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文化源遠流長,人文薈萃,藝術成就非凡,從文學、繪畫、音樂、建築到各種藝術的表現在世界的潮流中皆具有指標性的地位。在經過希臘、羅馬古文明之後,歐洲進入了唯神至上的時代,十四世紀以後,文化的重心開始從神本轉向人本,文藝復興的藝術蓬勃發展,成為孕育宮廷文化的搖籃,梅迪奇家族(the Medici)的繁盛時代正好是歐洲文藝復興的時代,不但是文藝復興的幕後推手,也間接帶動歐洲的宮廷時尚。
        在王室的成員中,王妃可說是最具魅力的人物之一。美貌與才氣兼具,擁有良好的教育背景,王妃獨特的身分與遭遇本身就充滿了戲劇潛力,時至今日依舊有小說家、劇作家以他們的人生為題材進行創作,他們的傳奇也經常被搬上螢幕,甚至也有漫畫改編。事實上,身為女性,置身男性主宰的世界中,她們往往成為集體權力與慾望的犧牲者;有時,面對動盪不安、詭譎多變的國際情勢,這些女性經常扮演起與其他國家連結、促成和平協議的角色,展現談判的外交手腕,即便她們也經常是一枚棋子,命運坎坷。此外,王室的背景也可以德國社會學家艾里亞(Norbert Elias)所說的「文明進程」來理解,「野蠻肉搏轉化成象徵性的對抗」。身為王室成員,活在眾人監視的眼光下,一言一行都必須符合禮儀文明的約制,真正的內心企求往往必須隱藏,任憑繁重的頭銜加諸在身上。在表象與本質的拉距中,這些歷史女性充滿神祕與神話的光芒,激發人們對歷史的想像,藝術家也透過不同的藝術媒材重現她們的生命歷程。
        此次台灣歐洲文化論壇將以歐洲王室王妃為主題,邀請幾位不同領域的學者從各自的觀點窺視歐洲各國王室不同的面貌。淡江大學德文系鄭慧君教授將探討十九世紀的兩位著名王室人物—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1845-1886)和後來成為奧匈帝國皇后的「西西公主」(1837-1898):他們皆出身於巴伐利亞皇室,是相差八歲的姑姪關係。兩人外貌出眾、性情敏感,不愛宮廷中的繁文縟節,熱愛大自然,彼此心靈相契,在十九世紀歐洲的文化界獨領風騷。陽明大學視覺文化研究所葉嘉華教授將從法國皇后瑪麗亞.梅迪奇(Maria de’Medici)早年的肖像著手,透過這些肖像的表現手法和變化,講述她鮮為人知的成長過程、那漫長而多舛的婚配之路以及盛大的婚禮場面。瑪麗亞.梅迪奇常被史家描述成一個為政治野心所困的悲劇人物,但,藉著這些肖像的分析和生活史的回溯,讓我們看到那位曾經美麗堅毅又有文化素養的義大利公主。中央大學法文系林德祐教授將從法國十七世紀的小說家拉法耶特夫人(Madame de Lafayette)的小說講述法國宮廷中幾位著名的王妃,例如亨利二世永恆的情婦黛安.德.波堤耶(Diane de Poitier),以善妒的皇后凱薩琳(Catherine de Médicis)。拉法耶特夫人將虛構的女主角克萊維王妃(La Princesse de Clèves)置入法國的宮廷,讓她成為王室內幕的見證,展現透過歷史反思自身的能力。
        


論壇總召    張淑英

現為清華大學外語系教授兼校長室特別顧問 (臺大外文系借調)。馬德里大學西班牙&拉丁美洲文學博士。 輔仁大學西文系/所學士、碩士。2016 年膺選西班牙皇家學院外籍院士。 2019年起為西班牙王室索利亞伯爵基金會通訊委員。2011-2013 擔任臺大文學院副院長。2013.08-2019.01 擔任臺灣大學國際長。
現為《英語島》定期撰文。 學術專長為當代西班牙、拉丁美洲文學。近年專注旅行文學、流浪漢小說、殖民時期紀事、黑色小說與電影、中西筆譯等研究。 中譯《世界圖繪》; 《什麼是民主》,《關於社會階級》、《這就是獨裁》、《女生 男生》繪本; 《佩德羅.巴拉莫》、《紙房子裡的人》,《亞卡利亞之旅》、《杜瓦特家族》,西譯北島的《零度以上的風景》等十餘部作品。



