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米格•托加唱安魂曲

 

曾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葡萄牙詩人米格•托加,上個月因癌症與世長辭,也和諾貝爾桂冠永別。留下遺作《為我唱安魂曲》告別人世 ....

 

    葡萄牙文學史上被視為繼卡莫耶斯(Luis Vaz de Camões 1525 1580)及貝索亞(Fernando Pessoa 1888 - 1935)之後最傑出的詩人米格•托加(Miguel Torga)於元月十七日病逝孔布拉(Coimbra)腫瘤防治中心,享年八十八歲。

 

    托加一九O七年生於葡萄牙東北部「山后」(Trasos – Montes)一個貧窮的村落,一九三三年在孔布拉大學完成醫學系學業,並自一九四一年定居此城(孔布拉),開耳鼻喉科診所至生命終結。

 

    米格•托加本名亞多佛•羅巧(Adolfo Correira de Rocha),選米格•托加為筆名是期許自己成為依比利半島兩個文化的融合 ─ 「托加」是故鄉典型灌木的名稱,「米格」則是推崇他最景仰的兩位西班牙文人 ─ 米格•賽凡提斯及九八年代哲人米格•烏納穆諾。

 

    托加創作文類廣泛,詩、小說、劇本、雜文均有涉獵。曾與詩友共同經營「出現」(Presença)詩社,也曾獨力創辦《宣言》雜誌。一九三四年散文集《第三種聲音》(A terceira voz)始啟用筆名,文壇中托加與「伊比利半島主義」於是不脛而走。一九三六年《約伯外傳》詩集(O outro Livro de Job)讓他擠身當代葡萄牙詩壇精英之林。同時並著手自傳性質的【世界的創造】(共七部,A Criaçâa do mundo)。一九四O年寫了四本詩集,但此時更重要的創作是短篇小說《小蟲》(Bichos)及《山中新故事》(Novos contos da montanha),為葡萄牙短篇小說新風格開啟里程碑。這時期也開始撰寫他畢生最宏偉的著作,涵蓋社會批評、鄉村風光、文化評析、道德反省等題材,長達十六冊名為【日記】(Diario)的詩作。去年二月最後一冊誕生,托加深知自己不久人世,寫下《為我唱安魂曲》向讀者告別。一九五O ─ 六O年代托加又陸續寫下五本詩集,較著名者為《依比利半島詩歌》(Poema ibéricos)

 

    托加性格與作品吻合,充滿不安、憂鬱的灰色調,卻又有著強烈反抗社會不公和政治獨裁的的性格,他被喻為是葡萄牙知識分子的良知和中流砥柱,在薩拉薩(Oliveira Salazar 1889 1970)獨裁政權下(1932 - 1968)作品屢被查禁,本身亦曾受牢獄之災,而西班牙內戰題材、反法西斯主義筆觸的《世界的創造第四天》一九七一年始見容書市。

 

    托加畢生文學獎加冠獨缺諾貝爾文學獎。一九六O年開始被提名諾貝爾獎候選人,然癌症病魔讓他在元月中和此榮耀永別。對許多讀者而言,托加辭世是「太晚認識他,而他走得太早」。

 

/ 張淑英  09/02/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