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織女故事中「鵲橋」母題的衍變

  本文針對牛郎織女故事中,喜鵲為牛女二人搭橋,以便利二人相會的情節,作一番論述,探究其起源、形成與衍變,並比較各種衍變情形的意義。所得結論如下:(一)「鵲橋」母題的起源,當在晉代牛郎織女七夕相會的說法興盛之後,人們對「如何渡河相會」所作的想像。(二)其形成約歷經「車駕填河」、「烏鵲銜石填河」與「役鵲為橋」三個階段;充分反映人們濃厚的神話心理。(三)在後代民間故事與小說戲曲中,又衍化為「自願搭橋」、「被罰搭橋」與「受令搭橋」三種情形。「被罰搭橋」雖然把喜鵲塑造成笨拙粗心的壞形象,卻加深了故事的感人力量。

「牽牛織女」原始信仰重探

  隨著神話學理論的進步,部分學者嘗試以原始信仰與宗教儀式的角度,來探索牽牛織女神話形成之前的思想淵源。例如王孝廉先生的〈牽牛織女傳說的研究〉一文以為:牽牛是「穀物神化身的神聖動物」,織女則是「桑神」。而日本學者中村喬的〈牽牛織女私論●●●乞巧●●●●〉一文則以為:牽牛織女與祭河神有關,牽牛是犧牲,供給河神;織女則是嫁給河神的女人。本文即以二位學者的論點為基礎,重新探討「牽牛織女」的原始信仰。所得結論是:牽牛星的原始信仰是「穀物神」,它的命名內涵,寄託了農業民族祈求豐年的思想,而它的形象,仍然停留在牲牛的動物形象。而織女星則隱含原始蠶神的信仰,但其星名內涵,已接近「女紅之神」的信仰,是後代「主瓜果絲帛珍寶」的社會神崇拜的雛形,它的形象,也已經是一個織衣女子的人類形象。

「牛郎織女」在俗文學中的特色
  「牛郎織女」這個文學主題,經由時代的嬗遞、空間的流佈,已呈現多樣的面貌。而無論是文人學士或庶民百姓以此為題材所敷衍出的各類文學作品,其表現手法,風格、特色,都值得深入分析;尤其是後者,作品的類型特多,內涵也特別豐富、深刻。故本文的探討,以庶民百姓口耳相傳的俗文學作品為主,民間故事、戲曲、曲藝、歌謠等,皆為取材範圍,相關的民間習俗也附帶納入討論。並適時列舉文人學士創作的古典文學作品加以比較,論其同異,以彰顯出「牛郎織女」在俗文學中的特色與趣味,從而判定其意義與價值。 文分三大部分:前言、特色分析、結論,凡一萬五千言左右。所得重要結論為:一、在故事的主題意義上,古典文學以「牛郎織女」為情愛的象徵,俗文學則將主題擴張為夫妻情義與親情倫理;二、在戲曲方面,地方戲曲展現活潑生動的風格,勝過宮廷演劇與文人劇作的成就;三、在詩歌方面,俗曲對於七夕牛郎織女聚少離多,有強烈的歎惋與不平,情感相當率直;四、民歌童謠以「牛郎織女」為傳遞知識或襄助婚儀的事典,賦予「牛郎織女」在日常生活中轉化應用的功能。
《帝京景物略》析論
  明人劉個、于奕正合著的《帝京景物略》是一本記地理風土,並穿插以歷史人文的著作。前人論此書,多半舉為竟陵派小品文之作,於其「志風土、述人情」的特質並不特別注意。故本文基本上將此書視為風土志,首先探討其寫作動機與目的,以便掌握作者的重要觀念;另一方面則分析其所運用的時空觀點,觀察著者對相關素材的取捨與剪裁;最後探討其文章作法及得失。研究心得如下:   (一)在晚明小品中,《帝京景物略》對風土民情的關切與投入,乃是其懷抱時代使命感的表現。(二)書中敘述人事,以現世的時間觀點為重心,藉此而記錄了當代社會的風貌與文化的特質。(三)書中利用古老的地物建立富有時間深度的空間結構,凸顯了北平城古樸蒼悠的生活空間。(四)就創作技巧而言,是書之用字、造句與謀篇、意境等各方面,皆有可取之處;但「僻澀」,仍為可見之瑕疵。然而總體論之,《帝京景物略》在民俗學與晚明文學上,均有相當成就,其多元化的寫作特色,值得肯定。
