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5.9 公告
【臺大高研院_高峰論壇系列十四】The Post-Western Now: Moving Beyond Western-Centrism
- Date: Monday, May 19, 2025
- Time: 9:30 – 16:50
- Venue: Liang Kuo-Shu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Hall, 3rd floor, College of Social Sciences, NTU
- Sign-up Link: https://forms.gle/LgDdYJqffeGHDJ5u7
- Speakers:
Rada Ivekovi? (Independent Academic and Researcher, France)
Sebastian Hsien-hao Liao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Dean,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 in the Humanities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wan)
Masaki Fujihata (Media artist, Emeritus professor at Tokyo University of the Arts, Japan)
Yuk HUI (Professor of Philosophy and Chair of Human Conditions, 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 Netherlands)
|
2025.5.9 公告
2024年度中研院史語所考古研究計畫成果發表會
|
2025.4.29 公告
「科技未來與人文社科」系列演講論壇 第八場
- 講 題:後進壓縮現代性:竹科的城市區域發展
- 講 者:徐進鈺(台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特聘教授)
- 日 期:2025/5/7(三)
- 時 間:13:10-15:00(12:50 開放簽到)
- 地 點:政治大學 綜合院館北棟 270101教室
- 報名連結:https://docs.google.com/....../1FAIpQLScYInMP....../viewform
- 演講內容:
這個演講主要討論作為台灣高科技產業的主要基地新竹科學園區的發展歷中,與鄰近城市區域發展之間的矛盾與緩解,包括不同計畫(新竹科學城、璞玉計畫等)的提出,進而深化矛盾的過程。這個過程基本上與台灣高科技產業的後進發展的策略有關,也同時是一種追尋壓縮的現代性的過程所導致,最後,也會觸及到當前地緣政治生態與地區發展的關係。
- 主辦單位:國科會「晶創人文計畫」
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
2025.4.29 公告
「禪宗文化研究回顧與展望」學術座談會:禪的世界,世界的禪 系列講座第二場
|
2025.4.23 公告
甲骨文裡的動物和牠們的產地|《從考古看甲骨:文字裡的古代中國》新書發布會
|
2025.4.16 公告
【我的學思歷程】中研院石守謙院士、前故宮博物院院長「文人style?追尋文人藝術的當代意義」
- 時 間:2025年5月2日(週五)19:00 - 21:00
- 地 點:校總區博雅教學館102教室
- 主持人:丁詩同 副校長
- 主講人:石守謙 院士 (中央研究院院士)
- 講者介紹:
石守謙院士,為傑出的藝術史學者,長年致力於中國繪畫史與東亞藝術史的研究。畢業於本校歷史研究所,及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與考古學博士;於1984年進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任職,並曾擔任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與所長、國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與院長,2012年獲選為第29屆中央研究院院士。
其研究以文化史視角切入中國繪畫史,關注風格轉變與文化脈絡的關係、地域性藝術發展、中日藝術交流及「雅」、「俗」觀念的互動與轉化,對中國藝術史理論與方法提出深具啟發性的觀點。近年主持中央研究院「移動的桃花源」、「東亞文化意象之形塑」等跨國計畫,推動中國藝術史研究邁向涵蓋中、日、韓的東亞視野,並深入探討藝術品與觀眾間的歷史性互動。
石院士學術成就卓著,曾兩度榮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國科會特殊優秀人才獎勵。著作《從風格到畫意——反思中國繪畫史》獲行政院新聞局第35屆金鼎獎,以《移動的桃花源——東亞世界中的山水畫》獲頒第一屆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並於2020年獲選為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最具影響力研究專書」,在藝術史學界享有極高聲譽與影響力。
- 詳細活動資訊請至:https://cge.ntu.edu.tw/News_Content_n_68407_s_251638.html
|
2025.4.11 公告
【Farm for Change 觀念實驗室演講】愛鄉愛土愛地球,還是愛國?:以杭士基無政府主義破解「去成長」困境
- 主題簡介:
在台灣生態環境一寸接著一寸遭受破壞的過程中,挺身捍衛家園的在地鄉親、關心地球的行動人士甚至一般選民所遭遇到的最大障礙往往是國家機器不斷宣揚的教條:國家必須發展、經濟必須成長、台灣必須有競爭力。一再依此邏輯「平衡」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結果是,台灣與地球的持續宜居皆逐漸淪為越來越縹緲的夢想。此現象舉世皆然,於是主張正視生態極限、停止經濟盲目不斷成長的「去成長」論述暨實踐在過去二三十年以歐洲為中心向外蔓延壯大,如今已成全球顯學。但去成長是否緩不濟急?其「慢下來」的理念與我們「拼競爭力」、「愛國」的直覺反應間之矛盾又該如何解決?長年關心氣候危機的全球公共知識分子杭士基的無政府主義思想其實藏著人人皆可從中受惠、並有助破解「去成長」困境的行動密碼。
- 講 題:愛鄉愛土愛地球,還是愛國?:以杭士基無政府主義破解「去成長」困境
- 講 者:盧倩儀|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
- 與 談:蕭代基|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 主 持:陳昭倫|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 時 間:2025年5月27日(二)12:00~14:00
- 地 點:線上會議直播
- 報 名:https://forms.gle/db8zks9kxoYTauaV6
- 詳細演講資訊請至:按此連結
|
2025.2.18 公告
李登輝學校系列講座
- 每年大家都引頸企盼的「李登輝學校系列講座」,2025年將推出4場講座。有別於以往的是,今年特別邀請國史館與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的專家學者,不限於以李登輝為範疇,而是採取更多元與深廣的觀察角度,對攸關臺灣主體性問題進行各面向探討;討論範圍涉及臺灣地位、兩岸政策、文化思考等,內容精彩豐富。
第一場即將在2月21日(星期五)下午2:00至4:00舉辦,特別邀請到國史館陳儀深館長為大家剖析「聯大2758號與台灣地位問題」。地點在基督教長老教會之濟南教會小禮拜堂 (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3號)。
目前已經受理報名,歡迎有意參加的民眾點進連結報名:https://forms.gle/8wf8vSDX18s3jnid9
- 以下為2025年講座各場次的資訊:
- 第一場
2月21日(星期五)下午2:00至4:00
講師:國史館 陳儀深館長
講題:聯大2758號與台灣地位問題
- 第二場
4月25日(星期五)下午2:00至4:00
講師:國史館修纂處 歐素瑛處長
講題:紀念李登輝·紀錄李登輝
- 第三場
6月27日(星期五)下午2:00至4:00
講師: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薛化元教授
講題:李登輝的兩岸政策
- 第四場
8月29日(星期五)下午2:00至4:00
講師: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林果顯所長
講題:領袖與文化:李登輝先生的文化思考與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