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界學術訊息
本網站以做為學界訊息展現平台為目的,歡迎各界提供資料、圖片予以周知。
各界提供之資料,請以史學相關之學術訊息為主,本網站保留篩選與刪除之權利。
本網站僅提供訊息展示,若活動變更或是刊登有誤,歡迎指正,並以該活動承辦單位公布為主。

   
 
演講活動
論文徵稿
其他

 

 

2025.4.23 公告
甲骨文裡的動物和牠們的產地|《從考古看甲骨:文字裡的古代中國》新書發布會

  • 日 期:2025/5/17(六) 16:30-18:00
  • 地 點:臺灣大學思亮館國際會議廳
  • 作 者:江柏毅|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 與談人:賴建誠|清華大學經濟學退休教授、洪萬生|數學史大師兼粉絲、周涵怡|全國夏季學院執行長
  • 報名網址:按此連結
  • 詳細活動資訊請至:https://case.ntu.edu.tw/blog/?p=45259

2025.4.16 公告
【我的學思歷程】中研院石守謙院士、前故宮博物院院長「文人style?追尋文人藝術的當代意義」

  • 時 間:202552日(週五)19:00 - 21:00
  • 地 點:校總區博雅教學館102教室
  • 主持人:丁詩同 副校長
  • 主講人:石守謙 院士 (中央研究院院士)
  • 講者介紹:
    石守謙院士,為傑出的藝術史學者,長年致力於中國繪畫史與東亞藝術史的研究。畢業於本校歷史研究所,及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與考古學博士;於1984年進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任職,並曾擔任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與所長、國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與院長,2012年獲選為第29屆中央研究院院士。 其研究以文化史視角切入中國繪畫史,關注風格轉變與文化脈絡的關係、地域性藝術發展、中日藝術交流及「雅」、「俗」觀念的互動與轉化,對中國藝術史理論與方法提出深具啟發性的觀點。近年主持中央研究院「移動的桃花源」、「東亞文化意象之形塑」等跨國計畫,推動中國藝術史研究邁向涵蓋中、日、韓的東亞視野,並深入探討藝術品與觀眾間的歷史性互動。 石院士學術成就卓著,曾兩度榮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國科會特殊優秀人才獎勵。著作《從風格到畫意——反思中國繪畫史》獲行政院新聞局第35屆金鼎獎,以《移動的桃花源——東亞世界中的山水畫》獲頒第一屆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並於2020年獲選為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最具影響力研究專書」,在藝術史學界享有極高聲譽與影響力。
  • 詳細活動資訊請至:https://cge.ntu.edu.tw/News_Content_n_68407_s_251638.html

2025.4.11 公告
Farm for Change 觀念實驗室演講】愛鄉愛土愛地球,還是愛國?:以杭士基無政府主義破解「去成長」困境

  • 主題簡介:
    在台灣生態環境一寸接著一寸遭受破壞的過程中,挺身捍衛家園的在地鄉親、關心地球的行動人士甚至一般選民所遭遇到的最大障礙往往是國家機器不斷宣揚的教條:國家必須發展、經濟必須成長、台灣必須有競爭力。一再依此邏輯「平衡」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結果是,台灣與地球的持續宜居皆逐漸淪為越來越縹緲的夢想。此現象舉世皆然,於是主張正視生態極限、停止經濟盲目不斷成長的「去成長」論述暨實踐在過去二三十年以歐洲為中心向外蔓延壯大,如今已成全球顯學。但去成長是否緩不濟急?其「慢下來」的理念與我們「拼競爭力」、「愛國」的直覺反應間之矛盾又該如何解決?長年關心氣候危機的全球公共知識分子杭士基的無政府主義思想其實藏著人人皆可從中受惠、並有助破解「去成長」困境的行動密碼。

  • 講 題:愛鄉愛土愛地球,還是愛國?:以杭士基無政府主義破解「去成長」困境
  • 講 者:盧倩儀|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
  • 與 談:蕭代基|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 主 持:陳昭倫|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 時 間:2025527日(二)12:00~14:00
  • 地 點:線上會議直播
  • 報 名:https://forms.gle/db8zks9kxoYTauaV6
  • 詳細演講資訊請至:按此連結

2025.4.11 公告
【國科會人文沙龍】邱琳婷教授:百年故宮的時空之旅

  • 1925年開放給公眾參觀的故宮博物院,藏品來自宋元明清四代的皇室珍藏。然而,早在十九世紀末葉,隨著英法聯軍、八國聯軍、中日戰爭等戰亂的緣故,原本屬於清代皇室的藏品,也因不同國家的掠奪及輾轉的購藏,展開了跨越時空的旅程。因此,我們今天可以在英國、法國、日本、美國等地,看到這些流散四方的藝術品。1965年,一批在中日戰爭時期,被運送到重慶、爾後又來到台灣的故宮精品,終於在台北外雙溪對世人重新開放。2015年,故宮南院開幕,隨後結合戶外公共藝術的展示,賦予故宮新的面貌。這個講座,將告訴你關於這段奇幻歷史與藏品的故事。

