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的範圍甚廣,舉凡繪畫的視覺藝術與舞蹈的表演藝術都包含在內。許多藝術家畢其一生投注在作品中,與世俗生活漸行漸遠,儘管他們的生命絢爛奪目且為世人留下許多意義深遠且值得探究的作品,但他們的一生卻不免交織著孤獨、惆悵、瘋狂與悲傷,而當中更不乏有人因愛情、家庭或大時代背景的無奈因素度過鬱鬱寡歡的一生,甚至他們的畫作是在死後多年才得到世人的肯定。

        近年來許多導演在電影中重現了當年藝術家的風采與舉世聞名的畫作。2015年導演Simon Curtis 以《名畫的控訴》(Woman in Gold)一片描述了在大戰期間流亡到美國的猶太人瑪麗亞如何對抗國家機器,將大師克里姆為嬸嬸精心描繪的畫像「艾蒂兒肖像」自奧地利政府手中奪回。另外,2014年在好萊塢極受好評的《大眼睛》(Big Eyes)所描述的是1950年代知名畫家瑪格麗特.基恩(Margaret Keane)指控丈夫華特.基恩(Walter Keane)剽竊她的繪畫風格;最後,大受好評的還有2013年的法國影片《印象雷諾瓦》(Renoir),法國印象派大師雷諾瓦在遭逢人生不幸後卻仍堅持在已變形的手上纏上畫筆,為世人留下一幅幅永不抹滅的曠世巨作。

        事實上,歐洲國家除了法國之外,荷蘭與西班牙在繪畫藝術方面的成果亦相當豐碩且備受矚目。因此也不乏有電影導演藉由影片重現這些畫家的一生,並在作品中帶入世人熟悉的畫作。此次歐洲文化論壇將邀請三位知名講者藉由六部影片做精彩與精闢的分析(陳貺怡老師將分析重現荷蘭畫家的兩部影片《夜巡林布蘭》以及《戴珍珠耳環的女人》,陳淑華老師將探討兩位法國女畫家的電影《馬內的謬思》與《花落花開》,張淑英老師將藉由《哥雅畫作下的女孩》以及《日光之夢》介紹西班牙史上兩位重量級繪畫大師),希望藉此能帶領與會聽眾重回不同國度的不同年代,並對其中的畫家與畫作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


主持人/論壇策劃者    林震宇
西班牙納瓦拉大學(Universidad de Navarra)大眾傳播學博士
經歷:
自1999年起至文藻外語大學西班牙語文系任教至今。
自2008年8月起至2011年7月擔任文藻外語大學西班牙語文系系主任。
目前為文藻外語大學西班牙語文系副教授,兼歐洲研究所籌備所長。
2003年起致力於阿莫多瓦電影的研究,並於2008年出版了專書-「阿莫多瓦:一位西班牙80年代的女性主義與社會寫實導演」。
2009年起開始研究拉丁美洲電影中的歷史事件再現與社會問題的呈現,獲得科技部三次專題研究計畫(共四年),並於今年三月出版了專書-「電影、歷史與社會:以拉丁美洲的電影為例探討」。
文學翻譯作品:祕魯長篇小說《昨天的事我已不記得了》(Fue ayer y no me acuerdo, Jaime Bayly)、《請你不要告訴任何人》(No se lo digas a nadie, Jaime Bayly),由麥田出版社分別於1999年4月及6月出版。
自2011年起與國內不同國際影展合作(金馬國際影展、金馬奇幻影展、台北電影節、高雄電影節、台北光點影展、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共翻譯了34部西語電影的字幕,其中包括《切膚預謀》、《飛常性奮》、《時代啟示錄》、《露西亞離開之後》、《我的雙面童年》、《凌刑密密縫》。


