展方向時,也將此學科之專業發展、臺灣社會原住民文化權與社會運動、全球化與人類學之應用等具當代社會性與需求的議題,納入發展的規劃之中,期望進一步強化本系在當代社會文化議題上的研究發展與社會參與的基礎。在考古學方面,無論是國科會視為前瞻議題的「古代聚落型態分析」,或推動的「南島族群與文化之起源與分布」等,本系教師皆有所從事者;另,近年來積極與國際及校內相關單位合作,試圖發展跨領域議題的研究基礎,以呼應考古學在國際上的發展趨勢。
此外,人類學系附屬標本陳列室也是本系的發展重點之一,此標本陳列室,藏有豐富珍貴的日治時期至今臺灣各族群的歷史影像與物質文化標本,成為珍貴的教學與展示資源。近年來配合典藏數位化與應用等議題的發展,如何賦予人類學藏品新的社會意義也成為本系主要的發展重點之一。
三、成就
作為全國最早設立的人類學教學研究機構,本系累積了豐厚的研究資料與學術能量,不但學科領域涵蓋人學四分支與博物館學,並且理論和田野訓練並重,同時兼具學士班至博士班課程,又具博物館與學刊發行,提供了完整之教學與研究訓練系統;不僅持續臺灣考古學、南島語族原住民文化及漢人社會等傳統的研究領域,更把田野工作地延伸到東北亞、東南亞、大洋洲、非洲與南美洲等地,新角度的親屬、族群、性別、社會記憶、與物質文化等主題探索亦陸續開展,是本系獨特的優勢。畢業系友中,已有院士2人;另擔任各大學主管和教師、中央研究院各級研究員、博物館館長或各級研究員等職務者,超過百人,其他亦在各行各業中發揮一己之長。
本系的跨文化與社會實踐的課程,除提供系上學生豐富的跨文化思辨的訓練外,亦提供於通識課程,並於95學年度起陸續加入文學院「經典人文學程」、「臺灣研究學程」、「領導學程」。以此,期望更多的學生接觸人類學的課程,擴展系外學生多元文化的視野,養成對差異文化的尊重與對自我之反思。
考古學所積極進行的跨學科、跨國的研究與教學合作計畫,一方面與本校地質系與地理環境資源系教師合作開設了「地質考古學」與「人文地理資訊科學」課程,同時進行了小規模的合作計劃(如「十三行陶片紋飾研究與行銷策略運用—臺北盆地十三行文化相關遺址陶片分析研究計畫」、「卑南遺址陶質標本成份分析第一期研究計畫:陶質標本委託切片與初步分析研究計畫」);另一方面與英國牛津大學考古學院、南安普敦大學、美國夏威夷大學進行教授與碩、博士班學生之交換合作計畫,近期更與牛津大學、臺大理學院、醫學院共組研究團隊試圖發展考古學生化分析的研究議題。期待藉著此種跨領域的研究整合,議題探討的成果與知識能有所創新、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