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論] 閱讀不一樣的人生

發表於2003年,《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第22期


阿苓


我的朋友阿芬從青少女時期就熱愛閱讀女性傳記。她提到在高雄女中時期讀到舞蹈家鄧肯傳記《死亡與童女之舞》的震撼,跟她的同學一起立志要過這樣自由奔放的人生。長年以來,她閱讀那個以男性筆名現身的法國小說家喬治桑的書信集Correspondence,理解這個法國第一個游泳的女作家種種傳奇冒險。阿芬也喜歡由美國詩人艾蜜莉狄瑾蓀的秘密日記所寫成的《孤獨是迷人的》,理解這個不婚、非常居家的女性,如何從簡單生活中擁有豐富的感受,如何在幾乎沒有出版的情況下,肯定自己的詩人頭銜。她的傳記書單列不完,當然西蒙波娃的自傳《西蒙波娃回憶錄》、書信集《越洋情書》,或是《西蒙波娃的美國紀行》,都是她的鍾愛,中文版不全的,就找英文版來讀。這些女性多是精彩的藝術家,阿芬說想從她們的身上「看看不一樣的人生」。她說她青少女時就一讀再讀《小婦人》裡喬的故事,因為在她現實生活的周遭,並沒有人有喬這種人生 -- 打算以創作為職志,過著獨立的生活,不受傳統婚姻家庭的規範。鄧肯、喬治桑、艾蜜莉狄瑾蓀、西蒙波娃不也都是如此。我翻到阿芬書架上的《西蒙波娃回憶錄》的摺頁部份,她就把波娃的那句話用黑筆畫了又畫:「我必須保留我身上最貴重的東西,那就是我對自由的興趣、對生命的愛好、好奇心,和想寫作的意志。」傳記以及書信集的細節往往能讓阿芬理解這些自由奔放的女性,如何權衡各種人生決定。四十歲的阿芬等著再過幾年要來閱讀波娃晚年所寫的傳記All Said And Done,打算以此提供她老年生活的靈感。


我一直到生了一個小孩,才開始渴求閱讀女性傳記。小孩的誕生帶來生活巨大的轉變,雖然新生命帶來喜悅,但是也讓人困於那種過去未曾經歷過的捆綁。於是我問自己,如何能夠帶著幼小的孩子,但又過著精彩有趣的生活 – 例如,旅行。我在坐月子期間讀到一篇有關二十世紀初一個女性旅行家的故事,我很快就發現她沒有小孩,我不放棄地查詢一些有關女人旅行探險的書籍,失望地發現探險的人生與家有稚童的處境似乎並不相容。在結束產假、回到工作崗位後,我在圖書館翻著蘇芊玲的《我的母職實踐》,我找到一段文字,她如何帶著三個月大的女兒到他浩湖露營。我至今還記得我看到那段文字那種「我找到了!!」的歡喜 – 是的,真的有人帶著嬰兒去探險。即使新生兒使得生活更緊湊,但我反而連續幾個晚間挑燈閱讀《東京媽媽町之夢》。那幾個創辦地方小雜誌《谷根千》的社區媽媽,即使有著還在吃母奶的娃娃在身旁,仍攜兒帶女地共同挖掘社區風土,經營了這本一再得獎的地方刊物。她們一面餵奶一面採訪,或是背著嬰兒騎腳踏車挨家送刊物的描述,是我一讀再讀的片段。我也專門挑選《爬樹的女人》一書中有關這個世界頂尖的生態學家瑪格麗特羅曼如何帶著小寶寶作樹冠研究的段落來讀(哈哈,然後匆匆跳過書中有關樹冠生態研究法發展的細節)。她把一歲的嬰兒帶到森林,放在樹下的搖籃由弟弟看顧,自己爬到樹頂作研究的那段篇章,我讀來特別津津有味。對於柳美里的《命》,我也特別注意這位小說家如何一面照顧嬰兒一面趕稿的部份。對於從事教學研究工作的我來說,這些家有幼兒的女性如何經營其豐富的創作生活,是我吸取養分的來源。


後來讀到美國傳記作家蘿莉‧萊爾所寫的《如果你沒有小孩:挑戰無子的污名》,也驚訝地發現,這個傳記作家自己也常常靠著閱讀從其他創作女性的經歷,來思索自己要不要生孩子的決定。萊爾年輕時讀到詩人安菊‧芮曲這位三個小孩的媽如何批判母職體制,瞭解到「母愛中永遠有著豐盈與焦慮、歡樂與絕望、熱情與憤怒、喜悅與沮喪這些情緒」(頁106),因而延遲了自己的生育決定。在畫家芙麗達‧卡蘿這位流產三次的不孕婦女畫作中,萊爾又體悟不孕的身體如何可能滋養藝術的新生命。沒生小孩的畫家歐姬芙、有生小孩但有另類母職的人類學家馬格麗特米德等等的生命歷程,都成了她一再尋求對照自己人生決定的資源。


阿芬、蘿莉‧萊爾和我都嘗試從傳記裡閱讀女人的精彩人生,藉此給予自己力量。我也聽過我的同志朋友談起,如何在同志傳記中獲得滋潤。或是有個從商的女性友人,提及特別喜歡閱讀女性創業的傳記。政治哲學家Diana Tietjens Meyer有關如何達到自主發聲的討論,讓我明白為何從閱讀傳記找資源,會是我們這些人解惑、振奮自己、探索新世界的管道。先讓我來介紹一下Meyer的論點。女性主義一直關心「自主性」、「發聲」等議題。歷史上女性常被視為受生殖所主宰命運,需要男性的引導,或是被強調女性經濟上的依賴,這些偏見都使得女性主義非得去處理女性如何「自我決定」的議題。「發聲」就是這個自我決定的重要形式。如同Meyer所說的,有聲音表示能完整地過生活,展開生命,而非被生活生命牽著走。如果能自己說出詮釋自己的經驗與目標,就是活出自己的型態,而不是由別人來闡明自己是誰,來解釋自己的所作所為,來釐清自己要往那裡走。Meyer強調,在多重的社會要求中,如何找到自己的價值、目標與欲望,要有工具。她提出,這些工具包括:內省的技巧(可以敏感地察覺自己的欲望與感受,詮釋自己的主觀經驗,才好描繪自己是誰),溝通的技巧(可以從別人觀點、建議、支持等等有所收穫),記憶的技巧(可以從相關經驗取得瞭解自己的資源),想像的技巧(可以演練自己可能可以有的形象,或是想像未來的生活),分析的技巧(對於不同觀點的優劣,以及未來生活的可能性,能評斷評估),提起意志的技巧(能使個人阻絕外界壓力,對於達到自己目標能持續完成),人際互動的技巧(可以使人加入團體,一同來挑戰邊緣化自己計畫的文化社會障礙,並呈現自己為一有價值的人)。Meyer強調「發聲」是一個需要技巧的、不斷練習的,關係性的工作,而有些情境特別提供人磨練這類的工具,例如成長團體。但是Meyer也提出,友誼、親密關係、心理治療、甚至一人獨白都可能滋長這些技巧的來源。現在我要說,閱讀傳記也是。


