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幻夢不是空

 

當代西班牙有一支「混血文學」潮流,馬爾賽的小說《上海幻夢》寫的雖然是夢想破碎後的無太與落寞,卻為他贏得西班牙文學評論獎。

 

  《上海幻夢》(El embrujo de Shanghai, 1993)為當代西班牙歷史小說的發展又添了一支生力軍 ─ 歷史背景佐以異國風味的襯托(特別是東方的中國),掀起所謂當代西班牙「混血文學」的潮流。

 

  璜•馬爾賽(Juan Marsé, 1993)是西班牙同代作家中僅次於孟多薩(Eduardo Mendoza, 1993)及白內特(Juan Benet, 1927)最受讀者喜愛的小說家,《上海幻夢》甫一出版即獲西班牙文學評論獎。

 

  《上海幻夢》描寫戰後西班牙人心惴惴不安,無所適從的生活;將希望與夢想寄託在一個遙遠神秘的國度,是唯一不讓人絕望的方法,俾能熬過戰後悽楚的深淵與滄桑。

 

  馬爾賽將小說情節架構在兩個城市上:西班牙的巴塞隆納,與中國的上海。這兩個同是臨海的港口都會,都是工商繁榮的大城,但是戰後的巴塞隆納一如戰後的人民一般死寂荒涼。

 

  布拉伊先生,一位邋遢瘋癲的老船長和年輕小伙子丹尼爾相偕遊街,在戰後的巴塞隆納城內找尋往日的遺跡與回憶,在當今最美麗的蘭布拉大道上看到一家名叫「上海的酒吧」,丹尼爾開始敘說一個故事,展開了馬爾賽所安排的小說中的小說之故事情節。

 

  佛爾卡先生戰後歸來,探視好友金先生的妻子(安娜)及女兒(蘇珊娜),為了安撫無依無靠的母女及染患肺結核的蘇珊娜,佛爾卡編織一個美麗的故事 ─ 不是用頭腦講的故事,而是用心講 ─ 說金先生搭船遠負中國的上海執行艱險任務。自此中國美輪美奐的雕樑畫棟,上海明媚的風光,像雨後晴空一道彩虹光芒般射進病榻中思親的蘇珊娜心中,一掃她病痛的陰霾,正是作者凸顯一個飽受戰爭折磨後西班牙年輕人的憧憬與嚮往,聊以慰藉虛無飄渺的心靈。馬爾賽且列舉些許人物 ─ 陳儀、杜月笙、青幫、國共之戰...或描敘典型的旗袍衣飾及若干中國成語...豐富小說中異國風味的特點與色彩。

 

  然而「年輕人的夢想都在過來人的口中腐蝕粉碎」,舊時戰友戴尼斯來訪,揭開金先生上海冒險之旅的真相。上海幻夢原是海市蜃樓,「當每個人試圖展望未來時,卻是在過去中成長,意欲找尋往昔最初的執著與夢想」。戰爭正是粉碎與夢想的殺手,「上海幻夢」則是夢想破碎後的無奈與落寞。

 

 

 

中華民國八十三年十一月三日      張淑英(輔大西語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