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蕩 在政治與文學間的《水中魚》

 

一九九零年競選總統失敗的祕魯作家略薩,在告別政壇後,於去年推出選戰回憶錄《水中魚》,與隱喻祕魯社會變遷的《安地斯山歷險》,重回文學的懷抱。

 

 

  祕魯作家巴加斯•略薩﹝Mario Vargas Llosa﹞去年在西班牙一口氣出版兩部新作:一是三月出版的回憶錄《水中魚》﹝El pez en el agua﹞,一是十月出版的小說《安地斯山歷險》﹝Lituma en los Andes﹞。

 

  《水中魚》是巴加斯•略薩於一九九零年祕魯總統大選失利後,「自我放逐」到德國柏林科技學院﹝Wissenschaftskolleg﹞進修期間所撰寫的「選戰回憶錄」。﹝英文譯本日前已在紐約出版﹞。

 

  全書共分二十章,雖以選戰的心路歷程為主,也分別穿插童年、記者工作生涯、求學歷程的回憶。

 

  揭開序幕的是〈啊!原來那位先生是我父親〉。略薩一直到小學五年級才解開父親生死之謎。襁褓失怙的身世十一年後方知父親沒死,父親卑微的社會地位為母親家族所不容,身孕五月的母親﹝懷略薩﹞硬被家人將她和丈夫拆散。略薩將其歸為祕魯社會的悲哀。

 

  「胡莉亞姨媽」﹝小說《愛情萬歲》故事女主角﹞在回憶錄中再度出現。略薩細膩地描寫他和胡莉亞姨媽相愛偷偷幽會到結褵的過程,三年﹝1955-1958﹞有幸福有紛爭、相愛也互相傷害彼此的婚姻生活。略薩此次毫無顧忌地暢談大他十三歲的胡莉亞姨媽。總統競選失敗後,略薩曾對西班牙媒體戲謔說道:他曾寫了兩本毀了他的政治前途的小說,一本是《愛情萬歲》,另一本則是性小說《繼母的禮讚》﹝Elogio de la madrastra, 1988年出版﹞

 

  在〈陰謀家與龍〉一章中,略薩特別提到一九八九年十月為選戰而來的亞洲之旅:訪日本、台灣、南韓和新加坡。文中對台灣多所稱讚,扭轉拉丁美洲人對台灣根深蒂固的偏差印象。他說:「五零年代,在拉丁美洲『台灣』是個不好的字眼........當我訪問台灣時,九零年代的台灣中小企業林立,運用高水準技術,百分之八十以出口為主,在國際市場有很大的競爭力,這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模範。」

 

  唯一遺憾的是台灣之行的政治目的,讓他沒有太多時間從事文化活動,只在台北和當地筆會諸會員共進午餐,並和好友殷張蘭熙女士敘舊.......

 

  回憶錄在「齷齪的戰爭」中閤上最後一頁,略薩看著藤森總統的獨裁政策,為祕魯開倒車,深為痛心,又感無奈。一九九零年六月他結束政治生涯,前往歐洲,重回文學的懷抱,期待在文學上再做衝刺。

 

  就在回憶錄問世半年後,略薩的小說《安地斯山歷險》就躍然書市,並得到西班牙一九九三年「行星文學獎」,初版便發行二十一萬冊。小說靈感來自略薩八零年代親自調查的真實故事。

 

  一九八三年略薩負責調查一件八名記者在祕魯山區被謀殺的奇案。爾後他在文章﹝血與污垢Sangra y mugre de Uchuraccay﹞中提及八位記者被誤認是「光明陣線」游擊隊員而遭殺害。謀殺案始末,遵循印地安宗教儀式處理。如今略薩將它寫入小說《安地斯山歷險》,並讓前部作品《誰殺了莫雷洛》﹝¿Quién mató a Palomino Molero?﹞的小說人物在這部作品中重現:李杜馬班長與部下多瑪斯在安地斯山的「納索斯」礦區駐軍紮營,偵查發生在礦區的人口失蹤和以人獻祭的宗教迷信事件,兩人不時受到「光明陣線」游擊隊的恐嚇與威脅。

 

  小說承襲略薩自《城市與小狗》﹝英譯《英雄歲月》﹞以來一直關切的社會和政治問題:腐敗、暴力及軍事的黑暗面。和李杜馬及多瑪斯平行發展的人物是一對詭異的夫婦─戴歐尼修斯及亞莉阿德尼─納索斯礦區酒肆的老闆亦即希臘神話中「酒神」及與牛頭人身獸鬥的女主角,在《安地斯山歷險》中則象徵祕魯印地安土著,也是納索斯礦區中離奇失蹤的始作俑者。而另一人物荷籍人類學家則是為李杜馬解說印地安神話之謎的關鍵人物。透過預言神話的詮釋,略薩轉而投射自七零年代開始受制暴力鞭撻的祕魯社會,安地斯山的兩個世界:李杜馬VS.戴歐尼修斯、亞莉阿德尼及「光明陣線」游擊隊﹝科學與迷信,傳統的野蠻與現代的暴力﹞。略薩藉著來自海岸的李杜馬透視山區的古今文化,這正是祕魯社會面臨的衝擊與變遷。

 

 

1994616       張淑英﹝輔仁大學西班牙語文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