特別是如果要探尋現實生活並不易見的生命處境(如阿芬所說的女性如何過著「自由奔放的人生」),我們可能更需要從這些不一樣的人生經歷尋求支援,看到另類出路,作為策畫自己生活的靈感。Carolyn G. Heilbrun 在Writing A Woman’s Life就寫到,她小時候特別喜歡閱讀傳記,因為那是一個使小女孩能夠進入到一個充滿冒險刺激的世界的方法(在書裡找,因為現實生活不太可能),但是她往往又必須想像自己是個小男孩,才能進入到那個世界。在1940年代的那時,幾乎沒有什麼女性的傳記,即使有一些女人的故事,那也都是全心全意相夫教子的女性故事。Heilbrun觀察到,一直要到1970年代,英語世界才逐漸有這些自由奔放的女性傳記出版問世,而這些傳記的女人也才開始呈現女人會有憤怒、會有權力欲望,會想控制自己生活的一面。當然,整體社會的改變才能使得「自由奔放的人生」變得更為可能,可是在投入結構性的改革之際,也許藉由閱讀傳記,還真是進入那個不一樣人生的方便入口吧。


本文提到的部分書單:

(鄧肯傳記與《小婦人》台灣均有諸多版本,恕不列出)

[短論] 原子小金剛和北海小英雄——卡通片可能帶給孩子怎樣的科技觀?

(此為原稿,刪修槁登於「科學人」32期26頁, 2004年10月)


作為一個研究性別議題的媽媽,很容易注意到我小孩看的卡通,主角多是男生。兩三歲時我家的小男孩看「快樂巧虎島」,他常覺得自己是那個聰明可愛的巧虎,把周邊認識的女生分配為女配角琪琪與玲玲。後來迷「原子小金剛」,他就會化身小金剛東衝西撞。等到去電影院看「哈利波特」,他振振有詞地跟我說,自己最像哈利,還把他那位其實還蠻善良的幼稚園同班同學醜化為跩哥馬份。為了擴展他女生也可以當主角的視野,我們很早開始就把宮崎駿列入他的卡通收藏,讓他見識一下「魔女宅急便」、「龍貓」、「風之谷」裡頭的勇敢小女生。


一直要等到他到了幼稚園小班時,常常以一種機器人的平坦聲調說:「我-是-外-星-人!」,然後再強調其實他自己是地球人,我才忽然意識到,他所看的卡通,不只是以男主角為多,更是以科幻卡通為主。一個三四歲的小朋友,在還不知道自己是台灣人的時候,就知道自己是地球人,這並不是「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的環保意識深入兒童世界,而是因為現今卡通很常以地球受到外人侵略為主題。


如果我們可以把卡通粗略分為頗以社會關係為主題的劇情片(「小英的故事」)、強調魔法的奇幻片(有皮卡丘的「神奇寶貝」),以及以最新科技活動為主的科幻片(「原子小金剛」),我想作為五年級中段班的我,小時候能有的卡通選擇,實在是劇情片為主,奇幻片與科幻片為輔。對啦,我們也有科學小飛俠、無敵鐵金剛與太空出擊隊,但是我們更有小蜜蜂、小英的故事、萬里尋母、龍龍與忠狗、小甜甜、小天使、和頑皮熊。而現今的卡通樣態,主要是以奇幻片與科幻片為主,劇情片大多只有靠重播「懷舊卡通」。所以,那些在劇情片強調的親情、友情與愛情主題,是這些科幻片與奇幻片的點綴,打敗敵人、解決危機,才是重點。有一次我也為小金剛跟小蘭深厚的兄妹情所感動,那是小金剛為拯救妹妹被機器人壞人所挾持而做了各種可能要犧牲自己生命的努力。然而,「拯救地球人」,以及打敗各種壞人,還是一個最重要的主題。在手塚治蟲的原子小金剛漫畫第一集,小金剛的重任就是處理「宇宙人」在24小時內對地球人進行復仇活動所帶來的危機。「校園嬌娃」裡那三個愛漂亮、競爭男友、崇拜偶像的比佛利高中女生,常從粉撲、睫毛膏和香水變出高級科幻武器,到全世界各地出任務,獲得最大的掌聲的,也是拯救地球免於毀滅。有陣子我家每天必看這兩部卡通,大概就是導致我家小男孩「我是地球人」的身份認同來源。甚至他在迪斯奈卡通「恐龍」一片看到地殼變動、火山爆發的場面,跟我堅持說這一定是外星人在轟炸地球。


