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學作品回顧馬德里歷史

 

「唐璜」原創者莫里納神父另一喜劇《地下室》打頭陣

 

    唐璜不姓唐,西班牙文的「Don」既非「唐」亦非「堂」,而是「先生」之意。「唐璜」由來已久將錯就錯,倒也錯得蠻美的,因為「唐璜」本身也是有那點「荒唐」。不過唐璜人物可不是源於英國文學,而是西班牙十七世紀的神父劇作家帝索•莫里納 (Tirso de Molina 1584 1648) 的劇作《塞維亞的風流客》(El burlador de Sevilla y convidado de Piedra) 的主角人物,三百餘年來唐璜威名遠播,而帝索•莫里納則因此走進文學史。

 

    馬德里自治區文化推廣部,今年與出版社合作,決議將出版古典文學作品列為文化推廣項目,凡以馬德里為背景的文學作品均入此一系列出版計劃中,俾讓讀者,尤其是馬德里市民了解馬德里的過去與現在 ─ 回顧歷史,展望未來。藉此省視馬德里如何走過從前,從一個未開發的小村落,因菲力浦二世遷都至此 (一五六一年),而蓬勃發展至今成為全國首善之區。

 

    這項出版計劃首先推出的,便是帝索•莫里納的喜劇《地下室》(Por sótano y el torno),以示對這位唐璜原創者創造與〈唐〉吉柯德一樣不朽的人物的貢獻表示尊敬與推崇。

 

    《地下室》描寫的是馬德里市民的日常生活,百工各業甘苦談,形形色色的人品與操守,一幅十七世紀的馬德里的寫生 (今日馬德里舊區的風貌):教堂、市集、廣場、街道 ... 等。彼時市民往來穿梭的街角巷道成為帝索•莫里納劇本的舞台、今日的名勝古蹟,俾在思古幽情與現代社會發展的罅隙中,省思文化資產維護與保存不容忽視的議題。

 

    帝索•莫里納這部討好的劇作詩句字斟句酌、押韻對稱的技巧,大珠小珠落玉盤的韻律節奏感遠較情節吸引人。而以傳統民俗文化為主軸的「國家主義」 ─ 葡籍人士與馬德里市民融合象徵伊比利半島一統的主張,亦是此次「古典文學中的馬德里」的重點。

 

一九九五年九月二十一日  / 張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