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開卷周報>>1999年78)

  拉丁美洲六O年代以後出生的作家,在文壇初試啼聲時,常有「談魔幻寫實太沉重」的壓迫感,也因此讓他們想超越前輩的成就(或與前輩風格釐清經緯),在西語出版界龍頭─西班牙─境內出版時備加困難,若無前輩引路提攜,難有「臨門一腳」的後續效應。

 

近來一個顯例漸在西語文壇嶄露頭角,是為秘魯作家海梅‧巴以利(Jaime Bayly, 1965),堪稱是繼巴加斯‧尤薩(Mario Vargas Llosa1936-)和布里希‧艾契尼格(Alfredo Bryce Echenique, 1939-)兩位健筆後頗受關注的新秀。旅居邁阿密的巴以利,和許多旅美的異國作家一樣,均以文化認同與地域差異為書寫背景,藉筆聯線兩地點文化的衝突,繼而鋪陳出他鄉的心路歷程或懷舊的鄉愁。

 

  經由巴加斯‧尤薩的鼓勵,以及不斷投石問路後,從一九九四年迄今幾近年產一部小說的量,已讓巴以利奠定向文壇邁進的信心。他以時下流行的同志(同性與雙性戀)題材為創作核心,以通順的對話模式代替閱讀難度較高的「敘述」書寫,且頗迎合電影劇本的需求,因而速食、享樂主義創作之名於焉產生; 缺乏文字的雕琢,句法結構的鬆散,人物刻畫不夠深入等「暢銷書」遭垢病的缺點也被評論附貼在他的作品上。不過,任何創作皆需透過時間洗禮始知能否長存,但受讀者喜愛的任何作品均顯現該時代的文化或閱讀取向,至少是斷代史研究(文學/寫作史)上某介面不可或缺的紀錄。

 

<<請你不要告訴任何人>>(No se lo digas a nadie,已拍成電影)敘述利馬的青年柯德羅發現自己雙性戀的傾向,卻耽溺於毒品, 最後在邁阿密尋得棲居的窩巢。<<昨日的事我不記得了>>(Fue ayer y no me acuerdo,兩本中譯均由麥田出版)<<報社最後的日子>>(Los últimos días de la Prensa)<<星夜處子>>(La noche es virgen)仍然以露骨的描繪圍繞同志角色著墨,吸食毒品為癮癖,也總以秘魯資產階級人物為要角,以邁阿密為空間,讀來不免令人聯想是作者自我的投射。

 

新近的<<我愛媽咪>>(Yo amo a mi mami)則將主角鎖定在十歲的小男孩吉米身上。他的父親是個位高權重的銀行家,母親是個信守教義的虔誠信徒,一個是粗暴的大男人主義,一個是溫和傳統的女人;吉米有個單純的夢想─渴望一遊父親生意經常往返的邁阿密─奧蘭多的狄斯耐樂園,但在圓夢前,周遭的環境已讓他變的羞澀、孤獨,甚至人格變異,從他對母親的愛戀,對廚娘的依賴一個異常的「戀母情結」,「我愛媽咪」已逾越童稚對「愛」媽咪的意識,似乎要引至亂倫的境地,夢想似也益形漸遠。<<我愛媽咪>>有著巴加斯‧尤薩<<繼母頌歌>>(Elogio de la madrastra)和布里希‧艾契尼格的<<胡利士的世界>>(Un mundo para Julius)零碎的影子,如何超脫這五本小說類同題材的書寫是巴以利下一步需思索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