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
篇 名
|
作 者
|
1
|
悲劇故事的形成──李煜之死與相關傳說
南唐後主李煜被宋太宗以牽機藥毒死的說法廣為世人所知,但在傳世的宋代文獻中,關於李煜的死因與死亡時間,存有分歧的紀錄。藉由電子資料庫之助,研究者可以發現,在李煜死後,最早由徐鉉撰寫的墓誌銘記其死因為「遘疾」,此後相關的記錄皆無異說。到南宋初年由王銍編撰的筆記《默記》,才紀錄李煜被太宗派人毒死,但終宋之世,並無其他文獻引用或轉述王銍之說。從明代開始,李煜被毒死的說法才開始普遍流傳,並由此衍生出更多附會之說,與宋代文獻所記的內容多所出入。為何在宋代文獻中居於邊緣地位的說法,在明代之後卻被諸多讀書人所引用而產生深遠影響?不同時空中的讀者,如何在分歧的說法中進行選擇?李煜之死的相關記載提供一個可分析的案例。
|
方震華
|
2
|
陽明及其後學論氣質之性
重估氣質之性,是明儒對朱子性氣關係的反思與質疑。朱子以理善論證性善,「氣質」是人成德的消極限制。在問題意識上,是如何馴化氣質之偏,以復顯性善本原。陽明則從「性即氣,氣即性」立基,嘗試打破天性與氣質的對立。並由「性在氣上始見」,將氣質從有待馴化的對象,上提至實現本性之善的必要條件。然而隨著王學的分化,王門弟子對於天性與氣質的關係,產生了彼此相左的見解。本文即藉由「氣質與氣質之性的衡定」、「性氣關係」、「人性善惡與氣質之性」,以及「變化氣質是工夫綱領或效驗」等四方面,呈現陽明學者論氣質之性的多樣性。
|
陳政揚
|
3
|
友誼與思想:論朝鮮士人洪大容燕行求友的思想演變與建構脈絡
本文試圖以「友誼」作為探究方法,重論洪大容燕行求友形成的契機與思想演變過程。首先掘發洪大容知己欲求中的友論脈絡,說明「友誼」在晚明陽明學與朝鮮晚期呈現的脈絡與特色,以見洪大容知己欲求如何與此以師友為心性工夫一環相結合,成為往後接納異說的養分。次則說明洪大容的友道實踐與知己選擇,如何對其思想演變具有形塑效用,並因接納友人的觀點,形成尊重「異端」的思維,進而力拒朝鮮「排邪闢異」的風氣。最後說明洪大容文化相遇、改變之所以可能,是有其自身的內發性動力,而讓洪大容有其改變的基礎者,即是一直以來的成己之志,促使形構「求友」之外顯實踐;「友誼」亦為扮演溝通之橋樑,在雙方文化衝突中,得以緩和、力思改變的可能之基礎。那麼與其強調突然的轉變,不如以「演變」一詞以更見其思想生命的緩慢形塑之樣態。
|
王矞慈
|
4
|
在「左翼魯迅」論述掩蔽下—?初論1920年代馬華文壇中的「五四魯迅」
1930年代之後,由於中國左翼思潮的興起與馬來亞本土情境作用下,馬來亞華人實踐及形塑了自身的「左翼魯迅」論述。這一論述使得魯迅作品及其思想於1930年代之後的殖民地馬來亞更廣為流傳,長期作為兩種革命—政治的與文學的介面,影響馬華思想與文學,但也暴露出對魯迅認識的盲點與意識形態化。對「左翼魯迅」傳統之研究首推馬華文學史家方修、章翰等人,往後駸駸然形成馬華「左翼魯迅」研究建構。然而魯迅一生實非「左翼」可涵蓋,但在他們的論述下,一個複雜的、尤其是五四時期的魯迅卻「不見」了,「五四魯迅」為「左翼魯迅」所掩蓋。本文依據有限的報刊資料初步勾勒「左翼魯迅」形成之前馬華文壇中的魯迅,並略追尋五四時期馬華文壇情境,以揭示魯迅在1920年代馬華文壇中的多元呈現與複雜面向,以及他所處的位置,以還原「左翼魯迅」研究建構下所不見的「五四魯迅」。
|
許德發
|
5
|
「不列顛是一座島」:十六、十七世紀英格蘭的不列顛島國論述
本文從群島視角,從島和海洋、大島及其附屬諸島間多重而交疊的關係,探討近代早期英格蘭的不列顛島國論述。內文從西元83年羅馬統帥阿格利克拉率領艦隊環航不列顛一事談起,探討近代早期英格蘭如何連結不列顛的島嶼性和不列顛國族認同。本文首先追溯中古時期「一王之島」概念的出現,以及從中古至都鐸中期此概念的發展軌跡,再論都鐸中期「一島一國」的理念,以及1570年代至十七世紀初葉,英格蘭知識分子如何以蓬勃的島嶼語言,探討國族未來走向;尤其是他們藉著島嶼「環航」之記載,闡述不列顛島國地理形貌及民族、文化的多樣性。此可使我們一窺此時期有關「不列顛」的概念,如何以上古及中古之傳承、島國的想像、未來的英、蘇統一,試圖影響當時的國家政策及政治思維。
|
林美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