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生態與資源研究室

國立臺灣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

研究

氣候變遷對生物分布、群聚以至生態系影響

climate

評估全球氣候變遷影響物種分布情形研究,除可透過對單一物種分布的了解,亦應增加物種間的交互作用(biotic interaction)的考量。本研究室將利用多種物種分布預測模式(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ing)來了解全球氣候變遷和陸域與海洋生態系的關係。透過全球生物資料庫的建立,探討物種由過去至今空間分布變化情形,我們從地理互動看生物分布的變化!此外,加入環境資料,探討造成物種間分布改變的主要環境趨動因子。進一步亦將預測氣候變遷下,單一物種與生態系之變化。此研究主題並會結合後續跨領域科學層面,加入經濟與社會因素,導入管理與應用層面議題。

一、生物地理學

climate

[臺灣特有鳥種分布變化]—特有種是需要特別注意面臨失去獨特和受威脅的棲地的高風險物種。透過模型與氣候變遷情境的模擬,我們發現多數的特有鳥種分布會往高海拔,但是會隨時間的推移而減小減緩,因為已經靠近或位於山頂,這將他們推向更高的滅絕風險。有些物種則是氣候變遷下的受益者,可以增加分布範圍。(詳細研究成果請見Ko et al. 2009; Ko et al. 2012)


[鳥類食性功能群屬性變化]—全球鳥類的食性組合,在氣候變遷下將使全球的空間異質性提高,若假設了鳥類的不同飛行距離有機會找到更適宜的棲地,將更大大改變這個空間異質性。而從食性屬性來看空間補償,初級消費者和雜食性者最常通過高級消費者的增加得到補償。但是結果中顯示著高不確定性,我們建議探索大尺度生態功能變化在社區或生態系統層級中,應該越來越多地出現在生態保育科學的議題上。(詳細研究成果請見Ko et al. 2014)

climate

climate

[以地理重疊追蹤物種相互作用變化與族群不穩定性]—我們認為魚類的地理重疊可以做為推斷物種相互作用網絡的一種方法,並且透過地理空間重疊進一步計算物種相互依賴的指數,分別代表物種如何從空間層面影響其他物種,又如何受其他物種的影響。我們發現,跨越緯度的海洋魚類群落呈現幾十年來一致又顯著增長的地理互動,這樣的地理互動與物種範圍大小、物種的中位重疊比例有不同的強相關性;但是,地理互動關係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弱,意味著共存的魚類群落逐漸不穩定。(詳細研究成果請見Lai et al. 2022)


[海洋魚類的地理敏感性趨勢]—我們也發現,氣候變遷下的魚類地理互動和變暖前各個物種的地理互動情形也有關係!在地理互動變化顯著的物種之中,棲息深度範圍、魚類體長和成熟年齡則可以共同解釋大部分變化。(詳細研究成果請見Tu et al. 2022)

climate

climate

[整合評估暖化海洋魚類的影響]—氣候變遷對生物群落持續構成多個層面的威脅,分布範圍、生活史、食物網絡營養階層動態變化是三個重要的層面,然而缺乏相應的整合分析。我們提出了一個簡單又有效的方式,透過測量或估計大量物種的最高或最低臨界溫度,更適當的評估海洋魚類的分布變化。物種生活史則與對暖化的反應並無強烈的相關性。更嚴重的暖化則會使海洋魚類群落更容易產生自上而下的生態系擾動,雖然群落仍顯示著一定的恢復彈性。(詳細研究成果請見Kuo et al. 2022)

二、頭足類食性改變

climate

[西南大西洋阿根廷魷魚食性轉變]—阿根廷魷魚是臺灣重要遠洋漁獲之一,透過食性分析我們發現,雖然近期的食性仍是典型以小型甲殼類動物為主,其次是魚類或頭足類,但是與1992年以來的研究觀察結果相比,魚類消費量顯著增加,顯示著氣候變遷可能影響著西南大西洋的海洋生態系,並造成阿根廷魷魚的食物改變。(詳細研究成果請見Chang et al. 2021)


海洋垃圾與微粒

climate

根據研究指出,每年有800多萬噸「塑膠垃圾」被丟進海洋,對生物、漁業等造成嚴重影響。如果人們再對海洋垃圾仍持續置之不理,海洋中塑膠垃圾的總重量,恐將在2050年超過海洋中魚類的總重量,最終影響食物鏈和人類。因為熱愛生物,所以我們關心海洋環境,嘗試從海洋垃圾組成分析、海洋垃圾來源分析、海洋垃圾終點分析來了解海洋環境發生了甚麼事情,而相應的解決政策可以怎麼辦!此外,我們也將從其他的人為活動探討對海洋生物的影響,特別也針對經濟性物種來看看可能對漁業的衝擊,我們希望同時從不同的面向了解這些汙染怎麼樣從食物鏈影響生態系,又怎麼從漁業產業影響人類社會。