主講人    鄭慧君

輔仁大學德文系學士,德研所碩士,德國慕尼黑大學文學精英學程 (ProLit.) 博士。博士論文以海因利希.曼(湯瑪斯.曼的兄長)的散文小說及二十世紀上半期的文學社會史為研究重點。返國後於北部數所大學任教,目前於淡江大學德文系擔任專任助理教授,教授語言及文學課程:「世界文學選讀」、 「希臘羅馬神話暨聖經故事選讀」、「青少年文學」、「德語短篇故事選讀」、「德語文選選讀」、「德語戲劇」、「德國文學史」。專業研究領域為:近代德語文學、主題研究、文學中的社會、未來小說。除了教學研究,持續為出版社審查推薦德語文學書籍,撰寫導讀文章,亦多次於台北歌德文化中心及台北國際書展,介紹及導讀德國近代小說,日前也與瑞士在台經濟辦事處合作,致力推廣德語區文學文化。





主講人    葉嘉華

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以及英國諾丁罕大學藝術史雙碩士,英國倫敦大學瑪利皇后學院文藝復興學博士,現為國立陽明大學視覺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專長領域為歐洲藝術史以及歐洲時尚史,主要研究包括十六十七世紀義大利宮廷肖像畫以及服裝文化、文藝術興時期藝術中的性別議題。除以上研究研究主題之外,亦關注十九世紀以降代亞洲服裝文化和當代時尚議題,曾指導學生進行相關研究。並曾參與大型計畫「白色設計」,於陽明大學開設實驗性課程「樂齡時尚」。文章見於《藝術學研究》、Fashion Theory 、Konsthistorisk tidskrift〈瑞典藝術史期刊〉。大學與研究所開設的課程包括: 「歐洲時尚史」、「歐洲近代早期視覺文化專題」、「印刷術與時尚文化」以及「時尚政治」。




主講人兼任主持人    林德祐

巴黎第七大學文本與影像歷史與符號學博士,國立中央大學法文系副教授,曾任國立中央大學法文系所長兼系主任、國家教育研究中心外國學者人名譯名審查委員。主要研究領域為法國十七世紀小說家拉法葉特夫人以來的心理分析小說,並延伸至二十世紀法國的青春敘述,小說理論以René Girard的仿效慾望、中介慾望為主要思考脈絡。大學與研究所開設的課程包括:「法文文法」、「法國十七、十八世紀文學史」、「二十世紀法國青春敘述研究」、「拉法葉特夫人—小說的發明」。此外,長期負責法譯中翻譯課程,教書之餘,亦投入翻譯出版,譯有:《藍色小孩》(心靈工坊)、《我一百歲,我有七萬個小孩:以馬內利修女回憶錄》(心靈工坊)、《環城大道》(允晨)、《心理韌性的力量:從創傷中自我超越》(心靈工坊)、《未定之圖—觀空間》(漫遊者文化)等作品。



點圖看講座摘要


鄭慧君

Project 01

《命運多舛的「童話國王」與「童話公主」:「路德維希二世」與「西西公主」的故事

         19世紀中後期,巴伐利亞王國的維特斯巴赫家族曾出現一對引領風騷的皇室佳人:年少繼位的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以及後來成為奧匈帝國皇后、被後世暱稱為「西西公主」的伊莉莎白女皇。兩人是年差八歲的姑姪關係,亦是心靈摯友。路德維希二世高大挺拔,熱愛藝術文化。他在位時期,試圖將慕尼黑打造成歐洲文藝首都:因為他對音樂的熱情,讓華格納的歌劇藝術發展至巔峰,德國浪漫派音樂再度被推向世界舞台;此外他熱衷建築藝術,邀請法國建築師在慕尼黑近郊湖區打造一處仿法國凡爾賽宮的海倫基姆湖宮,也在阿爾卑斯山腰留下一座全球馳名的夢幻城堡—新天鵝堡。但他不務政事,長年花費鉅資投入文化事業,幾乎掏空國庫,最終難逃被罷黜的命運。
         西西公主自小悠遊於田野山林之間,生性熱愛自由,年方十五便嫁入奧地利大公國,努力學習成為一國之母。她因美貌及親民愛物的性情而聲名遠播,但皇宮中的繁文縟節將她困成籠中鳥,而皇室內的流言蜚語也成為壓垮她的千斤重擔。幾經掙扎,她以調養身體為由,決定遠離皇室,長年周遊於歐洲各國。年近六十之際,她成為一次政治暗殺事件中無辜的犧牲者。
         對這兩位勇於脫離皇室規範的「童話國王」與「童話公主」來說,皇室的光環並未替他們帶來童話般幸福的生活,反成為束縛人生的枷鎖。但他們如彗星般的短暫生命,為歐洲史上留下了豐厚的有形、無形文化遺產。

