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
篇 名
|
作 者
|
1
|
從使役到條件
本文探討漢語使役動詞成為條件連詞的雙線發展:一線從命令義使役動詞虛化為條件連詞,文中以「使」和「令」的歷史發展為例說明;另一線從任由義使役動詞虛化為讓步條件連詞,文中以「饒」和「任」的歷史發展為例說明。
本文第一部分側重這兩線發展的演變過程、條件和機制,並主張第一線是由代喻機制促成,第二線則是由隱喻機制促成。文中還透過比較指出早期使役條件句帶有「背離事實」的特性,而早期使役讓步條件句則帶有「凸顯對比」的特性。
本文第二部分則進行跨語言比較。首先舉出希臘語as的平行發展,顯示上述兩線發展並非漢語所獨有,而是具有普遍性,且Nikiforidou
(1996)所提as虛化的演變條件和演變機制也印證本文的分析。最後指出,使役動詞這兩線發展呈現從「意合連結」(parataxis)到「形合連結」(hypotaxis)的轉變,呼應Hopper
and Traugott(2003 [1993])所主張的子句連結漸變過程。
|
張麗麗
|
2
|
弋陽腔及其流派考述
弋陽腔碼在明初永樂間已相當盛行,其流播地共有江西、安徽、南北兩京、湖南、福建、廣東、雲南、貴州等地,勢力之大冠嘉靖時諸腔之上。戲文中的弋陽腔見於記載矷A則始於明正德間祝允明《猥談》,那時弋陽腔已與餘姚腔、海鹽腔、崑山腔等腔並稱。其流播地域如此廣闊,應當和它的腔調特質以及保持許多早期戲文面貌有密切的關係:它保持了戲文初時,運用里巷歌謠、村坊小曲,以鑼鼓為節、不和管絃所衍生出來的現象;又吸收了北曲曲牌,從中生發了滾白和滾唱,為後來的青陽腔提供了極為開闊的天地。弋陽腔不僅沒有在嘉靖年間斷絕,而且萬曆以後陸續見諸文獻,入清之後,於乾隆間改名叫做「高腔」,至道光間仍時有蹤跡可尋。又衍生出徽州腔、四平腔、青陽腔、徽池雅調、京腔等派別,迄今猶然潛伏流播於各地方劇種,如:江西贛劇、浙江婺劇、福建詞明戲、廣東正音戲等等。可見弋陽腔在明代五大腔系中,流播最廣,以其俚俗「其調喧」而最為撼動人心,最為廣大群眾所喜愛;也因此,崑山水磨調雖始終為士大夫所倡導以期與之抗衡,實質上仍望塵莫及。
|
曾永義
|
3
|
清代廢園書寫的園林反省與歷史意義
清代的園林文學大體上雖承襲了傳統園林文學的內容與風貌,但是也有其特出的表現,其中最具特色的一類,當屬廢園文學。在歷經了宋明兩代的鼎盛之後,清代出現了很多廢園書寫的詩文作品。以此為研究對象,本文首先說明清代常見的廢園遊憩現象,並分析其遊憩廢園的原因。在此背景之上,探討廢園書寫中的硬體景象,從而反省園林要素與自然人文之間的對應關係。接著分析廢園書寫中的情意主題,說明其中的哲理領悟與懷古結構。對廢園遊憩現象與廢園書寫有了基本的認識之後,本文進一步剖析清代園林文學中常常表現出強烈的荒廢意識,文士們在園林興盛之際,往往會預想將來荒廢的事況,並在園記中不厭其煩地記述其荒廢的歷史;顯見清代文士潛在的無常感與荒廢意識。最後總結地探討清代廢園書寫所寓含的意義,包括園林本質意義的省思與園林發展的歷史意義。
|
侯迺慧
|
4
|
「易屍還魂」的變調——論魯迅小說人物的體格、精神與民族身分
本文探討魯迅小說人物的呈現策略,以及這種書寫背後隱藏的文化流變。首先,本文以魯迅的敘事及論述結構中經常出現的「體格」與「精神」為切入點,思考他選擇怎樣的「身體」代表中國人?我們尚可深入探問:「精神/體格」為何與如何出現於他的論述結構?本文進而追溯晚清掀的國體/身體的論辯,觀察魯迅對此一論辯命題的接收及改寫。接著,本文反思與追究魯迅的「精神/體格」論在其小說中實踐的方式;亦即,他如何在小說敘事中挪用「體格」與「精神」。最後,本文將從小說人物展現的體格與精神面貌,探討魯迅的民族身分的再現策略。
|
顏健富
|
5
|
〈金鎖記〉與《怨女》比較研究
本文比較張愛玲早期中篇小說〈金鎖記〉與後來改為長篇《怨女》之間的差異。從人物塑造的角度而言,例如男主角三爺是否由〈金鎖記〉的正經謹慎變成《怨女》的卑鄙輕浮?還是像女主角一樣,只是更像現實界的人物而已?更圓型或典型?而人物的減少,曹七巧的女兒姜長安這個角色在《怨女》中消失了,其理由與影饁隻鞳H又從結構的角度而言,如果《怨女》是循環型的,則其所顯示之悲劇是否早已成為古今女性m不能輕易化解之宿命?更以風格的角度而言,《怨女》堛漁犮N背景描寫增加許多,情節不那麼戲劇化,文字轉為平淡自然,如此是否更能顯露一種現代感?