論司馬遷筆下的秦始皇與二世
  本文以《史記》〈秦始皇本紀〉為主,參酌相關篇章,探討司馬遷如何撰寫秦始皇與二世。文凡二萬二十字,主要綱目如下:一、即位大事及其意義;二、權位背後的思想內涵;三、瀕臨衰亡的寫照;四、結論。 研究心得為:司馬遷係以自我意志與慾望為基點,由此突顯二人的性格特色,對照由其個人形象。而兼用敘事與「告白」描寫秦始皇的生命歷程,逕用對話以模擬二世心態的筆法,為其塑造人物成功的主要因素。
論《史記》的兩篇合傳--〈魏其武安侯列傳〉與〈衛將軍驃騎列傳〉
  這兩篇合傳,一寫內臣,一寫外將,可說是外戚參政的兩個類型。而如何構成「合傳」:人物銜接、情節推展的技巧等,是為本文所欲探討者。其次,篇中主要人物形象塑造,以及側寫武帝的面目,也是本文所願探究者。最後企圖推敲司馬遷對這兩篇合傳的洞見,以見其深沉的身世悲慨。文凡二萬言,除前言外,分五項進行:   一、形式結構--藉政冶地位升降以銜接人物   二、內在結構--以利益衝突為主幹   三、主要人物刻劃--漸進與對照方法的運用   四、側寫武帝--專橫忍戾的帝王 五、寄寓司馬遷的悲慨--「士宦遇合」與「推賢進士」的歎惋 。
地理書與方志中的關公傳說──以其地形地物傳說為例
  古代的地理書與方志收錄不少當時的民間傳說。其文字或屬簡樸,但卻可作為沿波討源的依據。本文搜覽多種資料,從《水經注》到明清一統志、府縣志,從中探索與關公有關的地形地物傳說,觀察其內容、特質與關公形象的增衍。以時代承傳而言,兩宋以前的傳說,顯示「於史有據」的成分,可名之曰「史蹟型」的傳說期;兩宋時期,逐漸出現史事、史蹟之外的傳說,以其時地較模糊,可名之曰「古蹟型」的傳說期;到了明代,更受到小說戲曲之影響,而出現「文學影響型」的傳說;有清以來,又增加強調關公神靈的傳說,可名之曰「聖蹟型」的傳說期。而史書、軼史、小說戲曲、宗教信仰這四項因素,也就是促進傳說演進的重要線索;其所刻畫的關公形象,大體仿似武將為其身分表徵,但在生平經歷,則以重大戰役、日常戍守以及照料刀馬為表現重點,由此呈現關公個人的生活史。在精神象徵上,則以正義為標竿,這點尤可看出小說戲曲對傳說的助益。此外,也渲染了關公神靈,可見關公信仰對民間的影響甚深。
女性與智者:巧女故事的兩個介面
  巧女故事是民間故事的一個類型,其主題在表現民間對女性智巧的頌揚。我們不妨視之為機智故事的一環,但「女性」這個角色得以從中突顯,並自成一類,就很值得進一步去思考。當女性被冠以智者的形象,其所展現的聰慧機伶,和其他機智故事的確有所同異、差別與交會。本文乃透過「智者」與「女性」這兩個介面的觀察與比較,了解故事本身的侷限與揮發,也提供另一個角度的思考。全文約二萬字,綱目如下:一、巧女故事的類型;二、巧女故事的格局與侷限;三、巧女故事對女性智巧的揮灑;四、結語。文末並附錄個人整理所得之「《中國民間故事全集》所見的巧女故事」一覽表。
美人計的敘事模式與性別政治--從西施故事談起