主講人    陳貺怡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及碩士班專任副教授兼系主任、所長
學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畢業。法國巴黎第十大學藝術史與考古學系學士、碩士、當代藝術史(十九、二十世紀)博士。
經歷:
曾任台北縣立福和國中美術教師;旅居法國十四年,期間曾創辦「使者文化交流協會」,籌辦古蹟及博物館導覽等文化活動;返國後任職國立歷史博物館研究人員(負責策展、圖錄編纂及對法交流事務);現任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及碩士班專任副教授兼系主任、所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博士班兼任副教授。
曾策畫「米勒、柯洛與巴比松畫派」(史博,2004)、「藝術家的書-從馬諦斯到當代藝術」(史博,2007)、「自以為是台灣人」(也趣藝廊,2007)、「後學院」(台藝大藝博館,2010)、「巴爾札克﹣他方的觀點」(巴黎Maison de Balzac,2012-13)等國際與國內展覽,曾擔任國立歷史博物館米勒、梵谷、畢卡索、米羅、莫內,台北市立美術館高更、莫內等國際大展策展顧問、廣達文教基金會顧問、《美術學刊》主編、《史物論壇》編輯委員、國立編譯館/國家教育研究院教科書審查委員、國立故宮博物院審議委員、國立歷史博物館評鑑委員、台北市立美術館審議委員、國藝會藝評台評審委員及國內外多項美術比賽評審委員。



主講人    陳淑華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教授
學歷:法國巴黎第一大學西洋美術史博士(1994)。法國科學與技術學院油畫修復碩士(1994)。
法國巴黎第一大學西洋美術史碩士(1990)
經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專任教授(1995~)
專長:油畫、天然漆畫、西洋美術史



主講人    張淑英
臺大外文系教授兼國際長
學歷:馬德里大學西班牙&拉丁美洲文學博士。輔仁大學西班牙語文學系/研究所。
經歷:
曾任臺大文學院副院長、師大歐文所、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班,西班牙語文學系專兼任教授。學術專長領域為當代西班牙、拉丁美洲文學。近年專注文學與電影、旅行/流浪漢文學、飲食文學、情色文學、現代主義詩學、中西筆譯等研究;於國內外期刊、專書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 文學作品導讀撰述400餘篇,中西口譯近百場。
翻譯作品有《佩德羅.巴拉莫》、《梁君午》畫冊、《莫雷的發明》、《紙房子裡的人》、《金龍王國》(合譯)、《消逝的天鵝》、《解剖師與性感帶》、《亞卡利亞之旅》、《杜瓦特家族》、以及中詩西譯北島《零度以上的風景》等十餘部作品。


《夜巡林布蘭》

Project 01

史實與奇想之間 –
十七世紀荷蘭肖像畫在當代電影中引發的戲劇想像

        1648年「八十年戰爭」結束後,荷蘭正式進入黃金時代,不僅經濟狂飆,而且文化藝術鼎盛,新興藝術市場建立,畫作脫離歷史畫,出現專業的肖像畫、風俗畫、風景、靜物、動物畫家,在整個巴洛克時期的歐洲享有特殊的地位。在如此背景中創作的林布蘭特(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06 – 1669)和維梅爾(Jan Vermeer, 1632 –1675),一是在當時與後世都享有盛名的畫家,一是被歷史遺忘又再度發現的畫家。但兩人分別以另類「肖像畫」《夜巡》以及《戴珍珠耳環的女人》留下許多謎團,引發後世諸多詮釋與想像的可能。因為題材的特殊性,Peter Greenaway以及Peter Webber分別針對此二位藝術家的二件作品,拍攝了介於史實和想像之間,與巴洛克的戲劇精神完全符合的精彩影片。

《戴珍珠耳環的女人》

Project 01

史實與奇想之間 –
十七世紀荷蘭肖像畫在當代電影中引發的戲劇想像

        1648年「八十年戰爭」結束後,荷蘭正式進入黃金時代,不僅經濟狂飆,而且文化藝術鼎盛,新興藝術市場建立,畫作脫離歷史畫,出現專業的肖像畫、風俗畫、風景、靜物、動物畫家,在整個巴洛克時期的歐洲享有特殊的地位。在如此背景中創作的林布蘭特(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06 – 1669)和維梅爾(Jan Vermeer, 1632 –1675),一是在當時與後世都享有盛名的畫家,一是被歷史遺忘又再度發現的畫家。但兩人分別以另類「肖像畫」《夜巡》以及《戴珍珠耳環的女人》留下許多謎團,引發後世諸多詮釋與想像的可能。因為題材的特殊性,Peter Greenaway以及Peter Webber分別針對此二位藝術家的二件作品,拍攝了介於史實和想像之間,與巴洛克的戲劇精神完全符合的精彩影片。

