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 |
Topic |
Year (degree) |
劉恆妏 |
台灣法律史上國家法律體系對民間習慣規範之介入-以台灣「典」規範之變遷為例- |
1996(碩) |
李崇僖 |
日本時代臺灣警察制度之研究 |
1996(碩) |
林佳陵 |
論關於臺灣原住民土地之統治政策與法令 |
1996(碩) |
魏家弘 |
臺灣土地所有權概念的形成經過:從業到所有權 |
1996(碩) |
陳鋕雄 |
日治時期的臺灣法曹:以國家為中心之歷史考察 |
1996(碩) |
陳昭如 |
離婚的權利史:臺灣女性離婚權的建立及其意義 |
1997(碩) |
陳維曾 |
法律與經濟奇蹟的締造─戰後台灣經濟發展與經貿法律體系互動之考察 |
1997(碩) |
裘佩恩 |
戰後臺灣政治犯的法律處置 |
1997(碩) |
鄭宏基 |
從契字看台灣法律史上有關土地買賣的法規範 |
1998(碩) |
林瑞嵩 |
我國職棒發展之相關法律問題探討 |
1998(碩) |
曾文亮 |
台灣法律史上的祭祀公業 |
1999(碩) |
村永史朗 |
台灣日治時期的民事爭訟調停 |
1999(碩) |
羅詩敏 |
二二八事件之法律史考察 |
2000(碩) |
梁煒智 |
百年來臺灣原住民族土地分配制度的變遷與國家法令 |
2000(碩) |
沈靜萍 |
百餘年來台灣聘金制度之法律分析--兼談台灣女性法律地位之變遷 |
2001(碩) |
阿部由理香 |
日治時期台灣戶口制度之研究 |
2001(碩) |
黃丞儀 |
臺灣近代行政法之生成—以「替現」與「揭露」的書寫策略為核心 |
2002(碩) |
羅培毓 |
從法律的觀點論台灣女性離婚決定之困境 |
2003(碩) |
吳宗謀 |
再訪法人論爭—一個概念的考掘 |
2004(碩) |
吳欣陽 |
臺灣近代型國家語言法令之形成與演變 |
2004(碩) |
陳韻如 |
帝國的盡頭---淡新檔案的姦拐故事與申冤者 |
2004(碩) |
譚德周 |
刑法性犯罪歷次修正原因之探討——以提案及審議過程為核心 |
2004(碩) |
郭威廷 |
台灣刑事訴訟法朝向當事人主義修正的歷史動因 |
2004(碩) |
陳孟樵 |
警察人員使用警械之法律史—由正當防衛到依法令之行為的變遷 |
2004(碩) |
劉恆妏 |
從知識繼受與學科定位論百年來台灣法學教育之變遷 |
2005(博) |
李燕俐 |
國家對兒童態度的轉變-以台灣兒童福利行政與法制發展為中心 |
2005(碩) |
劉晏齊 |
從救恤到「社會事業」-台灣近代社會福利制度之建立 |
2005(碩) |
黃世杰 |
明清的律典編纂、官僚行政與刑案審判 |
2005(碩) |
陳宛妤 |
法律繼受與傳統融資活動—以合會與當鋪在台灣的法律發展軌跡為中心 |
2005(碩) |
堯嘉寧 |
官府中的紛爭解決-以淡新檔案觀察相當於今日新竹市之區域之案件- |
2005(碩) |
劉彥君 |
強盜或抗日?—以日治法院判決中的「匪徒」為核心— |
2006(碩) |
吳俊瑩 |
台灣代書的歷史考察 |
2007(碩) |
蕭彣卉 |
病人與犯人:台灣百年來吸毒者的軌跡 |
2007(碩) |
王志弘 |
在人群中感受規則:法律感性在臺灣之既有、擬製與重構 |
2007(碩) |
蔡桓文 |
國家法與原住民族習慣規範之衝突與解決 |
2007(碩) |
張復鈞 |
戰後台灣的律師──從個別到集體的擁護人權 |
2007(碩) |
曾文亮 |
