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道德淪喪、校園菁英有責 |
||
吳珮瑛 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專任教授 刊於2002年11月19日聯合報『民意論壇』
|
||
台大陳維昭校長日前於校慶上指出,「現在社會缺乏道德倫理,知識份子只埋首自己的專業領域,不思考對人類的衝擊,與玩弄權力的政客沒有兩樣。」對於這樣的痛心疾呼,反應了部份的事實,但也有令人不解之處,更表達出陳校長對政客的不屑。 相信大部分的人都同意現在社會確實缺乏道德倫理,如果決定社會走向的是知識份子,則身在大學校園裡的教授菁英份子們,是否該為社會的這種偏離走向負起責任,且讓我們拆除校園的藩籬,檢視造成此種現象的可能原因。
專研自己的領域原本就是學者的職責,由於專研前的制度誘發學者將自己關在象牙塔,暫不論專研後的成果是否有益於社會,如果不幸對社會有危害,相信學者可以振振有辭的說非他之責,是使用者之過。對於這一類的學者尚可以給與肯定之處,是他們還在從事與自己專業有關的工作。 那校園裡的知識份子又該為社會道德淪喪負何種責任呢?如果我們看到學者如何以學生為人頭、如何四處收集、收買發票收據,吃盡政府各部門委託之研究計劃的經費時;當我們看到教授們將學生所寫的文章只以自己之名義發表時;當我們看到教授們上課盡是閒聊時;當學生們得知校園內的行政單位,時常費時、費力、費盡心思「努力」處理升等、聘任、選舉的各種黑函時。 猶有甚者,當學生們看到校園內各種大小行政主管的選舉,拜票、請客、綁樁、威脅利誘、爾虞我詐樣樣不缺,選後佔著職位不做事的厚顏行竟,不折不扣就是校園外選舉的翻版時,我們期待在這種環境薰陶下的學生們學到什麼?我們寄望出了校門後,流竄於社會各個角落的這一群人應有何種道德倫理?且當這一群人因學位至上社會價值觀的使然,而有較大的機會成為所謂社會的「中堅」份子時,我們社會的價值觀、道德倫理走向應該是非常明確的。 政客的部份行徑不只不被欣賞,甚至是不應該的,然而,身為大學的最高行政主管,除了可以以身作則之外,是否還有任何剷除這種事實上比政客行徑還不如的積極作為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