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載<<開卷周報>>200061)

一九九三年六月八日,值成熟壯志年齡,卻在五十六歲年紀中逝世巴黎的古巴作家塞維洛‧薩爾度(Severo Sarduy1937-1993),文壇與書市終於在千禧年交會之際為讀者呈現一個完整的薩爾度─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布宜諾斯艾利斯與巴塞隆納出版社的贊助與推動下,薩爾度的<<作品全集>>(Obra completa)兩巨冊以珍藏版風貌面世,不管是原作再現或是作品補遺,<<作品全集>>的出版代表著薩爾度在現代拉丁美洲文學中不可缺席的角色,也是文壇試圖還原他應有的評價與定位的努力。

 

薩爾度在卡斯楚革命成功取得政權後翌年(一九六O)便流亡巴黎,終其一生未再踏上祖國的土地。一如許多曾經駐足巴黎、接收文化洗禮的文人藝術家一樣,薩爾度創作不輟,從事雜誌編纂,然而同是拉丁美洲的離散異鄉客,他的花都際遇不如前輩─五O年代移居巴黎且名揚利藪的阿根廷小說家柯達薩(Julio Cortázar1914-1984),也不如同期且一路扶搖直上的秘魯小說家布里西‧艾契尼格(Alfredo Bryce Echenique1939-),作品也難得跨過庇里牛斯山得到同語系讀者(西班牙)的青睞;在古巴,他更是遭政治意識淹沒,被視為冥頑不靈,不值一書的蹩腳作家。這一切生前的事實在<<作品全集>>登堂入室後應可得到若干彌補,至少讀者的記憶不至「缺頁」。

<<作品全集>>涵蓋戲劇、小說、散文、詩集、評論論述、訪談錄與評析薩爾度作品的專輯。薩爾度的詩作與小說是較被廣為探討的文類,他的詞藻意象華美繁複,懷鄉思緒的表現是將自己抽離,心靈上自我放逐到遠方,跨越巴黎的疆界到境外,再從遙遠異地內省古巴鄉愁。猶如現代主義詩人的異國幻想情境。一般咸認薩爾度的詩風與意境是古巴名詩人雷薩馬‧利馬(José Lezama Lima1910-1976)巴洛克風格的再現,因此華麗、隱喻、想像、誇飾、雕琢都是薩爾度「新巴洛克」的主體。小說方面,薩爾度濃烈的東方宗教與哲學觀引喻,也讓他成為時下研究拉美東方主義文化的對象,與波赫士、帕斯的思維論述相提並論。波赫士與帕斯在老莊哲學或印度宗教著墨較深的話,薩爾度的思索背景則鎖定在西藏宗教與神秘學,例如,<<柯布拉>>(Cobra,眼鏡蛇之意),以西藏生死書的觀念,敘述分身、變形或轉世在生死中輪迴的過程與轉變;另一部小說<<歌手來時路>>(De donde son los cantantes)也有類同的主題呈現。

 

除了詩和小說,<<作品全集>>的意義是讓薩爾度散居各地卻不易尋獲的作品和其他文類齊聚回到作者身邊,確立身分。拉丁美洲文學的奠立如果以現代主義之父─尼加拉瓜詩人達里歐(Rubén Darío)為起點,那麼薩爾度的「新巴洛克主義」就是類同風格的另一個銜接點,這中間勾織出美麗壯觀的拉美文學,而此兩點也書寫出永不磨滅的影痕─巴黎神話與異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