《馬內的繆思》

Project 01

從《馬內的繆思》與《花開花落》看女性藝術家之路

        《馬內的謬思》(法文片名:Berthe Morisot)與《花落花開》(法文片名: Séraphine ) 這兩部深具<故事性>的法國電影描述的是兩位不論就出身、相貌、教養、畫風和命運皆完全不同的法國女畫家,但相同的是她們都必須與社會價值觀和身為女性的角色相對抗方能成就藝術之路。古今中外,有太多女性藝術家在掙脫社會價值的框架和力求自主的歷程中,往往被視為性格古怪、難以捉摸,甚至「乖怪」,不論是出身名門、才貌出眾的莫莉索(Berthe Morisot,1841-1895)或是出身卑微、其貌不揚的賽哈芬(Séraphine Louis,1864-1942)皆如此。這兩部傳記式電影雖未全然反映了史實,卻也替女性藝術家堅韌不拔的性格給予了最好的註腳。
        《馬內的謬思》係藉由印象派大師馬內(Édouard Manet,1832-1883)和莫莉索的一段戀情勾勒出莫莉索成為畫家的心路歷程。讓印象派眾大師驚為天人、馬內畫筆下美麗謬思的莫莉索出身富裕家庭,母親支持女兒們學畫,但姊姊艾瑪選擇了向社會傳統妥協,正好襯托出莫莉索不同的人生選擇和藝術之路。一輩子,很短暫。現實社會裡,莫莉索在繪畫上的成就,不論名氣或身價甚至都曾超越了莫內、塞尚與雷諾瓦,並成功地在藝術史上留了名。然而這過程並不容易,為了證明擁有美貌的女人能夠同時擁有才華,莫莉索必須意志堅定,不僅在愛情的斡旋上絲毫不能讓步,還得不斷探索自我、衝撞社會期許、平息社會質疑才能成就畫家的角色。她那種安靜而有力道的叛逆精神和生活態度,以及高度的女性自覺與意識,充分反映在她的作品上。影片中引用大量的畫作傳達畫家的心路歷程,也成就了影片美好的視覺元素與印象。

《花開花落》

Project 01

從《馬內的繆思》與《花開花落》看女性藝術家之路

        《馬內的謬思》(法文片名:Berthe Morisot)與《花落花開》(法文片名: Séraphine ) 這兩部深具<故事性>的法國電影描述的是兩位不論就出身、相貌、教養、畫風和命運皆完全不同的法國女畫家,但相同的是她們都必須與社會價值觀和身為女性的角色相對抗方能成就藝術之路。古今中外,有太多女性藝術家在掙脫社會價值的框架和力求自主的歷程中,往往被視為性格古怪、難以捉摸,甚至「乖怪」,不論是出身名門、才貌出眾的莫莉索(Berthe Morisot,1841-1895)或是出身卑微、其貌不揚的賽哈芬(Séraphine Louis,1864-1942)皆如此。這兩部傳記式電影雖未全然反映了史實,卻也替女性藝術家堅韌不拔的性格給予了最好的註腳。
        《花落花開》所描述的女主角賽哈芬與莫莉索截然不同之處,不僅因為她是位徹頭徹尾未受過任何正統繪畫訓練的<素人畫家>,還有她的出身、外貌和教養都與莫莉索有著天壤之別。所有的坎坷和誤解或多或少與她的外貌和出身有關,但是對於藝術和生命的熱情和才華卻同樣地在短暫生命中散發出耀眼光彩和驚人的創作能量。同樣有著戰亂背景的不同年代,但賽哈芬所生存的現實環境幾乎可以用極素、甚至陰暗、與世隔絕來形容,她出身卑微、其貌不揚、體態痴肥、獨來獨往、平日靠幫傭維生,年過四十才無師自通開始提筆作畫,自此便陷溺在繪畫世界裡直至生命盡頭。她喜歡親近大自然,從自然和生活擷取繪畫題材和創作素材,過人的藝術直覺和腦內狂奔的熱情讓沒有親人、朋友、財產的賽哈芬不斷地創作,白天工作,晚上便在昏暗的燭光中瘋狂作畫,即便是夾在戰火和恐懼之間也未曾讓她間斷。令人驚艷的是從她苦悶窘迫的世界裡所蔓延開來的藤蔓枝枒和花朵,一如生命的詠嘆調在畫面上展現出無盡的生命力,燦亮如花火,朵朵驚奇。《花落花開》以樸素的視覺風格訴說了賽哈芬愁美的故事,透過她粗鄙的身影帶領觀眾走進她孤寂、溫柔的繪畫世界,她的癡和迷讓人心驚,她瘋狂的吶喊讓人感受到心有不甘的惆悵和抗議,但她的歌聲和臉際的一抹微笑卻也嶄露了對於信仰和藝術的虔誠和從中所獲得的喜悅。不論是男性或女性,尤其是身為創作者,都無法不為之動容。