         本文以西施故事為主,兼及貂蟬、孫夫人故事,從三個角度探討美人計的內涵:一.、美人計的隱喻與禁忌:這些故事都運用美人計以達到政治上的目的,因此美人計基本上即是「女禍」的隱喻,利用「美女禍國」、「女性不得干政」的性禁忌與性別禁忌,達到興己滅敵與鞏固政權的目的。二、美人計的敘事與修辭:西施故事的敘事可分為兩種類型,一是滲入愛情成分的,以《浣紗記》為代表;一是沒有愛情成分的,以《東周列國誌》為代表。二者在修辭上,均運用「美化」的原則,使美人成為色藝雙全,更具有惑敵亂亡的魅力。前者又將西施、范蠡的關係加以「淨化」,使之合乎禮法;後者則完全不採納西施、范蠡的愛情故事,是為更徹底的「淨化」,使西施不具情感,沒有變節倒戈的疑慮。三、美人計的性別政冶:美人計中,女性作為「交換」的物品與象徵是相當明顯的,也符合男/女/男的性別關係的模式,女性成為政治的工具,欠缺主體性。而浪漫的愛情更成為脅迫其順從父權秩序的重要來源。 與歷史有關的美人計無法擺脫性別的脅迫,因為它是歷史的,也是政治的產物,是屬於男性的話語與機制。唯有脫離歷史政治,在劇作家關漢卿筆下,我們看到趙盼兒、譚記兒這兩位女性,主動行使美人計,搭救友朋、丈夫,她們不是被交換的物,而是行使交換權的主體;美人計的敘事,至此才突破舊有的格局,展現新的意義。

織女信仰與女性民俗文化--兼及七夕詩文的性別批評
         本文以女性研究的角度,探討織女的女神特質,以及七夕習俗所具有的女性色彩,並兼及七夕詩文的性別批評。織女具備豐收女神、女紅神、婚姻神、育兒神的神職,因此而衍生的七夕習俗,則顯現女性專屬節日的意義。女性崇拜織女神,以穿針乞巧等女性活動慶祝七夕節日,凸顯女性同盟與女性欲求公開化的多重意義,充份反映女性集體心理的投射。在七夕詩文中,男性詩人將織女塑造為神女、思婦,形成典型的書寫,也反映男性心中理想女性的形象。但少數男性斥責織女為淫惰之癡女,則代表過度的道德訓誡,也反證七夕習俗的女性屬性十分穩固,因此引起父權文化的焦慮。女詩人的七夕詩詞則以劉令嫻、李清照、朱淑真、許權為代表,她們的作品分別透露女性友誼的溫馨,女性對朝朝暮暮的愛情之渴求,以及對七夕乞巧的反思。本文認為織女身上的神性、女性與母性,都較其他女神獨特,但當代台灣社會七夕節日的女性色彩卻逐漸減低,織女與七夕仍是個持續的民俗與女性研究的主題。
蓉子詩的時間觀
         本文以「時間」為主題,探討女詩人蓉子作品中的時間觀及其美學。首先泛論時間的概念,與蓉子本身的時間觀。其次依夏季詩、都市詩、山水詩及其它作品,觀察蓉子詩對「時間」的獨特感受與表現手法。四季中,蓉子偏愛夏季,塑造「七月的南方」這個夏日天堂;其都市詩則透露深刻的存在的焦慮,但在女性觀點下,唯有以信賴、和平的方式,在時間中完成自我。蓉子的山水詩對時間的生成,有奇妙的想像,也從山水中體悟永恆。其對時間的整體觀照,則表現了她對死亡的通透了解,因此展現積極的人生觀;她理性看待時間的變與不變,「當眾生走過」,便形成人類集體生命的交替循環,生生不息。
關公傳說中的「試驗」結構與母題
  民間流傳的關公傳說,非常近似英雄史詩的格局。而冒險犯難、通過試驗,正是英雄故事常見的情節模式。故本文以「試驗」的結構模式,分析關公成長傳說。據俄國結構主義學者梅萊廷斯基的說法,神仙故事的結構單位,可概括為:第一個試驗、基本試驗及額外試驗的結構模式;大陸學者蕭兵則歸納英雄故事的母題有:神賜武器、除害與取寶、競賽爭雄與結義兄弟、婚姻考驗等。透過這兩種理論的交互使用,可對關公傳說之內容作有機性的分析,並了解關公傳說與其他英雄故事的異同。例如:關公傳說欠缺「婚姻考驗」母題,而別有「拒絕美色」故事,突顯關公「不淫亂」的形象,也顯示中國人注重禮法的思想觀念。全文分為四節,凡二萬二十字。
