閘門洞開  誰來把關?*

 
 

 

吳珮瑛

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教授

2008/09/27刊載於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台灣的民眾現在由早餐、午餐、晚餐、宵夜到零食,都要擔心是否吃進三聚氰胺,因為小小的一顆奶球、一小口的奶茶都可能轉化成體內的小結石,飲食的安全毫無保障。

        然而更令人不安與驚恐的是,現在市面上放眼望去的千百種產品,那一些是真正「符合標準」的食品?民眾其實是霧煞煞,因為衛生署由早上幫我們嚴格把關到絕不容許三聚氰胺的0 ppm,放寬到晚上的2.5ppm,理由無他,只因為儀器測不到0 ppm,另一則是衛生署只負責訂定「食品」添加物的容許標準,也就是此一原本不是用於食品的「添加物」,更是超出他們的檢測範圍。

        有檢測但卻測不到,不然就是項目不包含在檢測對象上的現象,反應了相關當局簡直不將百姓的健康與飲食安全當一回事。同時,這樣的作為也讓我們知道,原來我們食的安全保障居然要仰賴政府有什麼儀器設備,更要依賴政府認定人性是本善的。

        然而,除了產品進到國內的檢測,標準可以漂浮不定到令民眾感覺到「豬狗不如」。最根源的問題恐怕是相關當局認為台灣已是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的一員,因而,一廂情願也天真的認定自由貿易絕對可以創造台灣經濟最大的福祉,以致對於來自世界各國的產品,包括來自中國的產品,都是毫無防範敞開大門君光臨。或者,相關當局認為我們的消費者是餵什麼就吃什麼,不讓民眾「餓飽吵」就是執政當局最大的成就!

        當前在國內生產的農產品都已強調要建立由農場到餐桌的生產履歷,一旦消費的最末端發生問題時,可以層層逐步追遡回去問題可能的出處。有什麼理由對於進口自其他國家的食品,可以讓其不必驗明正身或者迫於無奈而給予「禮遇」就大辣辣的直闖進來?爾後再煞有其事的找尋所有進口產品的去處。進口產品的關卡只有一個,都無法掌握得宜,產品進來後四散各地,找到三包、五包、十包真的可以補牢嗎?

       為了保障消費者的健康與飲食安全,同時顧及食品貿易的公平,事實上國際衛生組織(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與國際糧農組織(th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早在1962年便共同支柱成立了食品標準委員會(the 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其中特別為了消費者的健康與飲食安全的確保,此一委員會自1993年即開始著手發展一系列標示的規範,這些規範基本上是環繞在「產品」(product),也就是產品所含有的成分及「過程」(process)兩大面向,而不同國家再依此制訂更細節的內容。

        由於這些規範又涉及貿易的公平性,因此在WTO中也為此一委員會安置了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措施委員會(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 CommitteeSPS)。成立此一委員會的主要目的,是要提供食品在國際貿易上的標竿、準則與建議。

        台灣勇於也樂於加入了WTO這個經濟聯合國,然而,參與這個標榜自由貿易可以創造更高經濟福祉的成員國,基本上都抱持著一種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於是也都想盡各種辦法在關稅之外的途徑,採取各式各樣的手段以婉轉的阻擋國外產品的進口。因此在WTO下也成立了貿易技術性障礙協議(the Agreement on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TBT),以避免國家標準的設置而妨礙其他國家的食品及其他產品的進口。

        先進如歐盟等國家,即經常以保障本國消費者權益之名,比如針對目前在人體健康影響尚屬爭議與灰色地帶的基因改造食品,即強制要求進口國的產品要有清楚的標示。對於標示的要求,相當程度可取代關稅,而形成一種國際貿易上的技術性障礙,若有爭議再由TBT依食品標準委員會檢視及仲裁。更不要說對人體健康已有確切影響成分之食品的要求。

        國際組織為了消費者飲食與健康安全權益的保障,已有如此的規範。但是看看近來所有業者因此必須銷毀相關產品所造成的損失,朝令夕改的標準,造成店家上架下架的成本增加,百姓無所適從、不知何者可吃何者不可吃,及民眾健康尚未浮現的損害……種種亂象來看,WTO成員國台灣,恐怕尚未做好準備,以因應國際的規範與檢測的細節吧!


 

 


* 刊載於2008927日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