  • 播放時間:418日(星期五)下午2:00
  • 講者姓名:邱琳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 詳細演講資訊請至:https://nstc-salon.mystrikingly.com/blog/093

2025.4.11 公告
【共作文明新趨勢學術講座】Andrew F. Jones:Comparative Sound-Systems

  • 這場演講將回溯聲音轉換技術的歷史,從公共廣播系統到便攜式音響,並探討這些系統的設計如何與其多樣的政治與社會功能及影響緊密相連。從涵蓋中國的「有線廣播」網絡、冷戰時期台海兩岸的聲音對抗,以及擴音音響系統如何成為世界各地新社群與流行音樂可能性的基礎。本場演講透過深入了解聲音技術如何從一項科學發明,逐漸演變為深具政治動能與文化塑造力的社會技術,從而對當代傳播、政治運作與音樂文化有更全面的認識與反思。

  • 時 間:2025/5/8(四)14:20-16:20
  • 地 點:台大文學院演講廳
  • 講 題:Comparative Sound-Systems
  • 主持人:鄭毓瑜(台灣大學講座教授兼文學院院長)
  • 主講人:Andrew F. Jones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3CqPSUV7s1R8wNmt9
  •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趨勢教育基金會、共作文明新趨勢、人文科技的交響

2025.4.9 公告
【尖端講座系列】第四十四場「Sphinx的真心?生成式人工智慧的認知中心化與數位加速主義風險」

  • 主講人:吳靜(中國南京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兼副主任、「數字與人文」研究中心主任)
  • 主持人:廖咸浩(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外國語文學系特聘教授)
  • 日 期:2025 4 23 日(三)
  • 時 間:14:00 – 16:00 (GMT+08)
  • 地 點:Cisco Webex 線上會議室
  •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Gzv1geFZWCL5bxf17
  •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 合
  • 辦單位:財團法人日月光文教基金會
  • 詳細活動資訊請至:按此連結

2025.3.19 公告
【共作文明新趨勢學術講座】楊振邦教授:想像做為知識獲取之術

  • 在中世紀至啟蒙運動的歐洲,「想像」在知識建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當時的智識階層將心靈圖像發展成一套記憶術,從而形成一個「記憶宮殿」,來整理龐雜資訊,藝術與工藝創作者則運用圖像化構思進行設計與試驗。同時,關於自然與生物的文本常融合真實與虛構,直到十七、十八世紀才逐漸區分科學探究與奇想書寫,奠定現代自然知識的基礎。這次講座將分析這一歷程,並探討其對現代認知與創作方式的影響。

  • 講 題:想像做為知識獲取之術
  • 主持人:鄭毓瑜(台灣大學講座教授兼文學院院長)
  • 主講人:楊振邦(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科技史與科學哲學研究所教授)
  • 時 間:4/24(四)14:20-16:20
  • 地 點:台大文學院演講廳
  •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7DimRzckArgYny3PA
  •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趨勢教育基金會、共作文明新趨勢、人文科技的交響

2025.2.18 公告
李登輝學校系列講座

  • 每年大家都引頸企盼的「李登輝學校系列講座」,2025年將推出4場講座。有別於以往的是,今年特別邀請國史館與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的專家學者,不限於以李登輝為範疇,而是採取更多元與深廣的觀察角度,對攸關臺灣主體性問題進行各面向探討;討論範圍涉及臺灣地位、兩岸政策、文化思考等,內容精彩豐富。 第一場即將在221日(星期五)下午2:004:00舉辦,特別邀請到國史館陳儀深館長為大家剖析「聯大2758號與台灣地位問題」。地點在基督教長老教會之濟南教會小禮拜堂 (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3號)。 目前已經受理報名,歡迎有意參加的民眾點進連結報名:https://forms.gle/8wf8vSDX18s3jnid9

  • 以下為2025年講座各場次的資訊:
    • 第一場 221日(星期五)下午2:004:00
      講師:國史館 陳儀深館長
      講題:聯大2758號與台灣地位問題
    • 第二場 425日(星期五)下午2:004:00
      講師:國史館修纂處 歐素瑛處長
      講題:紀念李登輝·紀錄李登輝
    • 第三場 627日(星期五)下午2:004:00
      講師: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薛化元教授
      講題:李登輝的兩岸政策
    • 第四場 829日(星期五)下午2:004:00
      講師: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林果顯所長
      講題:領袖與文化:李登輝先生的文化思考與行動


本系地址:106319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號文學院2樓  電話:886-2-3366-4700∼4705  聯絡信箱:history@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