論鄭愁予的山水詩--以其寫作歷程與美感觀照為主的分析
         鄭愁予的山水詩,從早期〈五嶽記〉二十首,即已展露精湛的創作藝術,直到近期的作品更有超凡的意境,相當值得研究。   從鄭愁予結集出版之四本詩集來看,其寫作歷程大體是:早期的抒情甜美,去國十五年後的沈澀苦澀,以及近期的圓熟融通。其山水詩的類型則可分為:以物觀物、與物俱化、物我兩忘以及藉景抒情四類。前三類為「無我之境」的表現,在最早的《鄭愁予詩集I》已有所表現,「藉景抒情」則是第二本詩集《燕人行》以後所增添,乃「有我之境」的表現,流露其故國之思與人生感懷;這和他身處異國環境有密切關係。這時期的創作語言艱澀,句法斷裂,顯示蛻變掙扎的痕跡。到第三本《雪的可能》,才得以超越化解,在語言與心境上轉向圓熟。近作《寂寞的人坐著看花》,繼續在「無我之境」上拓展提升,充分體現了道家美學精神,可稱為山水詩的極品。   在美感觀照方面,鄭愁予的山水詩有三項特色:一、呈現「遊心於物」的精神,此乃道家美學的基本精神;二、「空間意識時間化」的觀照方式,使作品中的時空意識,自然地轉化為對「道」的體悟;三、多以女性意象抒發山水之美,故作品風格以「秀美」為宗。但不乏具有壯闊氣象的作品,展現了「雄偉」的美感。 本文凡二萬四千字,結論以為鄭愁予對山水詩的企圖,乃欲超越個人家國的感懷,而進展到對宇宙人生的思考。山水詩亦是鄭愁予承繼中國傳統的審美心靈,而以現代語言創作的作品。他為山水詩開拓了新美的境界,也足以證明其中年以後的寫作成績。
織女的信仰、形象與認同

     本文首先考述織女信仰的流變,其次分析人們所賦予她的形象,並進一步了解其背後的認同意義,最後對當今社會的節日現象略抒己見。簡述心得如下: 一、織女信仰的流變:織女的原始信仰為蠶神信仰,而後成為女紅之神,但兼司「果瓜絲帛珍寶」的神職;自晉朝開始,也逐漸形成七夕觀星乞巧的風俗。進入唐代,由於唐宮乞巧的影響,織女添加「愛神」的神格,乞巧也增衍為乞求愛情幸褔、婚姻美滿。明清以後,多見織女信仰和「求子」聯結在一起,閩南臺灣等地,更把織女稱為七娘媽,強調其護佑婦女生育、幼童成長的神職。 二、就女神的形象言,織女信仰具有母性崇拜、女性智慧崇拜的因素。前者最為婦女所認同接受,後者則代表中國文化對「巧」文化的認同。但相對的,也有不尚巧而寧可守拙的反思。此外,以織女為愛神,代表中國人樸實的愛情觀,認同「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觀念。 三、文人筆下的織女形象有四方面可探討,一是把織女視為高唐神女,以寄託其個人情志,二是把織女和思婦的形象重疊,三是透過織女及七夕故事興發感慨,以典故為個人的暗喻密碼,此以李商隱最突出。四是觀察女詩人的七夕詩詞,大多描述七夕節日情景,由此暗示己身的相思怨別。 四、現代社會七夕舊俗逐漸堙沒,唯「中國情人節」的商業活動益盛,這頗令人深思。而以現代女性作家的作品來看,女性對織女與母親腳色的思考與認同,則更見出其複雜曲折。

遊戲開始了-陳義芝言詩作的新變及其意義
