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秦漢文物圖鑑: 回(教學相長)

食器 酒器暨水器 樂器 兵器 其他器物
爵、觚、觶 戈、矛、戟
斝、尊 鼓、磬 斧、鉞
壺、卣、盉 琴、瑟 劍、刀、鈹 几、席、案
簋、簠(須、敦) 盤、匜、鑑 笙、竽、笛、簫   車馬、旌旗
豆、匕、俎       斂具

食器: Back to Top

彩色圖版:鼎1 鼎2

  • 鼎的基本形制:多為圓腹中虛,三足如柱。早 期鼎多無蓋,故二耳立於唇邊上稱為立耳;晚 期則鼎多附有鼎蓋,故耳在唇外稱為附耳。出 土文物中亦常見有方形,長方形之四足方鼎。
    鼎足亦有不做柱體而呈扁平狀者。
  • 鼎的用途:主要用於烹煮肉食,實牲祭祀和燕 享等用途上。如《儀禮•士昏禮》言:「期初 昏,陳三鼎于寢門外,東方北面北上」即是。 所以其腹中虛用以受納烹煮之物,鼎下三足承 空則用以升火炊爨。大型的鼎在搬運時,則利 用扃(音炯)貫穿鼎耳以扛舉。如無鼎蓋,則 使用鼏(音密)覆蓋。鼎內烹煮的食物,則利
    用匕(音比)盛至俎上。
  • 由於各種禮儀場合,鼎皆是最重要的食器,因此古代社會中,常被當作明尊 卑,別上下的標誌,而君王亦常以鼎賜予臣下作為榮寵,或在祭祀時用以述 紀先祖功烈,為此在鼎上常銘刻著重要的銘文。銘文的位置,主要在腹內近 口之處。內容主要有宗族徽記、祭辭、冊命、訓誥、記事及追孝等數種,對
    於後人研究商周的歷史制度、文字風俗皆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 正因鼎具有相當的政治意義,所以古代社會中用鼎大小及數目皆有嚴格的規 定,稱為列鼎制度。而鼎亦做為政治權力的象徵,如《左傳》宣公三年就記 載著楚國君主陳兵於周王室邊境,向周天子質問鼎大小、輕重的故事,顯示 楚國欲取而代之的企圖、而傳世的青銅器,也常以樂器的鐘及食器的鼎所合
    稱「鐘鼎」來代稱。
  • 《淮南子•說山篇》「嘗一臠肉知一鑊之味。」高誘注:「有足曰鼎,無足 曰鑊。」後世廚灶的發展已甚為進步,不再以鼎做為直接烹煮器具,而只做 為承裝貢祭的禮器。然而廚中所使用的「鑊」,其實正是「鼎」的演變,至
    今閩南語中仍然保留了這個名稱。
  • 本頁圖版轉引自《中國青銅器》(馬承源主編,臺北南天書局,1991)頁102,104,
    105及99。
    文字解說則參考《中國青銅器》、《商周彝器通考》(容庚,臺北文史哲出版
    社,1985)及《商周銅器》(譚旦冏,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1978)。

彩色圖版:鬲1 鬲2

  • 鬲的基本形制如鼎而款足(三足中空),多為 圓腹三足,四足方形者較少。或有耳,或無耳
    ,而器形多半矮小。
  • 鬲的用途:主要用於炊粥及煮水。如《儀禮• 士喪禮》言:「新盆、槃、瓶、廢敦、重鬲皆 濯,造于西階下」即是。由於其足疏闊中空不 實,因此水易下注使受熱面積增多,縮短煮沸
    時間。
  • 本頁圖版轉引自《中國青銅器》(馬承源主編,臺北南天書局,1991)頁115。
    文字解說則參考《中國青銅器》、《商周彝器通考》(容庚,臺北文史哲出版
    社,1985)及《商周銅器》(譚旦冏,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1978)。

彩色圖版:甗1 甗2

  • 甗(音偃)的基本形制:全器可分為上下部分 ,上體用以盛米,稱為甑(音贈);下則為鬲 用以煮水;中間斂而似腰設有箄(音必)用以 隔斷,然箄上通常有十字或直線等形之穿孔用 以通氣。其上下二體或可分離,亦有上下連為
    一器不可分者
  • 甗的用途:主要用於蒸飯,用法如今之蒸籠。
  • 如《儀禮•少牢饋食禮》言:「廩人摡甑、甗、匕與敦于廩爨」即是。
  • 本頁圖版轉引自《中國青銅器》(馬承源編,臺北南天書局,1991)頁122及123。
    文字解說則參考《中國青銅器》、《商周彝器通考》(容庚,臺北文史哲出版
    社,1985)及《商周銅器》(譚旦冏,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1978)。

