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外勞 助農業轉型或將農業連根拔起? *


 


吳珮瑛

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教授

2014/11/04刊於臺灣時報『專論』


 
 

     

   農委會日前神來一筆,近期將試行引進農業外勞以補長期或季節性的農業缺工問題;而引入農業外勞的初步規劃是,在短期引進外勞同時、將搭配本勞配額;此外,優先評估引進外勞的產業為茶葉及花卉;又外勞也延伸適用於農產加工產業上。


   對於此種農業外勞引進規劃,再對照農委會所研擬的2013至2016年之關鍵策略目標,未見農政相關部門針對前朝政府所執行吸引年輕勞動力返鄉從事農業的「漂鳥計畫」,也未見當今部會檢討為調農業結構所施行的「小地主大佃農」,在推上所發生的問題。改朝換代就換花樣,讓措施三天一小改、五天一大改,除表示彼此的不同外,參與的農民根本無所適從。既未檢討,當然更不知口口聲聲強調農業具有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功能中,可以暫時吸納整體景氣不佳,失業人口得以回鄉的生活功能,為何拱手讓人的正當性與合理性?


    以「小地主大佃農」的措施而言,由2009年開始執行至2013年已邁入第五年。根據農委會資料顯示,第一年參與的小地主人數為8,121至最新2013年為25,724人,五年來參與的小地主成長了217%;而大佃農在對應年份則由703人增為1,578人,成長了125%;至於承租的面積則由2010年的4,056公頃提升為12,961公頃,更成長了220%。


    整體而言,大佃農平均每人的承租面積約為8.4公頃,比一般農戶平均面積大約七倍,而大佃農的平均年齡為44歲,比起一般農民整體平均62歲的年齡年輕近兩輪。這樣的成效是好還是不好?有達到當初研擬的目標嗎?又是否達成農委會自己所列的關鍵策略,對在地人才培養的目標?是否實現社區發展的願景,形塑農村發展之核心價值?如未達成目標,理由為何、可以如何修正與調整?當要宣傳政績時就拿出來吹噓、炫耀一番,而今未見檢討,寧願自打嘴巴將五年的努力全數歸零,立即換裝改採一個風險更大的措施,要讓人相信沒有其他考量,著實有困難!


    所有的生產投入項目中,勞動力是僅次於資金、最容易流通的一類投入。對於觀光旅遊簽證的核發尚且都要驗證再三,有何理由我們就大辣辣的開放外來人力參與臺灣的農業工作?臺灣自從對中國開放自由行後,每年已有數十人逾期未歸。如果再開放農業勞動力,豈不是讓這些勞動力深入民間,不費吹噓之力就擷取臺灣的農業技術與生產方式。


    又試行規劃中,擬定引進外勞同時將搭配本勞,既然找不到本勞,如何搭配?又先行的產業為茶葉與花卉,這些是相對高經濟價值的農作物,農委會不是說年輕人不怕苦、只怕沒前景,讓外勞從事這些產業是將前景讓與外勞,還是請外勞分攤苦工作?又外勞也可以參與農產加工產業,由銅葉綠素、餿水油到飼料油,變本加厲對臺灣人民健康造成的傷害,同時讓十數國對臺灣產品立下禁止進口的教訓還不夠?農委會在此次飼料油風波中,對於不會自行移動、來自越南約3.4萬噸飼料油都不知去向。對於好手好腳、分散各地的農業外勞,農委會或勞動部是否神通廣大到可以隨時偵測、追蹤他們的去向?


     最後,當農產加工業者亦可聘僱外勞時,我們恐怕也不需輾轉誤以為返鄉的是肉多營養高的鮭魚,轉眼卻成鯊魚,我們根本就在自己池塘中養鯊魚了。過去一個22k薪資措施施行在其他產業上,已讓臺灣工資抬不起頭,現在再將便宜外勞的觸角延伸到臺灣最根本的農業及連帶的加工業上;不僅臺灣低工資的惡性循環將永遠揮之不去,無疑更讓財團盤據、綁架台灣所有的產業。







 

 


 

 


* 刊於2014年11月4日臺灣時報,『專論』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