日治時期台灣人家族法的殖民近代化與日本化----全新的舊慣 |
2008(博) |
郭怡利 |
台灣國家賠償制度的生成與實踐──一個以國家賠償法為中心的法律史考察 |
2008(碩) |
黃唯玲 |
日治末期台灣戰時法體制之研究:從戰時經濟統制邁向「準內地」 |
2008(碩) |
陳怡君 |
從民國中國的檢察制度廢棄論到當代台灣的自訴制度廢棄論 |
2008(碩) |
王祥豪 |
日治後期國家法對政治異議者的處置 |
2009(碩) |
郭詠華 |
現代型國家下的個人身分及其識別—百年來的台灣個人資料法社會史— |
2010(碩) |
林靜怡 |
歌曲創作的美麗與哀愁-國治時期查禁歌曲管制體系之探討- |
2010(碩) |
蔡宛蓉 |
日治時期臺灣監獄制度之研究(1895-1945) |
2010(碩) |
張恩鴻 |
台灣百年來宗教自由之繼受與實踐 |
2010(碩) |
陳慶鴻 |
戰後台灣監察院—作為圖騰而存在? |
2011(碩) |
粘柏富 |
中華民國憲法上國民大會之興亡錄─從臺灣法律史的角度出發 |
2011(碩) |
林政佑 |
日治時期臺灣監獄制度與實踐 |
2011(碩) |
福田健一 |
日本帝國與殖民地台灣教育法制 |
2011(碩) |
楊登凱 |
台灣保護動物法制之演進-探索法律對動物管制或保護之歷史 |
2011(碩) |
小金丸貴志 |
日治台灣「法治」的檢討:從比較法史出發 |
2012(博) |
林佳陵 |
原住民族神聖文化之法律化及其內涵 |
2012(博) |
許慈佑 |
塔頂的法律-從清朝中央法司的法律文本論帝制中國的權力運作 |
2012(碩) |
蕭淳尹 |
台灣都市更新法制之演變(1895-2012)-從知識繼受與在地經驗之觀點 |
2013(碩) |
林傳勝 |
台灣現代法制對傷科推拿傳統的規範態度 |
2013(碩) |
沈靜萍 |
多元鑲嵌的臺灣日治時期家族法—從日治法院判決探討國家法律對臺灣人之家及女性法律地位之改造— |
2014(博) |
劉芳瑜 |
威權時期臺灣的「擺樣子公審」:國民黨對政治案件「形式合法性」的操作 |
2015(碩) |
黃守達 |
戰後台灣地方自治的轉型:法律史視角的考察 |
2015(碩) |
許仁碩 |
臺灣「警察處理抗爭」之法制的考察及省思----以政黨輪替時代的警察策略及其反制為核心 |
2015(碩) |
王世安 |
台灣有形歷史保存法制發展史(1895-2015):從國家目標與權利保障之互動談起 |
2016(碩) |
蔡玉芳明 |
越南女性法律地位發展史(1428-1945):法律的儒教化與現代化 |
2017(碩) |
黃有衡 |
臺灣中央銀行的法律史考察:以央行與其他權力部門之關係為核心 |
2017(碩) |
洪瑞筠 |
台灣高中法治教育內容的法律程序管制史 |
2018(碩) |
高毅 |
《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與威權統治受難者定義的重構:以杜孝生為例 |
2019(碩) |
王俍方 |
國家法規制度與夜市文化存續之互動關係 |
2019(碩) |
林欣曄 |
以法律文化衝突論考察二二八事件 |
2020(碩) |
葉蓁 |
台灣法上從傳統邁向現代的未成年人監護 |
2020(碩) |
吳俊瑩 |
日治台灣警察與現代生活秩序的形塑:以違警罪的即決為中心 |
2020(博) |
楊翕翔 |
新時代舊藥方:以1999年全國司改會議的改革模式為中心 |
2020(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