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9 - 2024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服務專刊
P. 79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服務專刊






             如髒話等,造成服務汙染,為小朋友樹立良好大學生禮儀典範。藉由我們這
             些大學生,去看見外面的世界,並期望他們能在心中埋下向外挑戰的種子.
           2.  營隊品質把關:以活動方案為營隊基礎,藉由活動方案設計,確立活動目標、
             悉知詳細時間流程、所需的教材道具,確保活動順利進行。每位社員必須撰
             寫活動方案並參與行前籌備,並將平時社團課程所學融入其中,並定期請較
             有經驗之社團老骨頭進行驗收,以確保服務品質,過程中透過分工合作的分
             式,在每一次討論,學習團隊合作之溝通技巧、解決衝突等方法。
           3.  長期經營:藉由分隊模式,讓團員能和小朋友有更深的友誼關係,並在學期
             中兩次的寄信活動,讓團員寫信給小朋友,小朋友也會統一回信給團員,作
             為在非活動期間,小朋友和團員溝通、聯繫之管道。由於長期服務,能藉此
             建立更深的信任感與成長追蹤管道。

           4.  知識刺激:在活動方案的撰寫上,由不同科系團員分組撰寫,期望能跳脫框
             架,激盪出不同的火花,在活動方案的進行上突破傳統上課的模式,無論是
             跑關、團康、影片欣賞、實作等方式,以吸引小朋友為目標,讓短期服務隊
             能達到更高的教學效益,給予更多知識上的刺激。
           5.  走入社區:為了與瑞北社區關係能有更進一步的連結,走入瑞北國小一年後,
             我們試著和社區家長、村長合作教案,都已得到良好成果。期許本期能維繫
             前期以來的努力,繼續和社區有更深層的合作關係,如一同參與瑞北社區總
             體營造計畫,除了讓哥姐能了解社區對於居民凝聚力的重要性之外,更讓小
             朋友從當地居民寶貴的經驗中學習技藝、加強文化傳承,更在之間的互動中
             知道如何尊重長輩。目前正嘗試從教會繼續深入了解社區,透過送小朋友回
             家,進行簡單家訪,更加了解小朋友的成長環境,也讓社區居民對我們有更
             多了解。
           6.  檢討與學習:透過每次營隊,讓團員能
             從服務中學習,看見小朋友的需要,學
             習感恩惜福的道理,並增強自身對於回
             饋社會之責任心,且體悟慈幼山友團成
             立的最初服務理念――讓小朋友開開心
             心的學習。每次撰寫活動方案、營隊帶
             領,都知道自己可以做到最好,學到更
             多教科書無法傳遞之訊息。
                                                      D1「阿拔斯的實驗室」製作機械手臂





                                                                                77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