如果小朋友會從卡通習得一些科技觀,那我寧可選擇科技是用來處理近在身邊的生活危機,而非遠在天邊的宇宙人,或是其他各種壞人。小叮噹就是一個好例子,大雄這個一天晚被打被罵被苛責的小男孩,靠著小叮噹的各種神奇法寶,處理了各種學校生活與家庭生活的挫敗。我的同事林鶴玲也提醒我,早年台灣也有「大嬸婆與機器人」,機器人也不是為了面對外星人入侵,而是處理日常生活的困難。我一度因為希望英雄是女的,而想試試改看「飛天小女警」。那三個會飛的女生還沒有到拯救地球的地步,但是她們所生活的小鎮,仰賴這些小女生來維持社會秩序,而且常常一飛沖天跟壞人決鬥,就會飛到外太空。而那些危害小鎮的古怪壞人,也還是跟我們日常生活太遙遠了。這些卡通可能都因為「小孩力量大」而深獲小朋友的喜愛,小孩本就會在奇幻世界中朝各種方向伸展,不會照單全收。但是如果卡通建立了小孩的科技觀,那我還是希望有一些是比較貼近日常生活的。


後來我因為家中小男孩太常跟人打來打去,常常學著這些卡通說「可惡!」「笨蛋!」,而與他協商,從此不再看這些打打殺殺的電視卡通。這直到「北海小英雄」的出現而解禁。本來純粹是我的私心 -- 那是我自己小時候最喜歡的卡通,結果很驚喜地,我原本以為這該歸屬到劇情片,其實很科技,是個有關小孩發明家的可愛故事。這個幾百年前維京人海盜的小男孩小威,為了擊退徵收重稅的稅務官而在村里建立了自來水系統,為了處理森林火災而發明消防系統,為了增加出海後與村莊的聯繫而發現鴿子認路的性質。有時候發明新科技也是為了打敗壞人,但是不論是這些壞人、還是為了退敵而發明的科技(不見得是武器),也都蠻務實的。更重要的是,發明的點子,科技系統的建立,常常是為了處理就在身邊的日常生活危機,促進生活福利。因為小威長髮、瘦小、外似懦弱膽小的形象,讓很多小朋友認為:他好像女生。甚至我還聽到小朋友很討厭這部卡通,是因為主角是「一個自以為很聰明的女生」。在跟我家小朋友溝通,說明男生像女生其實也很好之後,「北海小英雄」很快地成為全家共享的娛樂活動。我家小朋友說他很喜歡小威,又以卡通人物建立了男性認同,「我像小威一樣,也很會想,對不對?」當我看著他拿著空心樹枝,想要模仿小威建立水管系統,我想,這還是我比較喜歡的「科幻片」吧。

[書評] STS與科學治理

(2007書評)


前言

  2005年6月,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邀請科技與社會研究(Science, Technology Studies,以下簡稱STS)領域研究的學者組成專家小組,針對科學與治理(science and governance)的議題,提出研究報告。這是歐盟近年來針對諸多科技爭議,再一次地邀請STS學界提出建言,顯示STS這個新興學術領域,在歐盟科技政策制定上深獲倚重。

  這個專家小組由英國學者Brian Wynne領銜,成員含括Michel Callon(法)、Sheila Jasanoff(美)、Arie Rip(荷)、Andy Stirling(英)、Ulrike Felt(德)等STS重量級學者,其中Brian Wynne與Ulrike Felt都曾來台灣講學。這群專家小組於2007年年初,經過一年半的多次小組會議,寫成《嚴肅面對歐洲知識社會》。我認為這份近百頁的報告,不只回應了歐盟的科技政策制定問題,也堪為STS研究成果的精華版,從STS有關科學知識生產、創新與經濟、爭議、風險、公民參與等面向的學術累積,提出力道十足的新視野與新實驗。不論是想要瞭解當今歐盟科技政策的核心關懷與具體對策,還是想要快速窺探STS的核心論點,這篇報告都是極佳的大補帖。


科學治理的關鍵議題

  歐盟委員會針對科學與治理進行委託研究,出發點來自歐洲公眾對於新科技似乎有所不安,特別是透過新型科學為基礎的科技,從基因改造作物到奈米科技等,看似民眾頗有疑慮與反彈。特別是歐盟在2000年的里斯本行動議程(Lisbon Agenda),期許透過科學研究,在2010年建立全球最強的知識經濟。歐盟科技政策決策者,擔憂來自民眾的不信任,會影響歐盟的競爭力。歐盟委員會希望STS學者能夠針對如何在科技發展與公眾之間,發展建設性的關係,以助於歐盟有效的科學治理。

執筆的歐洲STS學者,卻根據過去諸多的經驗研究,質疑這樣的基本提問。他們認為歐洲民眾大多熱情肯定新科技的發展,只有對特定領域的科學發展感到不滿。同時民眾的反彈,並不見得是吹毛求疵地要求科學必須達到精準的確定性,反倒是常對科學機構的組織行為產生疑慮,例如去迴避那些無法預測的科技後果等。

  這篇報告認為,要具體瞭解當今歐盟科學治理與社會的關係,不能只是著眼於民眾的不信任,而是更廣大的科技與社會關係來考量,因此他們從創新與研發(第二章)、風險治理(第三章)、法律與倫理(第四章)、公民參與(第五章)、以及集體學習反思(第六、七章)等議題,提出對策。公民不安的問題,也在這些章節中,轉為多樣的公民知識能力,公民也不再只是科學治理的障礙與問題,而是建立歐盟知識經濟的動力。

  科學治理,過去區分為「科學的治理」(governance of science)—像是研究發展的政策,以及「治理的科學」(science for governance)—像是風險管控。然而STS學者認為兩者緊密相關,例如有關民眾對於風險的關切,往往也來自於創新研發的內容。因此這篇報告以「科學與治理」兼顧兩者,並把公民知識帶入每一個科學治理的層次,具體突破了「專家治理—民眾回應」的二分,當然更挑戰「科學是出路、社會是問題」的預設。這個論點,在第二章有關民主化創新的討論,STS論點特別擲地有聲。


民主化創新

  創新常被視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像是里斯本行動議程就會把研發經費於2010年提升到3%的GDP,作為建立歐盟知識經濟的目標之一。然而STS文獻已經戳破幾個對於創新的迷思。迷思一:一旦創新,就能全球擴散(去迷思:::創新的傳播其實很仰賴在地的脈絡)。迷思二:創新是贏者全拿的局面,創新母國也獲益最多(去迷思:固然像是微軟的視窗軟體符合這種案例,但是這並非唯一模式)。迷思三:創新是敢於挑戰的英雄所建立(去迷思:創新之所以成功,與整個社會技術網絡特性有關)。相較於這種菁英主導、線性模式的創新論述,STS透過「開放式創新」或是「分散式創新」的例子,來說明知識社群的多重活力。

