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簡介 編輯委員 稿約 出版倫理聲明 期刊目次 全文電子期刊 期刊搜尋
第八十五期 期刊目次
目次
篇 名
作 者

1

演繹創傷 ──〈同谷七歌〉及其擬作的經驗再演與轉化

乾元二年(759)秋,杜甫(712-770)棄官西行,居秦州三月,再遷同谷,寓居不及一月,歲暮又啟程入川。同谷居留時間極短,但詩人留存下〈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組詩,展示自己在倫理世界充滿殘破匱缺的創傷經驗,召喚了後代讀耵漯`目。除了相關評論外,後人並對〈同谷七歌〉進行仿擬,以具體的文字對原作經驗世界作「近似的再演」,以近似的篇章結構、修辭遣句,創造出類似而又未必完全疊合的境況。
本文首先抉發杜甫〈同谷七歌〉中以其特殊形構展示的創傷經驗,然後梳理後代仿擬糽珔}出的三個主要系列—遺民書寫、哀悼書寫、政教書寫,分別觀察他們如何以自己的經驗與之同化而作近似的再演,並賦予新意,影韙F後來耵漸擏@,最後進行綜合性的總結。期望藉由此一實例,具體彰明一個文本典範的形成過程,也是一個被反覆詮解以建構新意的過程。
曹淑娟

2

論《紅樓夢》中的薛寶琴〈懷古十絕句〉 ── 懷古、詠史、詠物的詩類匯融

作為《紅樓夢》中最獨特的詩歌作品,薛寶琴的〈懷古十絕句〉不但是唯一的懷古詩,更是完全出於一手的最大型組詩。本文有別於歷來對這一組詩的猜謎式解讀,改由「詩學」與「敘事」的雙焦點切入,透過與傳統文學的互文關係以及明清時代的社會文化因素,探索其於類型意義、形式架構、文體特徵、敘事作用、人物評價、角色塑造的深層內涵,而進行《紅樓夢》中詩歌之存在功能的重新解釋與價值重估。由此釐清:這組詩「詠物」其用、「懷古」其名、「詠史」其實,糾合了三種詩類的性質或功能,並透過「組詩」的形式涉及十個歷史地點與歷史人物,內蘊雙性平衡的意義;其之所以必須出自薛寶琴之手,更具備了合情合理的內在邏輯,達到「詩」與「人物」的完美合一。
歐麗娟

3

「文學革命」的運動策略與結構條件 ──《新青年》如何建構關於「現代文學」的象徵鬥爭

《新青年》雜誌所揭櫫的「文學革命」,可說是中國現代文學的點。本文將藉由社會學家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概念,關注於當時文學場域中的結構性條件,以及五四知識分子為了推動、建構「文學革命」,而採取的象徵鬥爭手段。本文主要思考四個面向:(1)《新青年》作肣抭z過重新詮釋文學史,促成傳統漢學的貶值,並將知識上的合法性賦予白話文學運動。(2)《新青年》意識到,新興的知識分子即將取代傳統士大夫階層,因此他們策略性地去聲明「現代」與「傳統」的對比。(3)民族國家需要「國語」,因而對於採用「白話文」的「文學革命」而言,近代中國的民族國家化為其提供了有利的背景。(4)《新青年》作舠j調文學與學術的獨立性格,這使得「自主」的現代文學體制得以成立。簡而言之,五四知識分子們一方面對於自身進行策略性的「自我定義」,另一方面發爭論、博取輿論,進而重組了文學場域,也確定了「現代文學」的邊界或構成。
林運鴻

4

今文《尚書》「惟」字分裂句初探

本文探討的議題是今文《尚書》的「惟」字分裂句。過去已有許多研究指出「惟」具有標示信息焦點的語用功能,卻甚少有人從分裂句的角度論究其句式的特點,是以這篇文章的重點即放在「惟」字分裂句的句型分析及其焦點分布。 分裂句的「惟」是一個以子句作為賓語的一元動詞,因子句中主語提升與否,表現為單部句和雙部句兩種類型。當主語提升之後,「惟」居謂語之前,則信息焦點便可能是謂語、前置賓語或述語前的狀語;如果主語留置原處,「惟」居句首,則信息焦點又會是整個子句,抑或緊隨於「惟」後的主語、狀語。此外,「惟」不論置於句首或謂語之前,m還可能作為肯定命題之用。最後,本文主張應該正視分裂句「惟」與判斷句繫詞用法之間的差異,兩秅ㄞ鉞它P視之。
郭維茹

5

宋初南北文士的互動與南方文士的崛 ── 聚焦於徐鉉及其後學的考察

一般認為,宋初南方降臣在政治上遭到歧視性的待遇,南方文士也必須靠科舉才能在仕途上有所表現,但這只是事實的一部分。本文探討宋初降臣中一個特殊群體:徐鉉及其後學。本文指出,徐鉉入宋後得到以李昉為核心的北方文士不同尋常的敬重,這群北方文士更不遺餘力地舉薦徐鉉後學。這使他們獲得較多入仕中央的機會。不過,太宗對江南降臣的猜忌,導致徐鉉晚年遠貶攽州,進一步使李昉、徐鉉後學的關係產生變化。然而,徐鉉後學並未從此沉寂,其中杜鎬、陳彭年、王欽若,在真宗朝獲得君主的信任,他們靈活利用徐鉉崇拜唐玄宗的政治理念,而為真宗大中祥符時代的神道禮儀提供了部分思想資源。徐鉉後學之政治影韙O,也到達前所未有的高度。
張維玲

6

安置心靈於世界之中:在脈絡之中的科學實作及其對其他實作之意涵

心靈如何與世界進行交往—亦即,我們如何安置心靈於世界之中?這項難題已在過去三百多年來困擾了許多西方的主流哲學家。本文的目的即在建議,從在脈絡之中的科學實作之角度,以一項迂迴的方式來處理這項難題。首先,本文考察科學哲學家如何進行他們有關科學實作—包括了科學探究中的科學發現與判斷—的本質之解釋。其次,探討何謂「脈絡化的證據之概念」與「不完美的判斷程序」暨其與科學發現與判斷之關聯。最後,在以上所述前兩節所獲得的一般論述成果之基礎上,本文探討一項道德探究與判斷之案例,以便能夠更進一步說明:藉由在其所寓居的場域進行他們的道德探究與判斷,人類自身就能夠展現—就是經由這項探究與判斷之實作—人類心靈的確在自然世界之中有其位置。
陳思廷
臺大文學院《臺大文史哲學報》編委會辦公室
地址:106大安區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02-33663820    傳真:02-23632164    E-mail:  bcla@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