   陳義芝為現代詩壇中堅代名家,以古典風格見長。但自《不能遺忘的遠方》起,其創作方式以見轉變,近期結案的《不安的居住》更有新穎的語言表現。故本文將以此二集為主,探討其寫作成績,並與前期作品對照,評述其新變意義。除前言、結語,正文分四部份:一、寫作歷程及其詩觀:綜觀陳義芝的古典風格及企求新變的關鍵契機;二、語言.遊戲與「寫作的零度」:以後現代的語言觀、創作觀檢證其作品新貌,得知(一)其在句型上的創新、句法使用也由肯定一元的思想,轉為不確定不必然的人生思考;(二)多使用身體語彙及性愛語彙,以達到諷刺現實的效果;(三)敘述語調有由崇高轉卑下,神聖轉庸俗的現象;三、女性.情慾與男性觀看:所描繪之女性形象,比前期作品多出欲望與肉感,這是陳義芝由有「我」轉為無「我」的視角,因此更能自由想像,隨意馳騁語言與情感。但其對男性自身的性慾檢證較少,仍屬於男性文化體系下的男性觀看;四、不可兒戲的自我與鄉土:前二項的作品,在語言上鬆動、戲耍,較有創新精袖,但自我與鄉土兩類的作品,則語言較典正傳統,顯示其對後現代語言的斟酌節制,而在體材上拓展、深耕,也不可忽視。陳義芝陳義芝出身古典文學,力求傳統與現代的融合,今以當代新思潮為其創作觸發,卻有良性作用,使展現新貌,但所貴者為其多方面的探討、進步,而非語言的遊戲而已。願以本文心得,提供後現代創作一些思考。
臺灣童話作家的顛覆藝術
   改寫名作,是創作的方法之一。但運用顛覆的精神手法,才可能呈現創意。本文旨在觀察臺灣童話作家對童話經點名著的改寫,並從中發掘其顛覆藝術。本文五部份:(一)區別改寫與顛覆,並冠以表面改寫、深度改寫之名;(二)女性作家的顛覆精神,討論孫晴峰、賴曉珍、方素貞、王家珍及劉思源作品中的性別思想;(三)張嘉驊的語言風格探討;(四)林世仁對「小紅帽」的後設寫作(五)綜合評估各家與建議,主張以「兒童主義」為童話創作的新觀點。
橄欖色的孤獨──論周夢蝶《孤獨國》
   本文旨在分析周夢蝶第一本詩集《孤獨國》的意境與修辭藝術,並嘗試賦予其「經典」的價值。文長約一萬字,除前言、結語,分三部分論述:一、《孤獨國》的經典意涵;二、《孤獨國》的境界;三、《孤獨國》的修辭。略述心得如下: 《孤獨國》之列為「經典」,乃建立於(一)其個人孤苦遭遇與特殊風格;(二)對自我之探索,與同時代(六0年代)的思潮暗暗相合;(三)「孤獨」為文學上永恆的主題之一,此詩集恰可與中國傳統文學進行對話。而《孤獨國》所呈現的人生境界,一方面流露出對世界萬物的熱愛,另方面則寧可獨處,享受寂寞的滋味。這種孤獨,是自覺性的孤獨,可以更逼近真實的自我,透視人生。在修辭藝術上,《孤獨國》最常見黑色意象的運用,頗能準確而有效地呈現神聖、莊嚴、冷肅,幻滅與絕望的氛圍,代表時間之神與死亡的陰影,也將孤獨的境界推向極境。
詩心、佛心、童心──論敻虹創作歷程及其美學風格
        敻虹,本名胡梅子,藍星詩社同仁,民國五十年代即以《金蛹》名聞詩壇,迄今已出版四本詩集及一本童詩集,可謂臺灣前行代著名女詩人。一般認為,敻虹早期作品唯情唯美,中年以後,因為學佛,以佛入詩,故詩風轉趨平淡。本文除了針對這個現象作分析之外,亦企圖觀察其創作歷程,以明白其創作觀念的轉化,由此指出其作品的生命情調與美感。文凡一萬五千字,大綱如下:前言;一、作品分期及相關問題;二、詩心:緣情唯美,(一)顏色與意象(二)悲劇感與崇高感;三、佛心:以空為美,(一)理性中年的人生觀(二)以空為美的參悟(三)頌佛詩的形式與意境;四、童心:慈愛為美,(一)萬物有情、慈愛護生(二)以佛理注入童詩;五、心心相印,火焰紅蓮,(一)早期作品的宗教情操(二)火焰化紅蓮的體悟;結語。本文認為,詩心、佛心、童心是敻虹創作的三種心靈模式,不僅前後期各有偏重,更是互相交融,因此才能將人生經歷、學佛修道與詩藝的琢磨三者結合在一起,開拓創作的新境界。