開放源碼軟體(Open Source Software),或是資訊科技中軟體程式開放的現象,就是個經典案例。這種模式的創新,就比較是使用者導向,倡導者也有重新分配知識、權力與主體性的意圖,為此建立了集體性的財產權,包括散佈、修正與免費使用的權益。這顯然與為了短線商業利益的創新模式大相逕庭,這種市民社會參與創新的模式卻值得注意,如何為知識經濟加入活力。

  STS學者也用「民主化創新」(democratizing innovation)這樣的概念,強調由使用者與社區需求所主導引發的創新,特別像是資訊傳播產業與運動用品產業,資訊產業逐漸採用的參與式設計,也都有設計者與使用者「共同發明」的模式。而包括病患團體參與健康研究,或是農民參與植物培育計畫,也都是草根參與的創新。這份研究報告希望歐盟科技政策制定者,能夠看見這類使用者引發的創新,摒除由上而下的傳統創新視野,有助於制定更好的創新政策。


公民教育、公民參與、公民共同生產知識

  既然歐盟委員會的初衷,在於處理民眾對科技的不安,本報告必然也得在公民參與科技,進行反思與討論。過去強調民眾欠缺科學知識,導致對科技有諸多誤解與疑慮,因此強調公民的科技教育—公民教育模型(public education model)。這種觀點背後預設的是「欠缺模型」(deficit model),近年來也有諸多修正,強調更複雜的公共溝通與學習。公民參與模式(public participation model)強調科技應該受到社會檢驗、辯論,民眾不只是被動地學習科學新知。這個模式,公民並未參與科學知識的生產。近年來提出的公民共同生產知識(public co-production of knowledge)則更進一步地強調科學知識與社會緊密結合,公民作為相關團體(例如參與醫療研究的病患團體),有時能緊密參與科學知識的生產。

  台灣這幾年來在公民參與模式的實驗與實踐,成果斐然,因此這份報告的反省,也特別值得借鏡。這群STS學者強調,公民參與並非越多參與越好,更要看參與模式的品質,以及推動參與的動機。除了丹麥科技委員會較能結合公民參與成果與政策制定上之外,其他各國的公民參與若是由政府主導,往往也有為政策背書的疑慮。

  包括公民共識會議、公民陪審團等公民參與模式,是特地邀請公民參與科技政策的建言,然而STS學者也特別提醒,值得注意非受邀請的公民參與。這份報告提醒,歐洲目前的公民參與模式,似乎特別重視一般公民,預設這些人較為開放且沒有成見,傾向忽略「社運份子」的成果。這些社運團體未受正式邀請,卻早已活躍於科技政策的建言與批判,但在這波重視公民意見的政策制定模式中受到忽略,報告書中強調這值得政策制定者重新重視。


嚴肅面對台灣知識社會?

  歐盟委員會委託批判性甚強的STS社群,對現今歐盟的科技政策提出對策,相當程度地顯示其改革的決心。雖然這份報告一開始根本就把當初委託研究案的初衷予以問題化,重新進行議題設定,但是正是這種批判的力道,方能提出具新意的創見。

  台灣的STS社群對於台灣的風險治理、創新發展、公民參與等面向,也逐漸累積研究案例,未來在更多研究成果的支持下,也可能對知識經濟喊得一樣響亮的台灣社會,提出具有批判性的建言。例如在創新研究上,台灣STS學者以網球拍的黑手、嘉南平原的拼裝車、屏東黑珍珠蓮霧的師傅等研究案例,發展出台灣獨有的創新面向。在公民參與上,台灣學者也曾在二代健保公民參與的實驗計畫中,發展出「法人論壇」的模式,將社運團體納入公民參與成員,作為新興民主國家的創新作法,而這顯然是歐盟目前尚未考慮到的模式。台灣在世界政經體系的獨有位置,也會產生獨有的科技政策議題。《嚴肅面對歐洲知識社會》的架構固然有提綱挈領、見賢思齊之效,但是我們得累積更多本土的STS研究案例,才能針對台灣在地的脈絡,提出嚴肅面對的對策。

[書評] 《脂肪迷思》與《少女Weight的煩惱》

(原登於中國時報開卷版)


包括台灣等一些衣食無慮的社會,正面臨一種新的身體政治。食物不只是用來圖人類基本生存,而與消費欲望連結。節食也鮮少當成宗教上追求淨化心靈的方法,而成為修正體型的策略。於是,明明越來越光鮮的美食呈現,要我們盡情享受,快速膨脹的減肥與塑身產業,又提醒我們多節制。反映在台灣的出版上,我們看到競比精緻炫麗的美食報導,也屢見各類暢銷的減肥know how。在這個背景下,《脂肪迷思》與《少女Weight的煩惱》的中文譯本問世,對於理解這個「又要會吃,又要窈窕」的社會現象,提供了一些有趣的探索。


《脂肪迷思》有大半篇幅探討20世紀後半期以來的肥胖相關研究。如果我們掌握這些研究的歷史變化,可以看到(美國為主的)科學社群如何把肥胖的成因從心理因素,生活型態,轉而著重於生理機制,特別是肥胖基因(甚至肥胖病毒)。因此,肥胖「治療」,也從精神分析,行為治療,到節食、運動、藥物(甚至基因治療?)。我們看到肥胖這個概念的醫療化(現在有「肥胖症」的說法),以及這個原為公共衛生議題的基因化。雖然這些研究並非全然放棄社會文化因素(例如即使是肥胖基因的討論,也會觸及基因與環境的互動關係),但是生理生物模型以血液、新陳代謝率、大腦化學物質、DNA來研究肥胖時,如何解釋肥胖程度的跨國、跨階級差異?書中一開始以非洲鄉村男性與美國都會非裔男性的體重差異,提出「體重是環境的產物」的這種論點(頁27),在找尋肥胖基因的問題意識下位置何在?


