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花高八年繞了一圈*

 
 

 

吳珮瑛

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教授

2008/05/02刊載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折騰了八年,如果往回推至是否要興建蘇花高構想的開始,此一議題已喧騰超過八年了。現在一切都回到了原點,有人滿意、有人抗議,一個開發案是否該進行,這樣的過程我們學到了什麼?

 

    是否要興建的一個重要關鍵是要通過環境影響評估、環境差異分析,其實更完整的還需進行成本效益分析。目前無法通過環境差異分析,好像就「客觀」的條件來說,理所當然是不能興建。

 

    然而,更令人好奇的是整個評估到底做了什麼?不論是環境影響評估或環境差異分析,更不要說成本效益分析,這些評估都要就開發所涉及的環境、經濟、社會及人文等進行全面的考量。

 

但我們似乎只看到環境差異分析無法通過,是因為地質、生態、水文等等物質性環境會遭受破壞,完全看不到對當地經濟發展、社會與人文,可能遭受之衝擊的評估結果,當地居民的社經角色在整個評估過程中儼然消失無蹤。

 

然而,納入地方居民人文社經的影響,或讓當地居民參與地方開發,卻是當今在民主政治發展過程中對自然資源治理極重要的一種思維。

 

在開發規劃中導入地方居民參與,就政治層面而言,能避免或減少規劃設計由政府單位主導,而居民只能接受規劃或政策的實行,導致居民與管理單位的衝突。就社會層面而言,透過居民的參與,使居民了解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之區別,使其在爭取個人利益的同時,學習如何維護公共的利益。至於技術層面,透過居民的參與,由於居民能提供地方之資訊及問題,將有助於規劃或決策者對問題的瞭解,也更能滿足地方居民與各利益團體之需求。

 

很顯然的,今天環境差異分析無法通過,是因為無法通過地質、生態、水文等等物質性的環境評估。而這些物理、物質性的條件是「客觀」的事實,至於其他牽涉經濟、社會與人文因素都帶有人的「主觀」與價值判斷,所以在評估中基本上都認為「不應該」納入。此外,評估中也認定一般人不懂地質、生態、水文這些專業內涵,所以當地居民理當不需涉入,更奢談讓地方居民參與規劃或管理。

 

但是政治人物在向百姓開出各種上天下海的建設支票時,我們小老百姓不是都被視為無所不能的萬事通嗎?任何地方的居民都知道垃圾場不要建在他家的隔壁,當他有充分的資訊後,他怎會不清楚什麼建設有利於他們地方的發展?


 

* :刊於200852日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