簋、簠(須、敦)

彩色圖版: 簋1 簋2

  • 簋(音軌)的基本形制:圓腹、侈口(器口向 外張)、圈足、左右有耳,早期多無簋蓋。晚 期則加蓋、加三足或四足、或於圈足下立一方
    座。出土文物一般多成對出現。
  • 相對於簋;簠(音輔)的基本形制則是呈長方 形、稜角突折、壁直而底平坦。蓋與器的形狀
    、大小一致對稱,合則為一體,分則為二器。
  • 除此之外,又有所謂的「須」(正字當寫作上
    須下皿之,音須),乃屬於簋的變形器,其 形制乃是長方而圓其角,正是介於簋簠之間作 橢圓形。出現於西周中晚期,至春秋初期已其
    本消失,是流行時間甚短。
    另有為今日學者定名為「敦」之器形,其基本 形制是上下內外皆圓,蓋與器相合成球體或卵
  • 圓形,俗稱「西瓜鼎」,但亦有上下不完全相稱者,此亦屬簋的變形器。
  • 簋、簠的用途:主要用於盛裝黍、稷、稻、粱等飯食。詳細分別:則簋盛黍 、稷而簠裝稻、粱。如《儀禮•公食大夫禮》云:「宰夫設黍、稷六簋于俎 西,二以並東北上」又《儀禮•士昏禮》云:「饌于房中,醯醬二豆,菹醢 四豆,兼巾之黍稷四敦(簋在宋代以來多寫為敦字)皆蓋」即言簋之用途。 至於簠,如《儀禮•公食大夫禮》言:「賓北面自間坐,左擁簠粱,右執湆
    ,以降」即是。
  • 古器物中有名「」者,宋代以來多定名為「敦」,而以敦中侈口無蓋而圈 足者稱之為「彝」,直至清儒陳介祺、錢坫、韓崇與黃紹箕等方才辨明此字
    即為「簋」字,是以「」、「敦」、「簋」本是一字同物。
  • 本頁圖版轉引自《中國青銅器》(馬承源主編,臺北南天書局,1991)頁137,149,
    146 及151。
    文字解說則參考《中國青銅器》、《商周彝器通考》(容庚,臺北文史哲出版
    社,1985)及《商周銅器》(譚旦冏,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1978)。

豆、匕、俎

彩色圖版:

  • 基本形制:豆之上體有作盤形,或連蓋作球形 ;足為圈足,但亦有由圈形演變為鐙形者。中
    央有柄,長短不一。
    匕體呈桃葉形,後有扁條柄,柄尾磬折。
    俎(音祖)的形制為長方形案面,中部微凹,
    案面中或有孔,案下兩端則有璧形足。
  • 豆的用途:主要用於盛裝菹醢(音租海)等調 味的腌菜肉醬。如《儀禮•公食大夫禮》云: 「宰夫自東房薦豆六,設于醬東,西上:韭菹 以東,醓醢昌本,昌本南麋臡,以西菁菹、鹿
    臡。」
    至於匕則用於挹取食物;而俎則是在切肉、盛 肉時做為桌案,如《儀禮•士昏禮》云:「舉 者盥,出,除冪,舉鼎入,陳于阼階南,西面 北上。匕俎從設,北面載,執而俟」即是。因
    此,豆、匕、俎三者常與鼎、簋等相搭配使用。
  • 本頁圖版轉引自《中國青銅器》(馬承源主編,臺北南天書局,1991)頁154,155,
    167及166。
    文字解說則參考《中國青銅器》、《商周彝器通考》(容庚,臺北文史哲出版
    社,1985)及《商周銅器》(譚旦冏,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1978)。

酒器暨水器: Back to Top

爵、觚、觶

彩色圖版:

  • 爵的基本形制:前有流,即傾酒的流槽,後有 尖尾,中為杯,杯口與流之間二柱,下有三尖 足,一側有銴(正字當寫作上扳下金,音畔) 以為把持。出土文物中亦有無柱,或兩柱上端
    合而為一者。
    觚(音孤)的形制;狀似喇叭,侈口,圈足而 中腰收束,腹以下四面有稜,但亦有無稜者。 《周禮•考工記》記載;「梓人為飲器,勺一 升,爵一升,觚三升。」而《韓詩》則認為其
    容量是二升。
    至於觶(音志),亦是侈口圈足,其腹較闊略 呈橢圓,有蓋。漢儒許慎認為觶的容量是四升 (見《說解字》),而鄭玄則認為是三升(見
    《禮記禮器》鄭玄注)。
  • 爵為用於饗飲酌酒之器。近人容庚所藏爵器,
    其腹下有煙炱痕跡,或亦可作為烹酒溫酒之用
  • 。《禮記•士昏禮》言:「三飯,卒食。贊洗爵,酌酳主人,主人拜受,贊
    戶內北面答拜」即是。
    觚與觶則皆是飲酒之器,只是容量與爵有大小的分別而已。如《儀記•燕禮 》言:「主人北面盥,坐取觚洗;賓少進,辭洗。主人坐奠觚于篚,興對, 賓反位。」又如《禮記•士昏禮》言:「婦升席,左執觶,右祭脯醢,以柶
    祭醴三」即是。
  • 本頁圖版轉引自《中國青銅器》(馬承源主編,臺北南天書局,1991)頁175,181
    及184。
    文字解說則參考《中國青銅器》、《商周彝器通考》(容庚,臺北文史哲出版
    社,1985)及《商周銅器》(譚旦冏,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1978)。

斝、尊

彩色圖版:斝1 斝2
尊1 尊2

  • 斝(音甲)的基本形制:似爵而較大,口圓,
    無流與尾,或有蓋。
    尊的形制:狀如圓柱,侈口圈足,似觚而較大 ,腹有碩腹,亦有斂腹者不一,出土文物亦常 見方尊,及做鳥禽走獸造形之鳥獸尊。「尊彝 」本是祭祀禮器的共名,現今所稱的「尊」,
    乃是沿用宋人約定俗成定名。
  • 斝與尊皆是大型的容酒器,斝更可利用於溫酒 ,如《禮記•郊特牲》言:「舉斝角,詔妥尸 。」又《儀禮•士冠禮》言:「尊于房戶之間
    ,兩甒有禁,玄酒在西,加勺南枋」即是。
  • 由《禮記•士冠禮》的引述中可知;禁與勺乃 與尊搭配使用,其中禁是承酒尊的器座,如箱 而方形;勺則為挹取酒漿之器,前有小杯以挹
  • 取,後有柄以握持,柄或直或曲(馬承源認為曲柄者稱為枓)。
  • 本頁圖版轉引自《中國青銅器》(馬承源主編,臺北南天書局,1991)頁193,198,
    203及205。
    文字解說則參考《中國青銅器》、《商周彝器通考》(容庚,臺北文史哲出版
    社,1985)及《商周銅器》(譚旦冏,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1978)。

壺、卣、盉

彩色圖版:壺1 壺2
盉1 盉2

  • 壺之使用時間相當長久,而變化的形狀差異亦 相當複雜,其基本形制:在商周之間多為圓腹 、長頸、圈足、貫耳、有蓋;至西周後期則貫 耳者少見而多為兩獸耳銜環。壺亦有圓角方形
    者,其完全方形者則另名之曰鈁。
    今所稱之卣(音友)乃是沿用宋人之定名,其 形制有長頸圓體壺形、扁體、橢方體、筒形和 方形等類,碩腹斂口、有蓋、蓋上有紐、下有
    圈足,側有提梁。
    盉(音和)的基本形制:碩腹、斂頸、侈口、 前有流、後有銴(正字當寫作上扳下金,音畔 ),有蓋、蓋多繫有練、三足或四足不一;晚
    期的盉,則易銴而為提梁。
  • 壺作為盛酒器,另亦有盛水用之壺則屬水器。 如《儀禮•鄉飲酒禮》言:「尊兩壺于房戶間
    ,斯禁;有玄酒,在西」即是。
  • 卣亦為盛酒之器。如《尚書•雒誥》:「以秬鬯(音炬倡)二卣」,《詩經 •大雅•江漢》:「秬鬯一卣」又金文中屢見「錫汝鬯一卣」之語,則卣主
    要是用於盛裝秬鬯(黑黍所釀的香酒)的禮器。
    盉的用途在於調和酒味。王國維《觀堂集林•說盉》:「盉之為用,在受尊
    中之酒與玄酒(即清水)而和之而注之於爵。」
  • 本頁圖版轉引自《中國青銅器》(馬承源主編,臺北南天書局,1991)頁217,216,
    227及249。
    文字解說則參考《中國青銅器》、《商周彝器通考》(容庚,臺北文史哲出版
    社,1985)及《商周銅器》(譚旦冏,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1978)。