作者伍吉女士顯然也意識到這一點。因此這本書並沒有如中文譯本在封皮上所強調的,只是要呈現「嚴格的科學檢視」以免我們「陷入重重的脂肪迷思」。作者藉由一些反肥胖歧視的社會運動團體經歷(第六章),來指陳對肥胖的科學研究的偏見與盲點。這些社運人士批判肥胖研究的病理化取向如何強化肥胖的污名;科學研究者如何受到藥廠、瘦身食品公司贊助,以擴大肥胖嚴重性的研究取徑來增加減肥產業的利潤;減肥藥如何在國家、專業把關不嚴的情況下,上市造成傷害。剖析肥胖研究的產官學結構,科學知識的形成有了政治面。


《少女Weight的煩惱》就揚棄了以病理學的觀點來探討體重問題。人類學家尼契主要以深入訪談美國青少女,來理解少女身體概念的形成與衝擊。細緻的田野資料呈現了這些青少女如何在主流審美觀、同儕認同以及複雜的家庭關係之間,開展永遠沒完沒了的美體工程。作者毫不掩飾她研究過程中的感嘆:青少女的身體如此容易遭到嘲弄否定,搞得幾乎沒有什麼女人可以符合美的標準。作者力圖想要看到受訪者的正面態度與行為,避免病態化少女。不過,像是把母親督促女兒減肥視為協助女兒掌控身體、累積文化資本的分析策略(例如,頁160),恐怕僅是作者焦慮中的微弱一搏。倒是藉由研究非裔美籍青少女明顯不同於白人的自我觀念 – 創造力與風格比身材更受重視,發現這與黑人長期處於歧視環境所衍生的社群意識、平等理想和批判意識有關(第六章),似乎讓作者振奮地看到了這個比較寬廣的美麗定義的可能性,而將研究成果具體化成一個整合健康資訊與社會批判意識的教育計畫。


《脂肪迷思》沒有提出什麼神奇的瘦身計畫,《少女Weight的煩惱》也沒有列舉少女常用的減肥食譜,不過搞不好這兩本書才是有用的know how。也許探查那個比我們自身更廣大一點的世界(例如家庭、學校、科學社群、產業)如何與個人的煩惱產生關連,可以給我們一些線索,決定要如何參與這個這麼強調以身體表現自我的社會。

[書介] 她,身體的故事

新生力量的魔法寶典

(《她—身體的故事》,2005年女書出版)


  這是這個時代許多女人的共同經驗:在陌生的醫療診間,面對陌生的器械與醫護人員,赤身裸體,意圖為生命的重大疑慮,找尋關鍵線索。真是有點沒辦法,因為線索有的要藉由鴨嘴器擴充我們的陰道來翻找,要靠著私密部位的觸診確認,或是透過聽診器伸向體內的聲音探尋。子宮頸抹片的結果、性交疼痛的來源、母血篩檢是陽性還是陰性、乳房的小硬塊要不要緊、月經遲來有沒有懷孕….。這些問號攸關痛苦與希望,涉及人生重大的抉擇,在現代社會中往往透過醫學診療深探身體,搜尋有用訊息。這場醫療相遇,總是充滿戲劇張力,卻因為現代診療的機構化、科技化與專業化,注定疏離、挫折甚至屈辱嗎?


  《她—身體的故事》可有好多的交心與擁抱,醫療相遇成了一場增長力量的互動呢。透過護理執業師珂妮•戴維絲娓娓道來她與四個求診女人的生命故事,我們看見了這些在婦女保健中心的醫療相遇,如何可能使女人在面對身體的難題中,充滿力量。這到底是什麼魔法?


  戴維絲瞭解女體多麼會說話,要有多重語言與多樣視野才能充分對談。她熟稔現代醫學,敏銳找尋那些體液與內膜的顏色、形狀與質地,藉此做病理判斷。她也從政治解讀身體,明白那些揭示在醫護人員面前的女人身體,不只是器官、細胞與內分泌的組合,往往更訴說著個人的傳記,反映了社會的權力角力。因此,她看得見女體透露的生命歷程。既然能看見兒童時期的性侵害經驗、親密關係的挫折、社會福利制度對單親媽媽的歧視,如何在身體刻畫傷痕,也就會把這些個人史與社會制度做為處理身體難題必須面對的關卡。像是敏銳的田野工作者,她知道每一場醫療相遇都有其情境脈絡,力求從她人的立場來理解這般多樣異質的身體經驗,也知道自己可能有的偏見詮釋,避免在轉述案例時一再扭曲。


  她不只分析的工具箱很豐富,能夠多層次閱歷女體,她還擅於與這些女人共舞;在不同的時刻跳不同的舞,為不同的人協調不同的舞步,真正展現醫療專業人員與求診者溝通的曼妙藝術。她彰顯了「尊重」女人的具體操作:她知道藉由怎樣的力道,讓身體接觸排除性意味,也排除不安。她知道自己也會厭倦那些不聽話的求診者、並瞭解她們同樣會厭倦以為凡事都如此簡單的醫護人員,在衝突臨爆前嘗試深呼吸、轉換溝通的表情、重新同理。她瞭解,要讓這些處於生命關鍵時刻的女人得到力量,醫學資訊能給予的用處與限制。她瞭解統計數字呈現的機率並無法完全令人安心。她知道人體的多變與醫學內在的爭議,提醒求診者多重搜尋資訊,探索可能性而非絕對的答案。她告訴求診者「性冷感」這種說法只用來描述女性的性別偏見。她明白每一次診療背後牽動的情緒與實質生活,需要多麼實際的社會支持與物質資源。她也知道自己做為醫護人員即使有著強烈的治癒動機,仍然可能無力。


