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為因應氣候變遷及石油上漲可能引起的糧食危機,自2013年起,以『調整耕作制度活化農地計畫』,獎勵過去每年的休耕地活化再投入農耕,擬藉由糧食自己率的提升來維持國家的糧食安全(food
security),提升糧食自己率是希望台灣能自行掌握充分的糧食,亦即盡量降低台灣糧食的供給操控在他國手上。而此一計畫由年初實施至今,台灣的糧食自己率由過去五年多來的平均百分之三十二提升了約零點六個百分點。
如果此一政策真讓我們吃得相對充足,然我們是否吃得安全?台灣這一兩年來,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出現不同食品安全的驚聳新聞。由塑化劑、毒澱粉、假(混)油、到乳品、進而到最近的混米,如果再加上三不五時出現的蝦球沒有蝦、牛奶不是來自牛,便宜進口茶與台灣茶的混合事件等等,我們每日接觸的米、油、鹽、醬、醋、茶之食品安全(food
safety),無一倖免的均已亮起紅燈。
其中關於乳品,行政單位尚且與第四權的媒體相互角力檢測的正確性與準確度。『商業週刊』因刊登八種牛奶含有禁藥,引起衛福部與農委會針對『商週』委託單位之檢測標準及方法的質疑,衛福部尚且稱「國家實驗室的檢驗方法以及證據取得都要非常嚴謹」;衛福部同時也宣稱「……,只要知道有新的物質出現,就會開發新的檢驗方法,不該用的也一樣會檢驗」,想必衛福部並未嚴謹檢驗,並確實檢驗食品中是否含有不應有的物質,否則至今民眾不會因假(混)油事件,而質疑GMP及CAS等等標誌與認證的可信度!
食藥署尚且表示揭露訊息要將方法、檢測的機器設備資訊揭露,以便外界檢驗,尚且強調必要資訊必須在第一時間公開,食衛署的這些宣稱,正好是民眾可以回問食藥署的問題,試問貼在每一瓶、桶、罐油品(或是更廣泛的所有其他食品)上的標示,真的是可以讓外界以適當設備檢測,而清楚得知其成分的嗎?過去一兩個月來的假(混)油品事件,政府並未讓民眾在第一時間確實瞭解資訊的來籠去脈,反到是任由廠商每日揭露一(種)資訊,致使事件全貌至今仍渾沌不明!
為兼顧充分糧食的提供及安全食品的供應,先進國家的糧食由生產到入口早已發展了一條鞭的管理,如德國是由食品、農業及消費者保護部、美國農業部中則有專職食品安全的部門;而歐洲食品安全局除了以管理食品安全為主外,其職責中也涵蓋檢測評估生產糧食的環境之保護工作;反之,澳洲的農業、漁業與森林部,除了生產農、林、漁產品外,其職責亦涵蓋食品安全的管制。由此可見,分散世界不同角落的先進國家,相關部會均交錯設立了管理糧食生產與檢測食品安全的單位,此一作為無非是為確保人們有充足與安全的糧食與食品。
而在台灣負責提供糧食的農委會(未來將成為農業部),及把關食品安全檢驗的衛福部,在政府組織再造當下,除了取了個等級聽起來更高階的部會稱謂外,相關的分工仍是各做各的井水不患河水,工作未能協調統一時,難保仍是有功自身攬、有過往外推。所以我們恐怕也難以在新的政府組織架構下,享有充足及安全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