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主流的「英雄」概念認為在早期人類社會,特別是早期古希臘羅馬社會,英雄具有半人半神的特質。十九世紀英國作家卡萊爾(Thomas Carlyle)對「英雄」概念的內涵進行相當的改造,在他的《英雄和英雄崇拜》(On Heroes, Hero Worship, and the Heroic in History)中,英雄已逐漸脫離了神性,英雄即是偉人。不可否認地,不管在文學史及人類文化發展史上,每一個時代和民族都有其特定的英雄、英雄崇拜模式與英雄形象;隨著歷史演變與社會的變遷,人們對英雄的認知或詮釋也存在者許多差異。根據美國神話大師坎伯(Joseph Campbell)在《千面英雄》(The Hero with a Thousdand Faces)所提出的「英雄旅程」的論述,包括了「啟程→啟蒙→回歸」三階段的歷程,以豐富個人成長的「個體化過程」,而成為戰勝自我宿命的「英雄」。這種屬於「單一神話」(the monomyth)的英雄旅程之共同模式,無法全然套用在當代的文學作品裡。在二十一世紀彰顯「反英雄」特質的社會中,全球許多人不再仰望與追隨昔日「民族英雄」的腳步,反而探究一般市井小民、邊緣人物或其他無名英雄的傳奇旅程。知名的心理學者卡羅.皮爾森(Carol Pearson)所寫的經典暢銷書《內在英雄:六種生活的原型》(The Hero Within: Six Archetypes We Live By, 1998),汲取榮格心理學、坎伯神話學、女性主義等相關理論之精髓,融合自身的日常生活體驗,將傳統英雄歷險的「原型」(archetype)過程,轉變成人人可以書寫的當代傳奇。皮爾森在尋覓內在英雄的旅程中,選取六種存在於內心與影響個人成長的「原型」,幫助我們界定自我,擴展自我的界線。
        本次文化論壇以「歐洲文學中的(反)英雄人物與論述」為主題,將邀請國內三位專家學者以法國作家卡缪的短篇小說,義大利小說家卡爾維諾的《我們的祖先》三部曲及西班牙文壇女鬥士杜爾瑟.洽宮的《沉睡的聲音》為例,就小說作品中的(反)英雄人物形象、身分認同、歷史緣由及社會意涵等相關議題展開精采的對談。
        朱鴻洲老師將以卡缪筆下的「荒謬英雄」為主題,試圖分析與比較卡繆的短篇小說《異鄉人》、《卡里古拉》、《瘟疫》、《正義之士》中的多種荒謬(反)英雄們的共同性與差異性,並提供對於文學英雄人物的現代轉型思考。倪安宇老師將分析卡爾維諾於五○年代所書寫的《分成兩半的子爵》、《樹上的男爵》和《不存在的騎士》(後稱《我們的祖先》三部曲)中的英雄人物之平凡與偉大,如何在疏離、缺乏互動的社會重建自我的命運,在平凡中窺見大智慧。楊瓊瑩老師將聚焦於杜爾瑟.洽宮的顛峰之作《沉睡的聲音》中的女性英雄,探討洽宮如何藉著獄中女性政治犯的感人故事,體現女性在戰火的蹂躪下,她們如何經歷「英雄旅程」的考驗,也藉著拯救集體記憶與見證,再現西班牙內戰時期共和派「女性英雄」角色的身分認同。


論壇總召    張淑英

現為清華大學外語系教授兼校長室特別顧問 (臺大外文系借調)。馬德里大學西班牙&拉丁美洲文學博士。 輔仁大學西文系/所學士、碩士。2016 年膺選西班牙皇家學院外籍院士。 2019年起為西班牙王室索利亞伯爵基金會通訊委員。2011-2013 擔任臺大文學院副院長。2013.08-2019.01 擔任臺灣大學國際長。
現為《英語島》定期撰文。 學術專長為當代西班牙、拉丁美洲文學。近年專注旅行文學、流浪漢小說、殖民時期紀事、黑色小說與電影、中西筆譯等研究。 中譯《世界圖繪》; 《什麼是民主》,《關於社會階級》、《這就是獨裁》、《女生 男生》繪本; 《佩德羅.巴拉莫》、《紙房子裡的人》,《亞卡利亞之旅》、《杜瓦特家族》,西譯北島的《零度以上的風景》等十餘部作品。



主講人    朱鴻洲

畢業於法國巴黎第八大學文學博士。現任中國醫藥大學人文與科技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專任副教授。研究領域主要涵蓋法國戲劇與哲學、喜劇研究、荒謬劇。近年專注於法國十八世紀劇作家馬里伏(Marivaux)作品的研究。

已發表的學術論文研究作家包括:莫里哀(Molière)、賈西(Alfred Jarry)、亞陶(Antonin Artaud)、卡謬(Albert Camus)、沙特(Jean-Paul Sartre)、貝克特(Samuel Beckett)、伊歐尼斯科(Eugène Ionesco)、阿達莫夫(Arthur Adamov)。