一、大型海漂垃圾

climate

[南海明珠東沙島海漂垃圾觀察與backward追蹤模擬]—多年在東沙島上實地調查發現年海漂垃圾量可達數百公斤重,年件數更可高達數千件。上岸垃圾因季風影響,在東沙島南、北兩岸的堆積情形在季節上有顯著差異。海漂垃圾多數呈現未分解狀態。就垃圾類型分析,以發泡塑膠占最大宗,第二是其他塑膠製品、漁具等。追溯塑膠瓶垃圾來源國,則發現海漂垃圾量以中國與越南為最大宗,其次為臺灣、日本與韓國。當考量海流與表面風速進行反向模擬時,垃圾在海洋漂流可能經過數天至數百天才會抵達陸地。值得注意的是,海流模擬預測結果顯示將有相當比率的垃圾會持續在海洋中打轉。

研究中亦提出區域至全球性的管理行動方案,包括有「結合環境與野生動物監測計畫,達到雙贏」、「海上垃圾運回陸地處理」、「國際資訊交流,並確實追縱各船行軌跡」、「提高公民意識與行動,制定法律」。(詳細研究成果請見Ko et al. 2018)


[全球海漂垃圾forward追蹤模擬]—那麼全球海洋垃圾跑去哪裡了呢?我們假設了來自大洋與沿岸的海洋垃圾,分別追蹤可能的終點,包含有上岸、沿岸漂流、大洋漂流等,剖析海洋垃圾的集中熱點,以及在岸上至沿岸收集與清潔的可能性。此外,結合初級生產力、漁業活動、海洋生物多樣性等空間,了解海洋垃圾與海洋生態系服務空間重疊情況,提出更多的預警以及可能的管理方式。(詳細研究成果請見Ko et al. 2020)

climate

二、海洋微粒

climate

[海洋汙染與糧食安全]—人類活動讓讓阿根廷魷魚吃進甚麼不該吃的?海洋汙染與糧食安全有關係!!!???我們確實在阿根廷魷魚的胃裡發現人造物的微粒,這些微粒可能是塑膠也可能是其他材質。即使是已消化呈現空胃的阿根廷魷魚個體中,也發現有20.5%的比例含有微粒。值得開心的,目前觀察道的胃內微粒數量仍不高。(詳細研究成果請見Chang et al. 2021)


跨領域科學

climate

一、氣候變遷溝通與人文社會關聯

climate

根據全球調查資料顯示,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的對比是相當驚人的。就面對氣候變遷問題意識而言,北美、歐洲與日本等已開發國家,超過90%的公眾意識到氣候變遷,但許多開發中國家,即使地區性的氣候觀察已顯示出變化,但公眾對氣候變遷的意識仍相對較少。整體而言,全球有將近40%的成人並未聽過氣候變遷議題,這其中有超過65%是分布在開發中國家,如:埃及、孟加拉和印度等國。而教育程度是公眾對氣候變遷問題意識相當重要的獨立預測因子。在具有共同特徵(如:人類發展指數(HDI)、國內生產總值(GDP)及二氧化碳排放量等)的國家間,以拉丁美洲地區國家彼此間對氣候變遷問題意識較其他地區國家雷同;在風險感知上,國家間差異性更大。

整體研究成果顯示,對未來促進公眾參與與支持氣候變遷因應行動提供了可能的策略規劃方向,同時各國、甚至一國內的不同地區可能都需量身打造「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氣候變遷策略。(詳細研究成果請見Howe et al. 2012; Lee et al. 2015)


二、生物分布與公共衛生、疾病擴散

climate

[恙蟲病感染的空間與環境關係]—利用數年觀察記錄,我們發現恙蟲病的好發多出現在低度開發的臺灣中部與東部的山地地區,而且可能與人口密度、植被、年平均溫度皆有相當程度的關係。從好發地區的小型哺乳類宿主也確實發現較高比例的恙蟎和恙蟲病的病原體。這樣的研究有助於更好地了解環境如何影響恙蟲豐度與恙蟲病好發率,並進一步有助於預防恙蟲病。(詳細研究成果請見Kuo et al. 2011)


三、機器學習生物辨識與生物測量

近年來機器學習方法被廣泛運用在各大研究領域,我們希望可以使用機器學習的方式來解決手工量測費時費力的問題。透過使用不同的機器學習方法來分析不同體態的魚種,不同影像前處理的照片則可幫助檢驗模型的泛化能力(model generalizability)。當此方法皆達到一定的效果,則可以擴大未來海洋生態研究的量能,幫助快速的生物辨識與生物測量。


