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
Ð   公民新聞學─從扁宋會談媒體新角色   Ð
東森星期講義 2005-03-05

  扁宋會以政黨和解為名,卻引發藍綠陣營激進派的強烈反彈,尤其獨派大老對陳總統的批判,彷彿深仇大恨。柯林頓總統接受東森新聞獨家專訪時表示,他和老布希總統雖然意見不同,個人卻很肯定他,從來沒有質疑他對國家的愛,兩相對照,國人對待政敵的態度,似乎停留在封建時代。

  十九世紀英國哲學家彌勒(John Stuart Mill)堅持主張言論和表達的自由,理由是:人都可能犯錯,尤其在自己最確定的事情上,最需要提醒自己是會犯錯的。彌勒認為,在一個真正自由的社會,不同聲音或主張是常態,只有採取強迫或武力,才可能統一思想。多元也是自由社會特有的資產,因為敵對的主張可以提醒和挑戰我們自己之主張的合理性,用暴力壓制他人的質疑,即使是真理,久而久之也會變成死教條。柯林頓在東森的訪談中說:「我們的政治對手,就是我們的朋友,他們顯露出我們的缺點,也顯示出我們的錯誤」,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多元是自由社會的特色,則和解、容忍、妥協才是多元社會不同主張者和平共存的前提。因此不論扁宋各自的盤算是什麼,從對立走向和解、從劍拔弩張變成理性對談都是值得肯定的。

  扁宋會引發這麼強烈的反彈,原因在於國人習慣於一元的思考模式,認定自己的主張是惟一的真理,為了真理而羞辱他人、排除異己似乎是尊貴的行為。然而人不是上帝,體認到自己可能犯錯、允許別人反對的空間,才是民主公民應有的風範。如果多元是自由社會的常態和資產,如何使目前存在我們社會的多元對立轉變成多元包容?媒體其實在這方面可以扮演關鍵性的角色。

  根據經驗研究顯示,人們在同質性的團體中進行討論會產生團體極化(group polarization)的現象,也就是說一個團體成員在經過討論之後,所形成的觀點往往比討論前更為極端,因為人類具有非常顯著的順從傾向,大部分人(包括許多反叛者)都強烈受到他人想法和行為的影響。因此在沒有受到異議阻止下,基於順從和避免社會壓力的心理特性,一個立場溫和的女性主義同情者,參與女性團體內部討論時,其立場會轉為強硬;一個政黨傾向本來中立的人,參與偏民進黨團體的討論,立場也會趨於「綠化」。因此學者認為,避免極化的最佳方式是:確保公民在異質的情境中進行討論,讓不同的聲音和主張都能在討論中呈現。

  面對台灣社會政治極化現象,媒體如果要發揮正面的貢獻,也許需要進行媒體轉型。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布洛德(David Broder)和新聞學者羅森(Jay Rosen),在1990年代倡導公民或公共新聞學(civic or public journalism),基本想法是:媒體在政治上所扮演的角色不應該像過去一樣,只站在政治社群的背後報導其病態,而應該變成積極份子,刺激公民參與,導引公民投入公共辯論,使媒體的報導能代表真正人民的聲音。也就是說媒體作為一種工具,應該用來改變和改善政治辯論。所以鼓勵理性討論和傾聽他人聲音,以培養深思熟慮的閱聽人,應該是媒體在多元社會的職責,因此參加談話性節目的來賓如果只會硬拗,媒體應該將他列為拒絕往來戶。

  公民新聞學也強調媒體應該改變以往冷眼旁觀、甚至製造對立衝突、唯恐天下不亂的性格,應主動挖掘一般人民關心的問題,透過這些議題質問政治人物的作為,而不是任由政治人物創造議題;也可以透過公民會議促成公民與公民之間、公民和政治人物之間認真對話、理性溝通。誠如柯林頓總統所言,社會的通病是聽不到別人的聲音,扁宋會後媒體報導的焦點不應該擺在獨派大老的反彈,因為堅持自己意識型態優先的人畢竟是少數,而應該深入探討「和解」在多元社會的意義;促成對立雙方平和、耐心聽取彼此的想法;甚至設定如何務實促進兩岸和平的公共議題,引發一般公民廣泛討論,讓大多數人的心聲佔據媒體版面,體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民主真諦。

  過去的媒體以政治人物或名人為核心,所以淪為這些人做秀的工具,公民新聞學所追求的新媒體則是以人民為核心,關心人民的利益和幸福,所以是和人民在一起、站在人民這一邊,是人民的媒體。如果能朝這個方向發展,媒體一定可以從此擺脫「社會亂源」的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