水器:盤、匜、鑑

彩色圖版: 匜1
匜2

  • 盤的基本形制:侈口、圈足、早期無有至晚期
    則有耳、腹似淺鍋。
    匜(音宜)的基本形制:腹碩而橢圓、口大張 或作獸首形、前有流、後有銴(正字當寫作上 扳下金,音畔),多數為四足亦有圈足、三足
    或平底者。
    鑑的基本形制:如盤而壁較深,目前出土多為 春秋戰國時期之器,其大小,小者可以照面,
    大則足以入浴。

  • 盤作為承水之器。商周時期宴前飯後皆需行沃盥之禮,如《禮記•內則》言 :「進盥,少者奉槃(即盤),長者奉水,請沃盥,盥卒授巾」即是。」而 其他禮儀需行沃盥時,亦需備盤以利使用,如《禮記•喪大記》言:「商祝
    鋪絞紟衾衣,士盥于盤,上士舉遷尸于斂上」即是。
    匜則是盥手注水之器,故常與盤配合使用,如《儀禮•公食大夫禮》言:「
    小臣具槃匜在東堂下」即是。
    至於鑑,則是盛水之器。而在銅鏡尚未盛行的時候,古人則常用盤皿盛水照 容貌,此亦鑑的用途之一。此外,鑑亦可用於盛冰,如《周禮•天官•凌人 》言:「春始治鑑,凡內外饔之膳羞,鑑焉,凡酒漿之酒醴亦如之•祭祀共 冰鑑」即是。又可用於沐浴,如《莊子•則陽》記載:「靈公有妻三人,同
    鑑而浴」即是。
  • 本頁圖版轉引自《中國青銅器》(馬承源主編,臺北南天書局,1991)頁265,270
    273。
    文字解說則參考《中國青銅器》、《商周彝器通考》(容庚,臺北文史哲出版
    社,1985)及《商周銅器》(譚旦冏,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1978)。

樂器: Back to Top 按我進入未完工區

彩色圖版:甬鐘
編鐘左 編鐘右

  • 鐘乃自鐃、鉦衍變而來。鐃、鉦乃用手持而敲
    擊(鐃小而鉦大),所以柄在下方而器口朝上 。而鐘則懸掛而擊,故其基本形制是在兩側尖 銳的扁體共鳴箱上部的平面上,有一可供懸掛
    的柄。
  • 鐘各部位的名稱:
    共鳴箱的平頂稱為舞;正背的中上部直的闊條
    稱為鉦;其兩邊突出的乳釘稱為枚;枚的上下 間隔稱為篆。由枚與篆所構成主體的下方稱為 鼓,即敲擊的部位。鼓下方彎曲下口稱為于;
    于外兩側尖銳處稱為銑。
    懸掛鐘體的柄形物稱為甬;甬的頂端則稱為衡 ;甬的中段突出部分稱為旋;旋上用以懸鐘鉤 的孔稱為幹,因此懸掛的方式是傾斜的。
    西周中期出現了直懸的鐘,即在舞上豎立一ㄇ
  • 形的梁,則稱之為紐。故今稱斜掛者為甬鐘;直懸者為紐鐘。
  • 鐘是祭祀燕饗時重要的樂器,如《儀禮•大射儀》言:「樂人宿縣于阼階東
    ,笙磬西面,其南笙鐘,其南鑮,皆南陳。」即是。因其在禮樂中的重要地
    位,亦常作為賞賜紀功之用。
  • 無論是甬鐘或紐鐘,如其共鳴箱呈扁突體似上下覆瓦狀,則因敲擊的位置不
    同,可產生兩種不同的音,一在鼓的中心;一在鼓側。
  • 鐘又有鎛及編鐘者。鎛盛行於春秋戰國時期,形制與紐鐘相同,但形體特大
    ,而非一般的紐鐘。當是用以指揮樂隊的節奏性樂器。如由數個不同音階的 鐘組合在一起,用以演奏則是編鐘,其目或三枚一組(陝西長安普渡村西周 長田墓),或十四枚一組(河南信陽長臺關楚墓)中心,而數量最多亦最著
    名者,即湖北隨縣曾侯乙墓之編鐘。
  • 本頁圖版轉引自《中國青銅器》(馬承源主編,臺北南天書局,1991)頁285
    及《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孫机著,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頁377。
    文字解說則參考《中國青銅器》、《商周彝器通考》(容庚,臺北文史哲出版
    社,1985)及《商周銅器》(譚旦冏,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1978)。

兵器: Back to Top 按我進入未完工區

其他器物: Back to Top 按我進入未完工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