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補助推動人文社會學科學術強化創新計畫

童年論述經典研讀會

 

 

本計畫由教育部顧問室補助

 

首頁

計畫簡介

成員

研讀文本

研讀會議程

報名

相關連結

Call for Papers

 

 

計畫目標

本計畫挑選過去數十年來西方有關童年研究的重要文獻作為研讀材料,嘗試對西方學者在「童年論述」領域的現階段成果進行深入的了解,並且期望提供國內童年研究學者相互對話的空間,逐步發展國內童年論述研究的學術社群。

本研讀會的主要成員曾參與國科會人文學研究中心補助的「童年研究與現代性:從班雅明出發」讀書會,嘗試為國內的班雅明研究另闢蹊徑,開啟班雅明與童年研究之間的科際整合的可能。在執行該計畫的期間,成員發現藉由班雅明為中心,思考他著作中的「兒童」、「童年」、與「現代性」思維理念,不僅讓國內的學者注意到班雅明與童年研究之間存在著為人忽略的研究空間,更讓相同領域的學者找到了固定見面、進行學術討論的可貴空間。

因此,從「班雅明出發」之後,本計畫踏出了童年研究的第二步──童年論述的經典研讀,計畫透過更多知名學者過去四十年的研究成果,思考「成人」與「兒童」之間受人關注、又充滿爭議的關係,觀察學界各種兒童或童年論述的形構歷史社會條件,並且展望未來童年研究在台灣的發展方向,以及如何與國外的童年研究產生對話,提出具體的貢獻。

研讀方法

本研讀會的成員跨越不同的學科領域,涵蓋有意研究「童年論述」的文學、史學、社會學、教育與創作教學等領域學者(研讀會成員名單)。每次研讀會依照選定的主題與閱讀範圍,安排成員擔任導讀人,闡發經典的意義內涵,並帶領現場進行討論。其中,本研讀會並選定五次聚會以「雙導讀人」的形式,嘗試將研讀資料與與台灣童年論述的學術研究現狀作一連結。

團隊運作模式

本研讀會可以說是「童年研究與現代性:從班雅明出發」讀書會為基礎,延續並擴展而成。有鑑於當前的「童年」議題涉及人文社會研究領域的整合分工,而且跨校際與跨科際的成員組成,可以為研讀會的討論帶來豐富的視野,因此研讀會的成員除了文學方面的老師,也邀集了來自教育、藝術史、歷史、社會學以及哲學領域的學者共同參與。

十次的研讀會中,有五次設計了「雙導讀人」的安排,目的在於兼顧「文本閱讀」與「學術實踐」兩種功能。第一位導讀人帶領成員透過文本的閱讀,了解童年論述經典材料的基本立論;而第二位導讀人則以演講的方式,分享個人的研究歷程與心得,將成員的視野帶入學術應用的層次。

上述的「雙導讀人」運作模式已在執行完畢的「童年研究與現代性:從班雅明出發」讀書會裡嘗試過,不僅讓研讀會的氣氛更加活潑,更促使個別成員從過程中獲得啟發,思索自己在童年研究的領域當中適合擔任何種分工角色。

成果展示

本研讀會開辦迄今(九十七年九月至九十八年一月)之成果,已整理為期中報告,並上傳教育部顧問室網頁,供各界批評指教。

 

 

童年論述經典研讀會  主持人:古佳艷助理教授  連絡人:研讀會助理黃姿樺

email address: childhood.studies@gmail.com

本頁圖片來自 public-domain.zorger.com: Gordon Robinson, illustration of Alice in Wonder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