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拉馬哥獨尊伊比利文學

 

屢有奪得諾貝爾文學獎厚望的葡萄牙小說家薩拉馬哥,已過不逾矩年紀,其畢生鼓吹,實踐的伊比利文學,在他的努力之下,成果斐然。

 

    「寫作沒有帶給我快樂,寫作是一種工作,我不相信工作是樂趣的說法。」葡萄牙小說家薩拉馬哥 (José Saramago)日前在紐約接受專訪時如此表示。但他仍視寫作是表達他的執著、關懷與思維的唯一方式。堅信八百年歷史的葡語文學不需要諾貝爾文學獎肯定其價值,然迄今尚未有任何葡語作家榮獲此桂冠的情形使薩拉馬哥的呼聲日益高漲,而和他平分秋色的則是巴西的阿馬多 (Jorge Amado)

 

    薩拉馬哥一九二二年生於葡萄牙中南部的亞辛哈哥城(Azinhaga),文學創作歷程峰迴路轉,後來居上,在今葡國文壇居執牛耳地位。一九四七年出版處女作《罪之大地》(Terra do pecado)小說後便銷聲匿跡。寫作空白二十年後於一九六六年出版詩集《可能的詩》(Os poemas possiveis)及劇作《我如何處理這本書》(Que farei com este livro)。《繪畫與書法》(Manual de pintura e Caligrafia, 1997)的出版重拾睽違三十年的小說創作,虛幻文體的短篇小說《形同物品》隔年相繼面世。

 

    然而真正奠定薩拉馬哥矢志文學創作和享譽國際的里程碑則始自八O年代。短短十五年薩氏勤於筆耕,出版近十部小說,外文迻譯多達三十種,成為葡國最受歡迎的作家。他將無神論和共產主義思想寄情作品中;成熟犀利的筆觸深入探討葡萄牙的歷史與傷痕;大膽批其逆鱗向神聖的宗教挑戰;魔幻寫實的手法把讀者帶入神話、寓言故事的迷宮中;強調人與人性的環境及主張與歐洲分隔的伊比利半島情節 ... 等題材使薩拉馬哥成為歐洲文壇的悍將與航手。

 

    《大地起義》(Levantado do chao, 1980)是葡萄牙鄉土的悲情,描寫一九一O年結束皇潮的起義革命至一九七九年的變革。文中以一個農村家庭阿連德赫氏為主軸,披露貧窮、無知且無奈的人民,並且述及一九七四年軍民合力推翻獨裁政權的四月康乃馨革命。

 

    《雷伊斯逝世那年》(Oato Da morte de Ricardo Reis, 1984)、《石筏》(A jangada de pedra, 1986)及《耶穌基督的福音》(Evangelho segundo Jesus Cristo, 1988)是薩馬拉哥三部最著名的作品。《雷伊斯逝世那年》為追念葡萄牙本世紀最傑出的詩人貝索亞 (Fernando Pessos, 1888 1935)而作。貝索亞生平創作沿用二十餘種別名,黎卡多•雷伊斯是他《賀拉西風格》詩作的署名。小說從一九三五年貝索雅逝世這年拉起序幕,雷伊斯搭英船從巴西抵達里斯本和已沉睡墓園的貝索亞的靈魂對話,實則是貝索亞本人對時代與環境的省思,同時也是作者的觀感。《石筏》是薩拉馬哥伊比利半島的獨立宣言,他認為西葡兩國就殖民和地緣、文化應更接近拉丁美洲及非洲,書中引用寓言故事敘述伊比利半島自然斷裂,脫離庇里牛斯山漂浮在大西洋上,介於安哥拉和巴西間。薩氏藉此作品呼籲西葡人民共同建立伊比利人之邦的文化以和「英德法」的歐洲文化相抗衡。這本小說英譯本上月面世,薩拉馬哥應出版商邀請赴美並接受訪問。《耶穌基督的福音》則是耶穌基督「最後的誘惑」的情節,衛道人士群起而攻之,兩年前葡國政府且禁止這部作品參與歐洲文學獎審核,薩拉馬哥因此出走遷居西班牙加那利群島,這部小說英譯本去年也在美國出版。

 

    已過隨心所欲、不踰矩年紀的卅拉馬哥拒絕將自己定位在某一個文學範疇內;他直言不諱表示魔幻寫實不是拉丁美洲的「特產」,而是遠溯至希臘時代便存在的文體,他也期待代表文學最高榮譽的頭銜 ─ 諾貝爾文學獎的加冕。

 

一九九五年六月二十九日    / 張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