葉嘉華

Project 01

《「氣質出眾,天生麗質」: 瑪麗亞•梅迪奇的肖像與她的少女時代》

        在歐洲史上,瑪麗亞•梅迪奇(Maria de' Medici, 1573-1642)多半被描述成資質平庸,頑固強勢的寡居皇后。她缺乏政治手腕又不夠深思熟慮,導致她最後遭其子其子路易十三(Louis XIII, 1601 –1643)流放,客死異鄉的悲劇下場。然而,近期針對她早年在佛羅倫斯生活的研究,讓人們看到不一樣的瑪麗亞•梅迪奇。成長在當時歐洲文化和科學重鎮的佛羅倫斯宮廷,瑪麗亞不僅接受所有統治階級女性該有的德行和禮儀訓練,同時擁有與王子同等的菁英教育和絕佳的藝術陶冶。這樣的訓練,讓她具有其他皇后少有的能力和思維,為她後來在法國的諸多作為埋下伏筆。她與法國國王亨利四世(Henry of France, 1553-1610)的政治婚姻是經過13年的協商取得的成果,是她人生當中最重要的成就。在1600年舉行的盛大婚禮上,瑪莉亞初次面對來自全歐洲皇室的目光,她如何面對這些來自各方的評量和檢視?本次演講將從她早年的宮廷肖像著手,透過這些繪畫中的表現手法和內容呈現,講述她鮮為人知的成長過程、那漫長而多舛的婚配之路以及盛大的婚禮場面。通過這些肖像的分析和生活史的回溯,我們將以不一樣的角度,重新認識這位曾經美麗堅毅又有文化素養的義大利公主。

林德祐

Project 01

《首席情婦與假面皇后:拉法葉特夫人筆下的法國王室與王妃養成記》

        拉法葉特夫人(Madame de Lafayette)寫出了法國第一部心理分析小說《克萊維王妃》(La Princesse de Clèves)。生活在宮廷,從小就隨侍在奧地利安妮皇后(Anne d’Autriche)身邊,十四歲又成為英格蘭的亨利埃塔(Henriette d’Angleterre)王妃的隨行女官兼密友,思想成熟以來又經常出入許多著名女性主持的沙龍,與王室的成員交遊甚密,熟知歐洲歷史,通曉數國語言,義大利文、西班牙文、希臘文。她的大多數小說皆以法國王妃為主角,小說標題便可看出這個傾向:《克萊維王妃》、《蒙邦希耶王妃》、《彤德伯爵夫人》、《英格蘭的亨利埃塔王妃》。拉法葉特夫人的小說技巧在於在真實的法國宮廷社會中置入一位虛構的王妃,藉此書寫王室的生活、風俗習慣、儀式排場之外,更重要的是讓初入宮廷,懵懂無知的王妃從宮中的軼事、其他女性的韻事,結合自身的體驗認識愛情,認識社會的險峻。以克萊維王妃為例,亨利二世的宮廷似乎提供了兩位真實后妃的軼事,對這位虛構王妃的淑女養成記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一位是法國著名的跨世代情婦迪安納.德.波瓦契(Diane de Poitier),另一位則是出身梅迪奇家族,個性善妒的凱薩琳皇后(Catherine de Médicis)。作者展現出細膩綿密的觀察,對於各種情感有深入的研究。並非她以宮廷王室生活為題材而讓作品得以流傳後世,而是細膩的情感分析與盤根錯節的人際關係,才讓法國小說有了趨於人性的發展。如果以為王室生活只是給作品一種食古不化的刻板印象,那就會犯了和之前法國總統薩科奇(Nicolas Sarkozy)一樣的錯誤,只覺得這是一些無關現代、不用再讀的小說。

第十七屆臺灣歐洲文化論壇

Project 01

臺灣歐洲文化論壇

主題:「歐洲王室王妃的華麗、頹喪與永恆」
時間:12/19 (週六下午14:00-16:30)
地點: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三樓梁國樹國際會議廳
主辦單位:臺灣歐洲聯盟中心、臺大歐盟卓越中心、臺灣大學外文系歐語學群、清華大學外語系
協辦單位:中華民國(臺灣)歐洲研究協會、清華大學全球處


About 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