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
篇 名
|
作 者
|
1
|
五臣注《文選》與唐代比興政治化的解詩傳統
《文選》五臣注針對李善注不言「述作之由」,力圖「洞究」作者的「秘旨」,後世亦多批評其穿鑿臆測。但五臣注受到唐玄宗(712-756)的肯定,在唐代影響巨大。五臣注所體現的政治化比興寄託的詩學觀念,與初唐陳子昂以來意欲復興「興寄」傳統的詩學思潮有關,然有別於陳子昂等批評魏晉以後詩歌缺乏興寄,五臣注則確認漢魏以後詩歌史的興寄傳統;五臣注詩吸收並擴展了王逸《楚辭章句》的「引類譬諭」的詩學觀念及詮釋傳統,建立了一套詩歌比興政治化的詮釋模式;興寄詩學觀念在唐代詩歌史上得以延續,五臣注所代表的詮釋傳統作為詩歌詮釋傳統的重要一環,在中晚唐詩格中得到了理論上的繼承與總結,而對宋以後詩學也產生了重要影響。
|
呂嘉慧
|
2
|
錢穆對「宋學」之詮釋──以其對西方憲政思想之反省為核心
現有文獻對錢穆所謂「宋學」的闡釋,甚少從民初以來西方憲政思想衝擊的脈絡出發。本文指出「宋學」是強調「修身」與「治國」體用不二的學術系統,宋儒「性即理」、「心即理」之說發皇「天人合一」觀念,肯定了「天下有道」的政治境界,肇端於個人心性中本有之天道、天理,從而使中國政治兼含啟迪心性的宗教教化功能。錢穆重新詮釋宋學的危機意識在於:西方社會在訴諸法律制衡的憲政制度外,尚有宗教教化之功。若大幅移植西方憲政,放棄以教化澄清政治的宋學,則整體社會僅有法律制衡,欠缺提升的力道。
|
許惠琪
|
3
|
明代復古派詩學中的「摹擬」議題
復古派雄踞有明一代詩壇百餘年,惟創作實踐「摹擬太甚」的疑雲,歷來非議者眾。這一常見的標籤是否可能流於簡化?本文聚焦復古派內部的自我省察,結合詩歌文本的證析,當可提供系統性的解答。文中首先梳理復古派文獻中「摹擬」相關詞彙的用例,其次確認復古派自我省察摹擬之弊時,所指向的作家、作品。文中尤側重於釐定復古派摹擬之弊的四種類型:餖飣雜湊、略換字句、盲目仿語、承複古語。最後指出復古派期於漫長學古歷程中,由仿語而深化、昇華,整體解悟古人藝術軌則,而臻於一種「得神型摹擬」。故綜觀之,復古派對於「摹擬」,既有多元反思,亦具深層堅持、高遠之理念,其觀念思維重層而立體,洵非簡化的負面標籤所能收編殆盡。
|
陳英傑
|
4
|
劉慈欣《三體》中的後人類擲骰論
本文將以劉慈欣的《三體》三部曲為例,透過將其放在哲學(德勒茲理論)的背景中探討,探問當人類進入宇宙災難的極端情境時,他們是否僅是技術的副產品?在回應陌生的三體文明之後,人類的自我與世界被迫開啟,舊世界的既定邏輯被打破。這些被迫走出封閉、進入太空的人類是否具備新的能動性?筆者將探討德勒茲如何轉用萊布尼茲單子論以及尼采的擲骰子比喻,用來分析《三體》中後人類如何因應末世的絕境,轉化為潛能與能動性。當羅輯與程心的行為逸離人類舊有的倫理觀,這樣的現象是否代表著雖然在第一次擲骰後,人類滅絕的命運似乎已經底定,然而,之後每一次擲骰後玩家的回應卻仍能擾動潛態的世界,形成某種蝴蝶效應。本文亦將討論個體是否能進入前個體化的潛態狀態以及形成與萬物的應接關係之可能性。
|
鄭如玉
|
5
|
紫線番界:清乾隆時期北臺灣番界清釐與地方行政的規劃
本文以乾隆49年〈臺灣田園分別墾禁圖說〉作為核心史料,配合相關的主題地圖與文字史料,探討乾隆時期番界政策與地方行政之間的關連性。相較於過往探討臺灣的番界政策,多利用省級官員留下的奏摺史料,並側重族群政策的評估與分析。本文則以淡水廳進行個案研究,探討番界清釐的規劃,究竟涉及哪些縣級政府的行政課題。對此,本文認為番界清釐在縣級行政的實踐上,並非單純作為阻隔漢人與生番的族群邊界,而是一方面整頓土地開發與稅收行政,另一方面設法解決邊防經費籌措的行政課題。從這點來看,乾隆時期臺灣番界主題地圖的繪製,其內容不僅是官員向帝國呈報番界落實於地表空間的情形,同時隱含著縣級官員的行政構想與規劃藍圖。
|
陳志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