《哥雅畫作下的女孩》

Project 01

魅影與陽光:哥雅與安東尼歐.洛佩茲的繪.畫.影.像

        本演講探討兩部電影 —《哥雅畫作下的女孩》(Los fantasmas de Goya; 2006)和 《日光之夢》(《榲桲樹的光影》,El sol del membrillo; 1992),介紹西班牙兩位跨 時代國寶級繪畫大師:一位是十八世紀的哥雅 (Francisco de Goya,1746-1828), 一位是二十世紀的安東尼歐.洛佩茲 (Antonio López,1936-)。《哥雅畫作下的 女孩》原文名稱為《哥雅的鬼魅》,因此,本演講從電影影像來看導演米羅 · 福 曼(Milos Forman)如何藉著哥雅的繪畫生涯,由光到影,從璀璨到黯淡,從華 服到衣衫襤褸,從四季頌歌到黑色繪畫 (La pintura negra) 系列,以及《謬思》(Los caprichos)、《戰爭的浩劫》(Los desastres de la guerra)版畫,來呈現畫家以畫諫 時政,嘲諷西班牙政治社會的衰落與積弱不振,王室的昏庸揮霍,拿破崙的入侵; 批判宗教法庭的腐敗與專制。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的西班牙已從黃金世紀的 巔峰衰頹,哥雅本人的繪畫風格,也從陽光的宮廷仕女畫轉為晦暗的鬼魅影像, 同時,他自己的身份地位,經濟力量與繪畫評價也由盛轉衰,終至身殘耳聾,流 落他鄉。一切彷彿魅影幢幢,與之相隨。米羅 · 福曼雖從哥雅畫作的女人肖像 開始運鏡,敘述她如何因宗教迫害從富商閨秀轉為瘋女人生,然卻可以從更多不 同的畫面、電影與繪畫的互文挪用,綜觀哥雅與西班牙。
        另一方面,本演講將畫面移鏡至二十世紀,看內戰當年誕生的安東尼歐.洛 佩茲,這位當代西班牙繪畫寫實主義大師如何慢筆漫描,將夢中的靈感帶到現 實,畫下花園裡的榲桲樹與陽光。他殷殷等待夏末秋初的陽光,那一道道臨去誘 人也讓人捉摸不定的光芒,篩落榲桲樹的果實與枝葉間,每日等待,看陽光如何 映照,從視覺的感光到畫筆的油畫色彩,那短暫唯一獨有的片刻,用油彩點描出 最和煦、乾淨、亮眼的光線。安東尼歐.洛佩茲的耐心慢筆,猶如導演艾里西 (Víctor Erice)十年磨一劍的電影作品,艾里西五十年電影導演生涯,《榲桲樹 的光影》是他繼《南方》(El sur, 1983)十年後第三部長片,而安東尼歐.洛佩 茲,這位馬德里的地景最佳彩繪師與代言人,在艾里西的鏡頭下,居家生活,繪 畫執著,從夢境到印象到寫實,從綠到黃,從初秋到冬末,大自然與畫筆合而為 一的景致,陽光燦爛,夢想成真。
        從哥雅到安東尼歐.洛佩茲,從《哥雅畫作下的女孩》到《日光之夢》(《榲 桲樹的光影》)我們再次見證西班牙經典文化的傳統與現代,他的魅影與陽光, 正如「黑色西班牙」地景裏枯乾燥裂的黃土與韌性的橄欖樹綠枝枒,正如鬥牛場 上觀眾席的陰影與陽光,觀眾、鬥牛士、鬥牛的喝采與死亡,黃金歲月與蕭瑟晚 景,生之燦爛死之魅影,在繪.畫.影.像中一幅幅呈現。