  魔法還在於,她總是為女人奮力的生命掙扎懷著信心,以致於書中看似最迷惘的吸毒媽媽、未婚少女,也再再被肯定其掙脫困境的能量。這種信念與戴維斯的生命經歷息息相關。戴維斯領過福利金、經歷乳癌的疑慮,這些生命的困境與難題,全成了理解這些求診者的資源。她特別從自身的經歷中,明白這場醫療診間的相遇,具有獨特的摧毀力量。也許醫療相遇最糟糕的局面,像是那種《壹週刊》作為封面的素材--在婦科檢查台的性侵害,而戴維斯就是在內診過程中經歷類似的羞辱,卻奮力從這摧毀力量中新生,藉由從事醫護工作,自己塑造了賦予女性力量的醫療相遇形式。多麼動人的反擊。


  我在美國就讀研究所時,在學校的保健中心遇見過一位護理執業師。如同戴維絲,她獨立看診,處理讓我困煩的婦科問題。她給予我充足的時間進行各種諮詢;治療與保健訣竅是如此清楚明白,讓我以後也沒再發生過類似的婦科毛病。她那傾聽的誠意,甚至讓我覺得,我用破碎英文訴說任何事情,都能讓她興味十足,以致於我把求診之外其他的健康問題也都臨時起意地提起。有一點有關腰後痛的問題,她找了醫師做協助診斷,其他她都獨立作業,還主動告訴我如何保養寒冬容易乾裂的皮膚。離去前,我跟她說當天是我生日,她知道我作為離鄉遊子,給了我一個像是來自媽媽的擁抱。到十五年後的今天,我都還記得那一刻我的眼中充滿淚水。


  如同戴維絲一般,提供這樣好的健康照護,不是純粹由於意願與人格特質使然;魔法施展還涉及職業的結構性位置,與制度設計。護理執業師兼具護理照護與醫師診療的特性,使得這場醫療相遇格外有施展魔法的空間。制度上也要能夠讓長時間的會談成為可能。醫療團隊也要能夠充分支援,知道彼此各擅勝場。戴維絲還強調,許多女性獨有的身體經驗與生命感受,造就女性醫護人員面對女體的獨有優勢,那得看一個社會是否願意為此看重女性醫護人力,賦予更多的女性社區健康工作者專業自主權。


  幾年前我從事台灣助產士的研究,總為那幾位社區助產士的光采所著迷。如同戴維絲,這些助產士更有機會接觸社區的邊緣女人,特別是那些沒有健保的、未婚懷孕的,長期與之建立關係。如同戴維絲,她們也能用著多種語言,聆聽這些女體透露的多重訊息,用細緻的溝通方式,為她們找尋最恰當的解惑資源。讀著《她—身體的故事》,常常讓我回想起這些助產士如何充滿熱情地訴說這些社區婦女的歡喜憂慮,我看見的是那種從事婦女保健得到的強大意義感與使命感,她們似乎從這些生命深層的相遇,也重新改造了自己,如同戴維絲。


  醫護人員固然無法解決所有的人生難題,但是《她—身體的故事》讓我們看見醫療相遇具有的可能潛力。魔法需要栽培,也需要制度支援。而戴維絲透過書寫呈現了閱讀女體的多重角度,展現與之共舞的美妙舞步,那本身就是一部魔法寶典,會帶來神奇。

[書介] 呼叫助產士

「世界上最好的工作」:迷人的助產士風采錄


  《呼叫助產士》以1950年代倫敦東區的助產士生涯為主軸,層次豐富地呈現了這個以女性為主的專業,在社區工作的迷人風采。透過這本小說,我們看見受過專門醫學訓練的助產士,不只是藉由學理與經驗來從事懷孕生產的照護工作,也由於深入家庭與社區,堪稱身兼諮商師、社工員與里長伯等數職於一身。面對產婦的喜悅與恐懼,家人的冷漠與支持,助產士要能見招拆招,靈機應變,為產婦及其家人爭取最大的資源,度過懷孕生產的重要生命時刻。助產士在社區中穿梭,造訪小康與貧窮人家,第一線接觸新移民和多元家庭,感動於再婚配偶的親密、也得適時處理家庭暴力對母嬰帶來的威脅。《呼叫助產士》生動地呈現助產士作為三頭六臂的醫療專業人員,如何集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等各層面的知識技能於一身,參與了許多孕育生命的關鍵時刻,見識了社會的形形色色,也以其智慧與熱誠來盡可能守護每個相逢的人生。也是這種充滿張力與瑰麗色彩的助產生涯,讓書中以第一人稱來描述故事的年輕助產士,在半夜掙扎起床外出接生、完成居家分娩後,在冷冽的街頭騎著腳踏車跟人道早安,還能微笑想著:「對我來說,這個工作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作。」


  故事中這群投入助產工作的女性,多半來自中上層階級,有的甚至是貴族階層,卻不約而同地離開優渥的家庭環境,到一個修女分支的助產機構工作。這群女人有的是受到宗教的啟發,前來服務貧困社區,有的如女主角是遭逢失戀,想透過投入工作來排解憂煩。不管投入職場的原因為何,執行助產工作都要行走江湖、獨當一面,突破了社會對於女性的限制,打開了女性特質的光譜。作者很巧妙地呈現這批助產士的異質性,像是高頭大馬男人樣的查米、既睿智又刻薄的莫尼卡修女、俗又有力的伊凡潔莉娜修女等等。這些不同樣貌的助產士身影,讓我們看見那個世代超越階級與性別規範的先驅者,如何率先成為支撐母嬰健康、家庭福祉的專業工作者。《呼叫助產士》成功地刻畫出這群非典型婦女的風貌。


  助產士的工作如此迷人,又深具挑戰性,就是因為必須直視最私密的身體秘密。在一個避孕科技還不普及的年代,性與懷孕無法分離,而這些由情愛、承諾、出軌、甚或是賣淫所開展的孕育,不只涉及個人的生命糾結,也交織一些社會運作的殘忍與矛盾。康奇塔是來自西班牙的新移民,與先生語言不通,生了二十四個孩子,卻仍親密相扶持。莫莉與迪克的婚姻逐漸走樣,開始暴力相向,助產士為著要保護產家的身心健康,費盡心思。助產士與流浪街頭的賣淫少女瑪麗相遇,一方面透視了早年性產業剝削的一面,一方面也無奈於當時福利措施如何剝奪了未婚少女扶養小孩的權利。我最喜歡的篇章是那三個有關混血兒的故事。在那個難以進行安全人工流產、也沒有產前超音波的年代,每一個混血兒的誕生時刻,都意味著女性有著婚外性的秘密即將公諸於世。從事接生的助產士,親臨參與這風雨欲來的一刻,不只要能協助順產,還得以極大的智慧衡量平息風暴的方式。而往往讓助產士讚嘆的,其實是生命中多樣的出路;三個混血兒的出世,於是有著三種截然不同的新生。