地球村與女人國—全球化與現代華文女性詩歌文化之發展

 本文主旨在於觀察「全球化」現象下,西方的女性主義思潮對華文女詩人的詩歌文化之影響。全文採用兩岸三地之女詩人作品為例,指出其中所呈現的女性詩歌文化之特質,並注重與古典詩歌之對照,以見現代女性詩歌的傳承與創新。本文認為現代華文女性詩歌表現了以下的新氣象:女性創世紀、樹般的扎根與開闊、母性與愛、自由與快樂的書寫;而要擴展女性詩學的版圖,則應鼓吹男性詩人也涉入女性議題,走向「雙性合一」的境界。全文約一萬八千字,分為四個綱領進行:一、全球化、女性主義與現代華文女性詩歌;二、以詩歌建構女人國;三、女性詩學的啟思與展望;四、結語。

牛郎織女研究
  本書針對牛郎織女故事進行全面而整體的研究,文分六章:    第一章首先釐清神話傳說與民間故事的範疇,據此而展開第二章以下的討論。第二章論牛郎織女之神話與傳說,得知自西周末到南北朝,為牽牛織女神話的形成期,在梁朝宗懍的《荊楚歲時記》中,為定了「牽牛織女七夕相會」的內容,而七夕乞巧風俗,亦已興盛。但在神話形成期間,相關的傳說也紛紛蔚起,可分為鵲橋傳說型、地方風物傳說型與遇仙傳說型。其中尤以遇仙傳說型裡的董永故事最值得探討,因其以牽牛織女神話為基型,而又孳乳展延,最後和牛郎織女故事互相感染合流,二者關係密切,故第三章即按著討論牛郎織女傳說主流--董永故事。董永故事在情節增添與人物塑造兩方面都推動了牛郎織女民間故事的成熟,再加上其他相關基因線索的啟發,眾流匯聚,乃促使牛郎織女民間故事綻放異采內容豐富而多變化;此即第四章所論。歸納其民間故事約可區分為三個類型:牛郎型、語源解釋型與地方風物型,其中牛郎型的「兩兄弟式」最為人熟知。第五章則論述歷代七夕風俗的沿革與其特殊意義,第六章為結論。 除了文字論述之外,本書亦嘗試列出研究成果間架表。由此表可清楚看由牛郎織女故事及其相關問題的演進與結果,而本書的研究,也因此有了具體的呈現。
關公「民間造型」之研究--以關公傳說為重心的考察
         三國關羽,民間敬稱為關公。歷史人物之能深入民間,影響深遠者,無人能出其左右。若以正史上的關公為「基型」,則小說、戲曲、傳說中的關公形象,可說更加豐富生動。這些流傳在民間的關公故事,構成了關公的「民間造型」。   本文廣泛搜羅各個範疇內的關公故事,對於前人談論較詳的史傳、小說、戲曲作品,予以簡要會通:而於前人未及的傳說範圍,詳加探討。其材料包括古代地理書、方志、宗教圖志,以及近人采錄的傳說故事集;依關公之生平傳說、相關的地形地物傳說、物產傳說、習俗傳說,以及關公成神顯聖傳說等類別,予以剖析。在研究方法上,以英雄故事的模式與母題為提綱,討論關公之特異誕生、特異成長、通過試驗,以及殉亡等傳說;對於關公之事業伙伴、武器與座騎的傳說也一併討論。在其成神顯聖傳說部分,則將之酌分之為七大類型,以「層次結構」的觀點,從表層、中間層、底層三方面來分析其時代社會意義、關公信仰與傳統民間信仰的關係,以及顯聖神蹟的宗教質素等。最後貫串史傳、小說、戲曲、民間傳說、神蹟傳說作結論,以見關公身為歷史名將,世之虎臣,同時也是神奇英雄、文化英雄、智者、聖神,由此而強化其尚義剛直、智勇雙全、文武全才、神威顯赫、恩澤廣被的「民間造型」。   本文總字數約四十五萬字,正文七章,附錄三篇。茲將章目臚列如下: 第一章緒論;第二章史傳小說與戲曲之關公;第三章關公之生平傳說;第四章相關之地方風物傳說;第五章關公神蹟傳說之類型與義涵;第六章關公神蹟傳說之結構與特質;第七章結論;附錄一臺灣地區關公祠廟采風錄;附錄二金門地區關公祠廟巡禮;附錄三今人所撰關公傳記評介;參考書目舉要。
