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7
最新消息 簡介 編輯委員 稿約 出版倫理聲明 期刊目次 全文電子期刊 期刊搜尋
第八十期 期刊目次
目次
篇 名
作 者

1

先秦敘史文獻「敘事」與「體式」隅論──以晉「欒氏之滅」為例

本文以春秋時代晉國「欒氏之滅」為論述重心,分析此一事件在先秦、漢初各類敘史文獻中之不同詮釋面向與意義,並探論敘事立場/意圖,對敘事文獻「體式」之影鬈P互涉,藉以呈顯先秦敘史文獻之多樣面貌。
本文由「敘事」與「體式」兩方面切入,〈一〉扼要說明「欒氏之滅」之傳世與出土文獻略況,及本文之研究方法。〈二〉、〈三〉兩節以「敘事」較為豐贍之《左傳》、《國語》為主,先分別比較《左》、《國》對「欒氏之滅」敘事─包含情節鋪陳、人物形象與可能的主題觀點─之異同,指出二書雖在細微情節上有所不同,然在各種觀點之論述中,各自展現了不同面貌的「真實」。〈四〉進一步擴及先秦至漢初各類敘史文本─包含傳世文獻與出土文獻─探討不同敘事內容與敘事體式之關係,並以近期出版之《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繫年》之性質為重點:先綜論《春秋》、《左傳》、《國語》、《史記》與《清華簡•繫年》等書敘事與體式之差異,指出《繫年》的「大事紀」性質實與《春秋》「編年記事」之體有所不同;再由《公羊》、《穀梁》、《呂氏春秋》、《尸子》等涉及「欒氏之滅」之先秦、漢初文獻,舉例論述諸書性質與體式之異,期能照見先秦至漢初各種不同敘史文獻之特色,呈顯敘事與體式之關係。
李隆獻

2

《中原音韻》「正語」理論之建構

周德清(1277-1365)《中原音韻》韻譜自注:「正語之本,變雅之端」,本文從這兩句切入,以〈正語作詞例〉為論述文本。又根據周德清所說「呼吸言語之間,還有入聲之別」的立足點,探索周德清「正語」理論之建構。
本文分四節。第二節「正語概念的形成與總綱」,闡釋「正語之本,變雅之端」的戲曲背景與涵義。這兩句意謂《中原音韻》既是中原之音的正聲,堪可辨正與《廣韻》之差異,亦可做為矯正方音之病的根本;也是辨別北曲與宋元戲文等其他腔調劇種戲曲語音差異的依據。第三節「正語之本—辨正《中原音韻》與《廣韻》的差異」分別從《中原音韻》平聲分陰平、陽平,入派三聲,無閉口入聲及押韻現象等進行論述。第四節「變雅之端—辨正諸方語之病」,分析周德清「正音」的對象,主要針對宋元戲文載體的吳語。
周德清以《中原音韻》與《廣韻》讀音之差異,落實「正語之本」的宗旨;又以中原之音對比吳語或各地方音,落實「變雅之端」的旨趣。對於《廣韻》一書時而偏激,視為鴃舌;時而認同,據以辨明古今字,或據以釋疑字樣,以為指迷。對於方音,視為語病;卻又認同約定俗成的四海之音。究其成書宗旨,則在通古今音變,立戲曲正音。
李惠綿

3

《全宋詞》垂簾「隔中有透」視覺意象探析

簾,作為中國建築最早的空間分隔設施之一,可捲可垂,予人獨特的審美想像與情感暗示,同時亦是構成深傮N境的重要因素,故宋代詞人愛從「簾」以吐納世界。「垂簾」所之「分隔」作用,可截斷旁人窺探之視線,造成距離,滿足遮蔽風日等各種功能需求;以其「隔中有透」,未完全阻隔視線,可通過一定的光線與空氣,引來形色動人的視覺意象及光影變化,達成內外空間景物的交互滲透。「隔」,是形式與情思的有機融合,為認識、理解與把握傳統藝術內涵帶來一個有效的切入點。故本文以唐圭璋主編《全宋詞》為核心文本,逐一探討垂簾「隔中有透」的形色與光影等視覺意象及其細膩幽微的情思與美感。
黃淑貞

4

清怡親王府藏書考論──以新發現的《影堂陳設書目錄》為中心

怡府藏書未受到應有的關注。怡府實是清代乃至整個中國藏書史上藏書最多的重要藏書家之一。學界對其藏書的來源、流向、規模及刻書情況、《怡府書目》的編纂時間、怡府主人名號等均存在錯誤的認識,尤其是其藏書來自徐乾學、季振宜的舊說,以及將怡府安樂堂、明善堂與乾隆樂善堂相混淆等錯誤,被學界陳陳相因,沿誤至今。本文利用新發現的怡府書目《影堂陳設書目錄》,及其他新的珍貴材料,並對分藏世界二十餘圖書館的怡府舊藏書籍數百種予以考察,對怡府藏書做系統的考論,在怡府藏書之規模、書目之編纂、藏書之聚散及怡府藏書樓名、刻書情況等各個方面提出新的認識。
侯印國

5

佛教「意業為重」之分析與探究

本文對佛教「意業為(最)重」此命題進行分析與探究。全文主要分五個部份:首先,對《阿含經》經文出處做分析,可知佛教「意業為重」之基本觀點和立場。其次,以《成實論》為例解析正反見解,指出佛教特重「意業」,在於強調「心為法本」,一切由心念為前提而有所謂的善惡業可言。第三,指出佛教之強調「意業」,在於意本身即是業(身口則不然),此可從意、思、行、業此四耵滷K切連結看出;然而,此不代表身口行為並不重要,相對的,身口在業的造作中,具有增上助長之作用,而擴大業的效應,並增進意念的深度、強度。第四,佛教之重「意業」,顯示出善惡對錯的判定標準,有其獨到的倫理學特色而可特別注意;同時其中可能之限制,文末也提出初步反思。最後在結語指出,佛教之強調「意業」,不只挑戰古印度傳統,對應於現今倫理學暨哲學探討,亦多有省思及對話空間,值得進一步抉發及深化,而有更多論述的開展。
林建德
臺大文學院《臺大文史哲學報》編委會辦公室
地址:106大安區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02-33663820    傳真:02-23632164    E-mail:  bcla@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