  這本小說也堪稱助產學的歷史科普讀物,生動地描繪了早年生產體制的建立,以及醫療科技的施行。作者巧妙地交代助產士體制建立的過程,特別是與產科醫師的權力關係,也細部描述了早年的產科技術,包括在產前檢查以檢測尿蛋白來預防妊娠毒血症,判斷胎位不正的可能性,在陣痛臨來施行各種技能助產,在分娩時以巧手接生新生兒、剪斷臍帶、處理胎盤等等。有段篇章描述助產士在耶誕夜處理胎位不正,背景是節慶的歡唱,場景卻是助產士與產婦處理胎兒臀位的冷靜與緊張。那幾頁再現助產士進行臀位接生的手勢與判斷,實在是精彩的技術史料。今日胎位不正已是剖腹生產的常見理由,卻是早年助產士處理異常生產的必要技能之一。這個在有些社會幾乎失傳的技藝,卻透過小說的細描,得以再度展現助產術的高妙。


  雖然這是部歷史小說,但是千萬不要誤會,助產士並不是英國生產照護的過去式,而是現代進行式。英國目前有近七成的生產由助產士接生,不只是醫院的主要接生人力,也仍是為社區孕產婦服務的支柱。根據最新英國出爐的社會階級調查,助產士與電機工程師,同為階級七級分類的「專業中產階級」,是在經濟、社會、文化資本僅次於「菁英」階級的代表性職業。因此,《呼叫助產士》一書在台灣的出版也有在地的特別意義:我們也需要喚出台灣助產士的豐富風貌。


  台灣自日治時期開啟新式產婆的培訓與證照制度,在本書所描述的1950年代,更是國民政府仰賴的接生人力,當時約有六成多的產婦由開業助產士與衛生所助產士所接生。相較於英國一直以助產士作為主要接生人力,助產士的地位也不斷提升,台灣卻在各種制度的排擠之下,邊緣化助產士,甚至讓社會大眾誤以為助產士是時代淘汰的產物。殊不知先進國家至今幾乎都仍以助產士作為主要接生人力,台灣助產士的沒落,其實是相當奇特而少見的現象。因此,重新召喚助產士,實在是台灣生產改革的當務之急。在過去十年來,台灣重新開啟助產教育、也新建立了比助產士更進階的「助產師」證照制度,而各界對於台灣剖腹產率過高的現象進行反思,提出以重用助產人力作為生產改革的方向。台灣已有近六百名的專業人員取得「助產師」證照,少數僅存在社區從事助產工作的助產人員,也甚受婦女器重。聽說《呼叫助產士》在英國造成轟動之後,英國各地報考助產學校的人數暴增。我也期許中譯本的小說在台出版後,也能產生在地效應,促發我們深入思索台灣助產士的發展,讓呼叫助產士不只是津津樂道的歷史記憶,也能成為提升台灣當今生產照護品質的重要支點。

[影介] 性高潮有限公司

性高潮有限公司,爭議無限  (原文登於女性影展發行記錄片的影介手冊(2013) )


「我會說,性高潮像是盛開的花朵,來自於根部,成長,直到發出芬芳的香味。」--《性高潮有限公司》的女性自述

「43%的女性具有性功能障礙。」 --《美國醫學會期刊》


《性高潮有限公司》(Orgasm Inc.)是部高潮迭起的紀錄片。一家打算研發女性威而剛的美國藥廠,雇用了Liz Canner這位年輕的影像工作者,請她拍攝給女性看的A片,以便能夠提供藥廠檢測女性性快感的反應與程度。結果導演Canner不只拍了A片,還一路追蹤十年,深入探索了製藥產業開發女性助性產品的歷程。這部片也不但呈現了「你所不知道的藥廠」,也揭露了當今醫療、科學、媒體、政府、教育、婦運如何競逐界定女人的性,而女人又如何在紛雜之中,瞭解自己的身體,自己的歡愉。


性高潮是什麼?是盛開的花朵,還是多數女性難以達成的醫療困境?誰在進行界定?我們如何面對各界對女性性高潮的介入?《性高潮有限公司》提出,故事一定要從揭露藥廠與科學的運作來談起。


「不滿意」變「有病」?

透過「威而鋼」的問世與大發利市,藥廠如何轉換了男性的性,在台灣已有諸多書籍、研究與討論。相較而言,藥廠如何也關注女性的性,意圖開發相關助性產品,在台灣較少關注,其實競爭更激烈而曲折。本片呈現自1990年代後期,美國為基地的幾家藥廠,紛紛意圖研發增進女性性高潮的產品,形式多樣,包括凝膠、藥丸、貼布等等。既然是藥物,就得先確認有病需要醫。於是,為了新藥開拓市場,那得有清楚界定的醫療診斷,能夠測量的特質,才能建立臨床試驗來測試藥效如何。因此,「性功能障礙」的醫學定義逐漸被確立,瞭解女性性高潮的測量工具被研發,治療的方式也推陳出新,一個新時代的疾病正式誕生。


如同《藥你生病:藥廠製造疾病的真相》一書作者Roy Moynihan在片中指陳的,藥廠在這個創立疾病的過程,助力甚鉅。藥廠支持各種以女性性功能障礙為主題的會議、研究、醫學活動,確認女性性功能障礙的定義,以及需求。藥廠也支援某些談話性節目,某些性診療的診所,讓性功能障礙的話題更普遍,就醫的管道也更為人所知。這都使得原本可能只是一些性方面的困擾或是不滿意,現在成了功能障礙,成了疾病,需要服藥或就醫。


