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且不論陳總統執意公投是否影響對美外交,「舉辦防禦性公投可以深化民主」的邏輯,其實顯示的是:執政者操弄選舉的意圖高於深耕民主的決心。
民主政治不等於投票,投票是民主政治的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由於人的差異性,自由社會的公民自然會產生多樣的價值觀,價值觀不同,對公共政策的判斷也不同,所以核四的爭議其實沒有那一方是真理的化身,只是對立雙方對各種價值的優先性有不同的排比而已。當公民對公共政策產生爭議,而且各方都堅持己見,投票是決策最後的訴求。
但是並非公共政策一有爭議,就立即訴諸投票,而是要先經過一些民主程序,因為民主的核心精神是:它是一個集思廣益的決策過程,所以一個真正成熟的民主國家,任何決策必須經過各方討論、辯論。所謂「尊重少數、服從多數」,就是在投票以前,能夠讓少數充分表達它的意見和理由,透過講理的過程,也許少數可以說服多數,但是一旦少數所持有的理由都被充分理解以後,多數仍然不被說服,少數就必須服從表決的結果。
當代民主理論受到廣泛討論的所謂「慎思民主」,就是強調民主決策需要經過深思熟慮的過程,而且公民在參與整個討論的過程中,所提出來的任何論點都應該合乎公共理性的要求,也就是說論辯中所援引的理由,必須合乎證據原則,是公眾都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因此深化民主最重要的是培養公民理性思考、理性論辯的能力,以及容忍和尊重不同意見表達的機會。十九世紀自由主義大師約翰彌勒在《論自由》一書中,對言論自由極力捍衛,他主要的依據是:人都可能犯錯。所以真理是越辯越明,隨時準備被「道理」說服而放棄自己原來的想法,才是一個民主公民最基本的素養;一個普遍講理的社會,才是一個進步的民主社會。
核四是國人長期爭論的議題,正反雙方已經有比較具論理式的公開陳述,所以也許是適合公投的一個議題。反觀陳總統的「防禦性公投」,實在看不出具有任何爭議性的內容。如果陳總統的目的是為了讓人民「爽」一下,花四、五億元進行一個沒有實質意義的投票,代價似乎太大;如果這是為了鼓動支持者的激情,也許對鞏固選票有所幫助,但卻會壓縮理性思考的空間,反而有礙民主深化。
台灣許多以「民主改革」自居的政治人物,其實對民主政治的哲學基礎幾近無知,他們以「自以為是」的民主,以「我就是民主化身」的威權性格,誤導社會大眾對民主的認知,造成每次選舉都成為一種政治折磨,人民並沒有因為「做頭家」而比較快樂。令人遺憾的是,民進黨內有許多法政出身的優秀人才,面對陳總統似是而非的主張,卻聽不到太多的雜音。回想民進黨在野時期對民主理想的堅持,現在卻成為一言堂,難道權力真的這麼容易讓人腐化?
民主政治不等於投票,投票是民主政治的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由於人的差異性,自由社會的公民自然會產生多樣的價值觀,價值觀不同,對公共政策的判斷也不同,所以核四的爭議其實沒有那一方是真理的化身,只是對立雙方對各種價值的優先性有不同的排比而已。當公民對公共政策產生爭議,而且各方都堅持己見,投票是決策最後的訴求。
但是並非公共政策一有爭議,就立即訴諸投票,而是要先經過一些民主程序,因為民主的核心精神是:它是一個集思廣益的決策過程,所以一個真正成熟的民主國家,任何決策必須經過各方討論、辯論。所謂「尊重少數、服從多數」,就是在投票以前,能夠讓少數充分表達它的意見和理由,透過講理的過程,也許少數可以說服多數,但是一旦少數所持有的理由都被充分理解以後,多數仍然不被說服,少數就必須服從表決的結果。
當代民主理論受到廣泛討論的所謂「慎思民主」,就是強調民主決策需要經過深思熟慮的過程,而且公民在參與整個討論的過程中,所提出來的任何論點都應該合乎公共理性的要求,也就是說論辯中所援引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