|
郭玉雯
|
6
|
光復初期(1945-50)的民族情感與省籍衝突—─從臺灣大學的接收改制做觀察
本文透過光復初期負臺灣大學實際責任的歷任外省籍校長與臺籍重要成員之間的任事與交往,探索在民族情感與省籍衝突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前穸]括羅宗洛、陸志鴻、莊長恭與傅斯年四任校長,後肏h為杜聰明(長期任醫學院院長)與林茂生(任先修班主任並實際處理文學院院務)二人。
論述以人物交往為經,以發生之重要事件為緯,詳列史料以陳明事實,期望能呈現此一關鍵時期高級知識分子間往來之實況,進而檢討出現齟齬並釀成二二八悲劇的主因。
研究發現,光復初期臺籍知識分子民族情感空前澎湃,反映在臺大校園的是通力合作完成接收工作。但隨即出現歧見,從民國三十五年三月的臺大醫院罷診事件到三十六年的二二八事變,無不反映雙方猜疑的深重、互信的缺乏。深入檢討其原因,出於分袂弟兄文化差異秅痋A而出於人謀不臧、個人性品穻h。至於二二八事變形成的校園悲劇,則與政治勢力刻意介入校園,學術領導人又未能妥善堅持學術之獨立與自主有以致之。
|
李東華
|
7
|
搬演「詩的正義」—─音樂劇《大遊行》中的私怨公演
本篇論文探討劇作家阿佛烈.尤瑞(Alfred
Uhry)與作曲家傑森.羅勃特.布朗(Jason Robert
Brown)於一九九八年合力譜寫的音樂劇《大遊行》(Parade)。《大遊行》的靈感來自一九一三年的歷史懸案,一位來自紐約在亞特蘭大經b鉛筆工廠的猶太企業家里歐.法蘭克(Leo
Frank),被控謀殺一名十三歲的小女孩瑪莉.范根(Mary
Phagan)。在真相仍未完全水落石出之前,這棘手的案件如何能翔實呈現在舞台上呢?戲劇研究肣措黈睅琣鼓韘呇~來爭議不休的歷史公案所改編的舞台劇,是否有資格置評,甚或有餘地提出翻案?在欠缺法律鐵證的前提下,在兩造訴求正義的抗爭團體前,作芵桯牉麛瘨D訟爭議,不捲入歷史事件,避免妄作罪愆定論。要言之,本篇論文主要持歷史遺產的觀點──檢視南方如何受南北戰爭失利的震盪,高度工業化的北方與新興工業發展的南方之間的地方嫌隙,鉛筆工廠裡勞資雙方的階級對立,黑人、白人、猶太人間的種族糾葛,以及對猶太人與黑人的情慾偏見等等──以探查此案件背後的構成環境,包括戰爭、階級、種族,情慾等面向。
再矷A本文討論美國陪審團的國家司法體制及動用私刑的地方仲裁機制,二糽傍迨妤j烈戲劇觀看性質。本文認為,舞台上的法蘭克案從裁決、定讞、死刑、減刑到最後私刑,每一步驟m充滿吸引大眾觀看的戲劇張力。音樂劇向來就被視為喜溫情、愛幻想,而它撩人情感又訴諸場面的雙重特質不但強化了受害雙方的私密情哄A且又映照公眾審判和私刑的觀看本質,使得民怨公憤及個人創痛皆得以找到宣洩的出口。
本篇論文的結論是,當司法正義失效時,私了正義就會取而代之,開始以暴制暴的惡性循環。而以戲劇形式呈現的詩的正義,儘管非無可議之處,應加以正視為彌補公冤及傳達私怨的可行方案。
|
王寶祥
|
8
|
尤金.奧尼爾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舞臺上
「文革」結束後的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尤金.奧尼爾的戲劇作品在中國大陸話劇舞臺上大量湧現。這些演出與當時的政治、文化背景相互動,成?中國戲劇史上一個很有意義的現象。其中早期演出多以政治宣傳和意識形態批評?目的,風格儘量寫實,試圖忠於原著;後期演出則多注重人文主義和啟?蒙觀念,一些導演開始轉向奧尼爾的實驗性作品,或對其文本進行自覺的主體性演繹。該變化也顯示了幾代藝術家對奧尼爾的不同認識。作為?兼收並蓄的美國戲劇家,奧尼爾給八十年代的中國話劇演出帶來了深遠的影鞢A並將在此後繼續宣告他的存在。
|
朱雪峰
劉海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