俗文學概論教材編彙計畫成果報告
  本計畫由曾永義教授擔任主持人,洪淑苓副教授為協同主持人,鹿憶鹿副教授擔任研究員,游宗蓉講師擔任研究助理。本計畫廣泛搜集俗文學、民間文學原始材料、各式教材,並設立課程大綱予相關議題,由主持人與三位副教授負責撰寫題綱、定義、源流歷史,予以綜合歸納,始成「專論」;並擇取代表作品,予以剪貼編輯,使成「資料彙編」。如此一來,可供俗文學教學參考之用,亦可以此為基礎,從事深入之學術研究。洪淑苓執筆部分為:分類序論:傳說、童話、民間故事予民族故事;資料彙編:傳說、童話、民間故事、民族故事牛郎織女、孟姜女、西施、梁祝、白蛇、王昭君、關公、包公。
四史導讀
         四史指史記、漢書、後漢書與三國志,夙稱中國最佳的史籍。本書先解釋「四史」的名義與體例,再分立人物篇、史學篇及文學篇加以論述,末附錄篇目索引。希藉由此導讀,其中人物篇部分,由洪淑苓執筆。人物篇凡五章,除史記因跨越時代較長而別為二章外,餘三史皆各占一章。每章大體分為帝王、諸侯、文臣賢士、武將豪傑、女性與社會群相等小節,選取典型人物的傳記加以述評,一方面探討史贊褒貶,一方面則賞析其人物形象與描寫藝術等。
臺灣地方風物傳說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本計畫係針對臺灣之風土民俗與傳說作初步之探討。除廣泛搜集整理歷來之田野調查資料之外,主要在於問題與方法之提出,希藉此而揣摩「傳說學」的理論模型,並與「臺灣學」之熱潮,互相借鏡。就資料分析歸納,本研究成果報告嘗試提出空間意識、地名傳說的結構、風物圈的形成、人物傳說與地方的離合性等現象觀念,就資料與學理交叉印證,以明臺灣地方風物傳說的普遍性與特殊性
柳宗元詩選

   柳宗元以古文與山水遊記知名,但他的詩歌同樣清麗醇正,耐人尋味。尤其寫於貶謫永州、柳州的田園詩、山水詩,可與陶淵明、謝靈運比美,也和他的山水遊記相互輝映。柳宗元詩歌傳世約一百六十餘首,本書選注其中一百四十七首,從十八歲時的硬誓詩,到四十七歲於柳州任上的絕筆之作,篇篇都可觀想其人精神風貌。而其心境由逐臣謫官的抑鬱孤憤,逐漸轉為雍和坦蕩,安於山水的豁達雋爽,更呈現了因痛苦而偉大的文學心靈。全書凡二六二頁,都十二萬言,依正文、題旨、注釋、賞析,酌分三卷編注而成,書前並撰有導論〈柳宗元及其詩歌〉一文。

誰敢向關公挑戰--從鬥智故事看關公的智者形象
  鬥智故事為民間故事的一種類型,這類故事顯示我民族「尚智」的思想。以關公為主角來發揮,更表示身為武將,智謀、機巧也是重要條件,由此才能文武雙全。依對象與事件畫分,可得三類:(一)關公和張飛鬥智,以舉重、秤豆腐和數豬毛來較量;(二)關公和周倉或黃忠鬥智,以扔稻草過河、弄死螞蟻和 破雞蛋來較量;(三)關公紳靈和其他神祇鬥智,以解決香客兩兩矛盾的請求來較量。這些故事趣味橫生,也勾勒出關公機智敏捷的智者形象;相對於史書所云關公「剛而自驕」、「以短取敗」的缺點,可說是民間對關公形象之美的補償。
洪淑苓先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