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價補虧損 減碳呢  *


 


吳珮瑛

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教授

刊於2023年03月30日中國時報『 時論廣場』


 
 

  
  經濟部已宣布電價自今年4月起平均每度調漲11%,11%是指住商工等不同部門,一日尖峰、非尖峰,一年夏季、非夏季,各部門用電度數級距等因子,以極盡複雜無意讓用戶知曉如何由多重因子交叉算出的結果。

   作為用戶的我們並非絕不能接受電價上漲,如可享受更佳品質的電力供應,仍會咬牙繳費。計程車漲價政府不都如此要求計程車司機與車行嗎?台電雖有民營電廠、實為國營、本質則是獨佔,所以不能倒。台電在2022年已虧損2600億,2023第一季尚未結束,即預估將有2800億虧損。對於虧損、政府千篇一律的說詞是國際燃料價格上漲;又虧損如永遠有國家稅收當靠山,公司治理僅是說說而已吧!

   台電雖於多年前開放民營電廠,然這些民營電廠並無法直接輸配電到用戶端、因此須將電賣給台電,真民營、市場通路越短越好,開放民營卻多剝一層皮,這種典型無效率治理是埋下虧損的種子。首先,這些特許式的民營電廠穩賺不賠,由台電的電力交易平台資訊可知,2023年台電購自民營電廠每度電為4.96元,而台電自發電每度為3.75元,以2022年全年電力使用約2834億度計算,台電購入電力佔整年電力消費約18%,如這些均由台電自發,則可減少約617億元的虧損,這是無效率治理所反應的第一道虧損。

  進而,2022年的總虧損,主要來自81%油煤氣、9%的核能及10%的風、光、水及各式再生能源組成,使得全年2834億度電之需求產生了兩千多億元的虧損。如極端全部採用2023年最便宜的核能發電,在2022年每度電價2.7246元下,則有3726億元利潤,當然此種天方夜譚情境不可能發生,如採煤油氣40%、核能40%、各式再生能源20%組合,在化石燃料價格高漲的今天,仍有82億元的利潤。

   最後,政府毫無依據與評估,桌上畫畫即決定2025年50%燃氣、30%煤油、20%再生能源,卻沒料到俄烏戰爭及疫情接踵而來,原本逐步被拋棄的煤油氣燃料、鹹魚翻身,價格一直高掛,如因此2023年發電成本維持在台電所預估的高檔,即便調漲11%後的電價,未來一年仍將有3561億元的虧損,電價繼續再漲嗎?

   電價的調漲都是為了彌補台電的虧損,當人們必須猜測今天「跳電」是哪一種動物輪值巡邏走過台電地盤。又人們浸泡在更灰矇空氣中、健康深受危害。太陽無日不下山、看天吃飯發電比例日益增加,政府天真認為、未來更高電價人們相信會用於溫室氣體減量?

 

     
 

 

 
 


   








 

 


 

 


* 刊於2023年03月30日中國時報『 時論廣場』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