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台灣, 3: 37-60.

 

 
駱明慶*
 

本文由總生育率和婦女有偶比例以及有偶婦女生育率之間的關係,探討總生育率下降的真正原因,並評估婦女生育總數和總生育率本身的未來趨勢。首先,總生育率變化的分解顯示,總生育下降的真正源頭,其實是婦女有偶比例的下降,尤其是20-29歲婦女有偶比例的下降。其次,我們由歷年各5歲年齡組的生育數,追溯不同世代婦女在生育歷史中的完整生育數。結果顯示,我國婦女的生育總數確實逐漸遞減。不過,即使到了最近的1963-67年出生世代,40歲以前生育總數仍有1.966人,將近2人。再者,我們以主計處「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分析1968年以後出生世代的生育情況。結果顯示,越年輕世代的理想子女數越少,但是即使到了1973-77年出生的世代,其理想子女數仍有2.014人,1978-82年的出生世代,理想子女數也還有1.947人。另一方面,1978-82年出生的女性,選擇不生的比例也只有2.17%,比例仍然相當低。最後,我們使用1980-2005年合併各月的「人力資源調查」,觀察20-34歲婦女教育程度的演進,以及各教育程度婦女有偶比例的變化趨勢。結果發現,婦女教育程度在大學以上的比例,在各年齡層均明顯提升。而在婦女有偶比例方面,高教育程度女性的有偶比例更持續下降。由新世代女性教育程度提升,以及高教育程度女性的有偶比例下降的趨勢看來,未來幾年我國20-29歲婦女的有偶比例應該還會持續下降,這會導致總生育率的下降。不過,當晚婚的世代逐漸步入婚姻的階段,她們所延緩的生育數,能否在未來的生育統計中顯現出來,總生育率是否能夠停止下降甚至回升,是未來值得繼續觀察的重點。
 

關鍵詞: 總生育率、有偶婦女生育率、有偶比例。
JEL 分類代號:  J11, J12, J13。.

 
*作者為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email: luohm@ntu.edu.tw。作者感謝 三位匿名評審的意見與建議。
 
研究台灣, 3: 37-60.
國立台北大學社會系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