《日光之夢》

Project 01

魅影與陽光:哥雅與安東尼歐.洛佩茲的繪.畫.影.像

        本演講探討兩部電影 —《哥雅畫作下的女孩》(Los fantasmas de Goya; 2006)和 《日光之夢》(《榲桲樹的光影》,El sol del membrillo; 1992),介紹西班牙兩位跨 時代國寶級繪畫大師:一位是十八世紀的哥雅 (Francisco de Goya,1746-1828), 一位是二十世紀的安東尼歐.洛佩茲 (Antonio López,1936-)。《哥雅畫作下的 女孩》原文名稱為《哥雅的鬼魅》,因此,本演講從電影影像來看導演米羅 · 福 曼(Milos Forman)如何藉著哥雅的繪畫生涯,由光到影,從璀璨到黯淡,從華 服到衣衫襤褸,從四季頌歌到黑色繪畫 (La pintura negra) 系列,以及《謬思》(Los caprichos)、《戰爭的浩劫》(Los desastres de la guerra)版畫,來呈現畫家以畫諫 時政,嘲諷西班牙政治社會的衰落與積弱不振,王室的昏庸揮霍,拿破崙的入侵; 批判宗教法庭的腐敗與專制。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的西班牙已從黃金世紀的 巔峰衰頹,哥雅本人的繪畫風格,也從陽光的宮廷仕女畫轉為晦暗的鬼魅影像, 同時,他自己的身份地位,經濟力量與繪畫評價也由盛轉衰,終至身殘耳聾,流 落他鄉。一切彷彿魅影幢幢,與之相隨。米羅 · 福曼雖從哥雅畫作的女人肖像 開始運鏡,敘述她如何因宗教迫害從富商閨秀轉為瘋女人生,然卻可以從更多不 同的畫面、電影與繪畫的互文挪用,綜觀哥雅與西班牙。
        另一方面,本演講將畫面移鏡至二十世紀,看內戰當年誕生的安東尼歐.洛 佩茲,這位當代西班牙繪畫寫實主義大師如何慢筆漫描,將夢中的靈感帶到現 實,畫下花園裡的榲桲樹與陽光。他殷殷等待夏末秋初的陽光,那一道道臨去誘 人也讓人捉摸不定的光芒,篩落榲桲樹的果實與枝葉間,每日等待,看陽光如何 映照,從視覺的感光到畫筆的油畫色彩,那短暫唯一獨有的片刻,用油彩點描出 最和煦、乾淨、亮眼的光線。安東尼歐.洛佩茲的耐心慢筆,猶如導演艾里西 (Víctor Erice)十年磨一劍的電影作品,艾里西五十年電影導演生涯,《榲桲樹 的光影》是他繼《南方》(El sur, 1983)十年後第三部長片,而安東尼歐.洛佩 茲,這位馬德里的地景最佳彩繪師與代言人,在艾里西的鏡頭下,居家生活,繪 畫執著,從夢境到印象到寫實,從綠到黃,從初秋到冬末,大自然與畫筆合而為 一的景致,陽光燦爛,夢想成真。
        從哥雅到安東尼歐.洛佩茲,從《哥雅畫作下的女孩》到《日光之夢》(《榲 桲樹的光影》)我們再次見證西班牙經典文化的傳統與現代,他的魅影與陽光, 正如「黑色西班牙」地景裏枯乾燥裂的黃土與韌性的橄欖樹綠枝枒,正如鬥牛場 上觀眾席的陰影與陽光,觀眾、鬥牛士、鬥牛的喝采與死亡,黃金歲月與蕭瑟晚 景,生之燦爛死之魅影,在繪.畫.影.像中一幅幅呈現。

About 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