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組織行為(九十學年度第二學期)

授課老師:陳端容 臺大公衛學院醫管所 助理教授

教學目標:本課程旨在介紹組織行為的重要理論、觀念與實例,並引導同學利用組織理論來分析組織行為的種種現象。

授課方式:本課程將以組織行為的重要主題為講授的大綱。以老師演講與同學討論並重,同學必須在課堂上進行口頭報告,並帶動同學參與討論。每位同學必  須就課程內容選擇主題在課堂上報告,並發放報告大綱給同學和老師,作為成績評量之用。學生須於上課前閱讀指定參考文獻,並參與課堂討論。

授課學分:2 學分

評分方式:課堂報告與作業,40%;期末報告,60%。撰寫期末報告之前必須繳交報告大綱一頁,並須獲得授課老師同意後才能進行。報告內容可以是文獻回顧,或是針對某特定組織,收集資料並加以分析。

授課時間:每週二下午3:10– 5:00am

聯絡方式:(電話)2358-3359;email: duanchen@ha.mc.ntu.edu.tw

約談時間:事先約定

基本教材:

  1. 組織行為學(2001) (九版) 李青芬等編譯 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2. Baron, J. & Kreps,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s: Framework for General Managers, John Wiley & Sons, Inc.(代碼SHR)

授課大綱:

  1. (2/26) 課程介紹
  2. (3/5) 導論():組織行為概論與個體行為的基礎(chp.1,2SRM Chp.2)
  3. (3/12) 導論():什麼是組織理論與組織環境?
「交易成本理論」,SRM, Pp.537-547.
吳思華 策略九說 第七章 「互賴說」,Pp.197-217.
吳思華 策略九說 第九章 「生態說」,Pp.243-265.
張苙雲 組織社會學 第十三章 「環境」,Pp.195-226.
陳端容 「台灣醫療產業的組織合作:不對等合作關係運作機制之探討」,台灣社會學,第三期,2002.
  1. (3/19) 價值觀、態度與工作滿足 (chp.3SRM chp4,5)
  2. (3/26) 情緒、個體知覺與決策(chp.4,5)
  3. (4/2) 春假
  4. (4/9) 升遷、召募與在職訓練(SRM chp.14,15,16)
  5. (4/23) 激勵與激勵實務配合(chp.6,7SRM chp.10,11,12)
  6. (4/30) 期中考:個案報告
  7. (5/7) 團體行為與暸解工作團隊(chp.8,9)
  8. (5/14) 領導信任與權力(chp.11,12)
鄭伯壎,1995 家長權威與領導行為之關係:一個臺灣民營企業主持人的個案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79期,頁119-174.
  1. (5/21) 衝突與協商 (chp.13)
  2. (5/28) 組織結構與工作設計(chp.14,15SRM chp.13)
  3. (6/4) 組織文化(chp.17)
  4. (6/11) 工作壓力與健康(chp.18Pp.604-613,另有客座演講)
  5. (6/18) 團體行為與暸解工作團隊(chp.8,9)

非營利組織

司徒達賢 「非營利組織」,台北: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
  1. (6/25)期末報告

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