四、生態系統服務評估,從生態到經濟

生態系服務包括有支持、供給、文化、調節,如何將這些服務有效量化,以及實際計算初其變化可能產生的影響,是未來我們希望深入嘗試與了解的方向,以支持國際間natural- and ecosystem-based的解決方案與管理。


水域生態系時空動態變化分析

climate

一、淡水生態系

climate

[颱風對淡水浮游植物之擾動]—偶發性氣候擾動(即颱風)的時間尺度效應在淡水生態系統中受到的關注有限,部分原因是颱風盛行地區缺乏長期的時間序列監測數據。通過與中央研究院的合作,以翡翠水庫作為監測系統,特別針對颱風特徵,了解對淡水生態系內動植物的反應。研究結果發現,以浮游植物為例,隨著颱風前、中、後時期,夏季時呈現增加的趨勢,但秋季則有變異。氣象和水文環境因子則分別對浮游植物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颱風後的幾週,對於浮游植物增加的時間表尤為重要。此外,離散或連續類型的颱風事件,會對颱風後的浮游植物反應具有顯著影響。持續和系統的監測,將可促進對水域生態受氣候事件衝擊情形之瞭解,因此是為必要,同時若考慮氣候變遷將改變偶發性氣候擾動頻率,具有長期資料將會是未來各項變化的重要基礎訊息與參考依據。(詳細研究成果請見Ko et al. 2016; Ko et al. 2017)


[日本琵琶湖的底棲無脊椎生物多樣性]—不同程度的人為干擾究竟對淡水生態系產生甚麼樣的影響呢?我們收集了兩大流入日本琵琶湖的支流,有趣的是,自然(低度人為干擾)流域比中度人為干擾流域 alpha 多樣性高,空間分佈不均等,但相反的結果則出現在beta多樣性。影響兩個河流流域的環境變量也存在顯著差異,在中度人為干擾的流域中檢測到特別高的葉綠素-a 濃度。了解生物與環境的關係對於保護多樣性至關重要,並且可以為保護規劃提供有用的信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流域範圍內的生物多樣性。(詳細研究成果請見Ko et al. 2019; Ko et al. 2021)

climate

二、海洋生態系

climate

[南海異營性細菌季節變化]—我們從細菌生物量、生產力和成長速率來探討季節的時空分布趨勢和其中的機制。整體發現,異營性細菌很大程度依賴於外來有機碳源,例如河流輸入和再懸浮過程,在氣候變暖的寒冷季節,如果無機養分和有機物的人為負荷保持較高水平,沿海地區也可能成為更強的二氧化碳來源。(詳細研究成果請見Austria et al. 2018)


[混合層深度對浮游植物的影響]—海洋分層對氣候變遷下的浮游植物生長和生物量變化至關重要,特別是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我們分析了集合1999-2019年共27個航次的資料,比較表面葉綠素a濃度與有光層平均葉綠素a濃度,揭示了寒冷季節的高葉綠素a濃度可能在增加海洋產量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但是數十年的觀測表明,海面溫度逐漸升高,混合層深度和葉綠素a濃度可能成為南海的嚴重環境和生物危機。我們建議,為了更好地解決當代氣候威脅,對透光區浮游植物反應的測量仍然必不可少,並且可能不會簡單地被最近的衛星遙感發展所取代。(詳細研究成果請見Hou et al. 2022)

depth

漁業生態學與漁業資源,時空動態變化分析

climate

一、漁業生態學與漁業資源

climate

[仔稚魚與環境的關係]—仔稚魚扮演的基礎而重要的底層食物鏈角色,同時也是臺灣魩鱙漁業重要的捕撈物種。我們透過研究了解海洋中仔稚魚的分布,剖析環境如何影響仔稚魚。魩鱙漁業是以鯷鯡科為目標魚種的漁業,然而會因時間與地點捕撈到其他魚種的仔稚魚,形成混獲,我們針對魩鱙漁業進行監測,同時將開發大數據資料與人工智慧的方式,希望導入更現代與科技的管理方式,讓生態保育與經濟產業發展平衡,達到永續、健康與生產的海洋目標。


[遠洋阿根廷魷魚漁業預報分析]—跨界洄游魚種以阿根廷魷魚尚缺乏有效且多邊承認之資源管理單位。只有沿岸國及漁業國共同保護資源之相對自由利用,才有機會讓雙方面均獲利。因此漁業國應透過研究,了解該漁業,並提供相當貢獻,以達成近來之“責任制漁業”目標,同時達到未來有效之區域性漁業管理。我們希望能夠對阿根廷魷魚進行逐年歷史資料資源動態分析、評估漁況預測及定期發布預報之可行性。

climate

那些想不到的各種研究參與

clim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