主講人    倪安宇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畢業,威尼斯大學義大利文學研究所肄業。旅居義大利威尼斯近十年,曾任職於威尼斯大學中文系口筆譯組、輔仁大學義大利文系專任講師。現任淡江大學法文系兼任講師及義大利文專業譯者。

主要譯作有《馬可瓦多》、《巴黎隱士》、《在美洲虎太陽下》、《困難的愛》、《收藏沙子的人》、《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卡爾維諾); 《植物的記憶與藏書樂》、《玫瑰的名字》、《傅科擺》、《試刊號》(安伯托.艾可)等。




主講人兼任主持人    楊瓊瑩

西班牙拿瓦拉(Navarra)大學西班牙文學碩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 (Columbus市) 西班牙文學博士。政治大學歐語系西語組教授。曾任該系系主任。專業領域包括西班牙當代小說、偵探小說、女性文學及大眾文化。近年致力於當代西班牙偵探小說的研究,也著手西班牙當代(女性)文學中的性別、身分認同、母性、空間、記憶、戰爭與英雄主義等議題;在國內外學術研討會、國內外優良學術期刊及專書篇章積極發表相關研究成果。
著作包括Miradas al género, al espacio y a la identidad en la narrativa de Mercè Rodoreda, Carmen Martín Gaite y Almudena Grandes (2012)、El género policíaco y la narrativa de Antonio Muñoz Molina (2005) 及 Eduardo Mendoza y la búsqueda de una nueva novela policíaca española ( 2000)。



點圖看講座摘要


朱鴻洲

Project 01

《卡繆的荒謬英雄們》

        法國作家卡繆以其荒謬哲學聞名於全世界,而他所創作的文學人物可被命名為“荒謬英雄”。然而何謂荒謬英雄? 他與古典或傳統定義下的英雄有何不同之處呢? 或者他對於英雄的定義有何顛覆性呢? 這些問題可透過人物的論述,並從幾個不同面向來探討。本次論壇將介紹與分析卡繆的幾個作品:《異鄉人》、《卡里古拉》、《瘟疫》、《正義之士》,中的多種荒謬(反)英雄們的共同性與差異性,並提供對於文學英雄人物的現代轉型思考。

倪安宇

Project 01

《英雄的平凡與偉大:卡爾維諾筆下的祖先智慧》

        不同於其他以中古世紀為背景的小說多謳歌戰場上騎士驍勇殺敵的悲 壯之情,卡爾維諾於五○年代完成的《分成兩半的子爵》、《樹上的男爵》和《不存在的騎士》(後稱《我們的祖先》三部曲)談人性的不完整、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和互動困難,或藉由空洞的形式主義和具體而微的真實存在之對照,一點一滴訴說生而為人該如何認識這個世界,重建屬於自己命運的故事。在平凡中窺見大智慧。

楊瓊瑩

Project 01

《杜爾瑟‧洽宮的《沉睡的聲音》中的女性英雄與論述》

        杜爾瑟.洽宮(Dulce Chacón, 1954-2003)是西班牙本世紀的重要作家, 是畢生關注女性處境及倡導為邊緣者(內戰受害者/戰敗者)發聲的文壇女鬥士。《沉睡的聲音》(La voz dormida)於2002年出版,主要描寫共和派(Republican)女性於內戰期間及佛朗哥獨裁執政期所遭受的性別/政治壓迫及如何以毅力勇於抵抗的歷史悲歌。該小說堪稱西班牙近年來記憶書寫風潮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杜爾瑟.洽宮最受讀者及文評家讚賞的巔峰之作。小說主要場景聚焦在戰後(1939-1963)馬德里本塔斯(las Ventas)的女子監獄,故事的情節主軸環繞在一群拘禁在本塔斯監獄的女性政治犯如何經歷生存死亡之苦難經驗,也不時穿插佛朗哥政府以殘酷的刑罰對待共和派女性犯人的情節,突顯了共和派女性因性別及政治意識形態的差異所遭受的「雙重邊緣」之壓制。本次論壇將試圖探討洽宮如何藉著獄中女性政治犯的感人故事,體現女性在戰火的蹂躪下,她們如何經歷「英雄旅程」的考驗,也藉著拯救集體記憶與見證,再現共和派「女性英雄」角色的身分認同。

臺灣歐洲文化論壇

Project 01

臺灣歐洲文化論壇

主題:「歐洲文學中的(反)英雄人物與論述」
時間:10/24 (週六下午13:30-16:30)
地點:清華大學名人堂
主辦單位:臺灣歐洲聯盟中心、臺大歐盟卓越中心、臺灣大學外文系歐語學群、清華大學外語系
協辦單位:中華民國(臺灣)歐洲研究協會、清華大學全球處


About 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