以一個廣為引用的數字43%為例,可以看出科學如何一步一步製造疾病。權威的《美國醫學會期刊》(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JAMA)於1999年登出一篇論文,表示43%的美國女性有性功能障礙,從此成為性功能障礙甚為普遍的證據。43%怎麼來的?如果打開數據的黑盒子,方知這是以問卷調查的方式,詢問1500位18-59歲的女性,是否在過去一年中,有無長達兩個月或以上,會感覺得對性沒興趣,性的表現上有壓力,或是出現潤滑上的困難等七項問題。只要有任何一項(是的,只要一項就算)回答「是」,就會被歸為是「性功能障礙」的族群。即使JAMA在刊登時有說明,這並非臨床診斷的數據,不過自此以後,這個數字受到科學界與媒體大量引用,證明女人普遍有病。而這篇研究的作者群,有兩位與輝瑞藥廠關係密切。


於是,問卷結果可能只是傳達婦女對於性不滿意,或是沒興趣,如今卻被定義為功能障礙。把性的不滿意當成醫療模型來看待,也容易將問題局現在生理功能,忽略其他社會處境,包括工作的壓力,與伴侶之間的關係等等。而在醫療模型的角度下,想要瞭解誰有病誰沒病的方式,也常以性器官部位的血液流量等等方式來測量,更加鞏固透過生理面來介入性的品質問題。而這些臨床試驗,以及研發出來的藥物與手術,都有健康風險,很可能使得婦女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健康風險

把女人的性,變成醫療問題,有什麼不好?片中提出重要的檢視面向,就是從臨床試驗,到研發出的療法,都有著值得警覺的健康風險。例如片中出現了一種從背部脊椎裝置某種儀器的實驗,需進行二十分鐘的麻醉手術,風險繁多,但是效益不明。


在美國流行文化廣為報導的陰道重整手術,也宣稱能夠使性交過程中更容易達到性高潮。但是這種手術可能導致手術部位長期疼痛,一位受訪的婦女甚至因為傷口裂開而大出血,差點送命。


決戰場還包括寶僑開發的貼布,在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進行公聽會,健康風險評估就是重點。這項在腹部貼上的睪丸酮素貼片,原先是針對子宮與卵巢切除的婦女進行實驗,但是其導致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並未釐清,而必須配合服用的雌激素,其致癌風險早受關注。婦運界所組織的抗議團體,也參與了論辯,抨擊藥廠與醫界以性高潮之名來傷害女性。在食藥局的公聽會中,寶僑這款貼布,最後獲得專家同聲反對,因而未能在美國上市。


從定義性功能障礙、測量藥物成效,到研發達到高潮的醫療介入,這些製藥產業、醫界以及科學界聯合創造了疾病、創造了處置方式,為了找到娛樂女性的方式,也為了商機。但是過程中利益的糾結,以及冒著健康風險的程度,讓本片下了一個副標題:「女性歡愉的詭異科學」(The Strange Science of Female Pleasure)。性高潮股份有限公司,爭議無限,還有很多開發女性性快感的方式,可能更值得大力推廣。


A片、按摩棒與美妙關係

如何達到性高潮?如何享受性歡愉?這部片也提供很多新的方向,A片就是個好方法。記錄片導演Canner為藥廠拍攝的A片,而且是要女人喜愛的A片。原來是為了當成對照組,測量女性經過某些刺激的性愉悅程度,對照於塗上凝膠藥物,是否效果有所不同。沒想到,意外證明了A片大幅提升女性的性快感,但凝膠的效果其實不顯著。導演也慧黠地詢問藥廠研發人員:「所以你們發現女性喜歡看A片?」。


善於使用性道具,也是片中呈現的助性方式。片中走訪了位於舊金山的按摩棒博物館。電動按摩棒於十九世紀誕生,當初是為了治療女性的歇斯底里症,現在則成為一般女性得到性歡愉的好幫手。片中也介紹了一位以性道具來促發女性歡愉的模式。這包括使用絨毛玩偶有助於認識性器官部位,或是各種刺激陰蒂與陰道的器具,這還值得廣為流傳。


女性也訴說她們的性經驗,藉此探討愉悅的障礙與促成。過勞、兒時的性侵害、對於伴侶的厭倦、對自己的身體沒信心、學校貧乏而以嚇阻女性為目的的性教育等等,都是使人對性感到厭倦、不滿足甚至害怕的原因。這些女性的經驗也等於告訴我們,那麼出路就應該是改善工作處境、伴侶共同分擔家務,換個更能經營親密關係的伴侶,建立以促進女性性愉悅為主軸的校園性教育,而不是要大家都懷疑自己不正常,吞藥丸來解決問題。


片中一位中年女性懷疑自己不正常的歷程,讓人印象深刻。這位女士甘願冒險參加需要上手術台的臨床實驗,就是為了要達成人生中夢寐以求的性高潮。結果,新療法沒什麼用,真正的問題出在自己把性高潮定義得太嚴格,要像好萊塢電影一般在插入式性交的過程中達到高潮,才算高潮。當她終於明白,原來她一直享受著其他形式的高潮,而可能才是更女人更普遍的經驗,她忍不住翩翩起舞,一路歡唱著:「我是正常的,正常的….。」


台灣的性別平權運動,曾經在1995年的街頭遊行中,喊出「我要性高潮、不要性騷擾」的響亮口號。近二十年來,這個社會已經逐漸豐厚女性探索性愉悅的資源,拍攝給女人看的A片、由女性擔任情趣用品達人、以及性教育的改革,都在同步前進。但是另一方面,主流媒體過於簡化的性腳本、太過侷限於生理的醫療模型,仍然可能把大部分女性的性經驗當作不夠看、不正常,甚至有病。《性高潮有限公司》就提醒我們,如何突破這個結合科學理性與藥物商機的性管束,如何開發各多種以女性為主體的情趣愉悅,革命尚未成功,大家一起努力。


教學小錦囊

影片名稱:《性高潮有限公司》(Orgasm Inc.)
----------------------------------------------------------------------------------------------

誰來界定女性的性愉悅?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