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外債的虛 vs. 高內債的實

【聯合報╱社論】2011.09.24 (http://udn.com/)

正當國際關注歐債危機會否釀成全球經濟災難之際,我國在九月十五日這天,還清了最後一筆外債,成為全球不到廿個「零外債」國家之一。 但對百分之九九•九九都是內債的台灣,零外債與「無債」根本毫無關連,最多只能說明台灣不會面臨像希臘這樣的外債困境。 零外債的紀錄,並不是政府財政健全的認證;所以,與其沉浸在零外債的虛幻驕傲,不如拿出積極對策,務實面對比外債嚴重萬倍的內債風暴。

民國一○一年時,中央政府未償債務餘額將衝破五兆元,創下歷史新高。 也就是說,當政府還清最後一筆廿三萬餘美元(約新台幣七百萬元)的外債後, 高達五•一三兆餘元的債務,清一色都是本國人民借給政府的內債。 近五十年來,政府向外國人借來的外債僅一千五百七十六萬餘美元(約新台幣四•七億元), 從這個結構即可知,外債只是國家總負債的九牛一毛,從來不曾構成問題。

舉債不等於壞事,舉債做必要的建設,不僅在當下創造就業機會,也提升公共效率,為未來的經濟發展奠基; 舉債也不代表內債一定比外債好,兩者只是舉借的對象不同, 既是「債」就要還,既無高下之分,更沒有緩急之別,主要拿捏的是借錢的成本。 台灣的外債很少,關鍵就在於成本;政府沒有考慮多借外債,只是因為台灣不是世界銀行的成員,加上主權信用評等較歐美等國低,若要發行外債,借款利率相對比較高。 另方面,國內游資充沛,對內舉債的利率只有國外的三分之二,更沒必要借外債。 因此,政府借外債僅具形式意義,跟企業與銀行往來維持信用的意義類似。

台灣沒有外債,表面上似是無債一身輕; 究其實質,卻是外債成本高於內債,以致舉債融資管道集中在國內, 相對也代表政府失去向國際籌資的彈性選擇籌碼。 因此,「零外債」只有在內債相對也低的要件下,才有珍貴的意義。 否則,最貼近「高內債、零外債」現況的註解,不是政府不需要借外債,而是政府借不到便宜的外債。

對比起來,內債問題要比外債棘手太多; 五十年來只升不降的債務曲線,即是執政者欠缺妥善治理國債能力的鐵證。 不必回溯太遠,就從民國九十年算起,當年中央政府債務餘額約為二•七六兆元; 十二年後,行政院剛通過的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累計債務餘額已跨越五兆元大關。 政府債務在十二年內不僅翻了將近一倍,距離法定的政府舉債上限,也僅餘約三千億元的空間。

因此,如果政府將「零外債」視為一項足以傲人的政績,那麼,面對居高不下又屢創新高的內債,執政者就應為自己束手無策的表現感到汗顏。 更可怕的是,近年快速累積的國債,少數是為了推動經濟建設而來,但大部分是出於財政結構不良所致。 肩負穩固財政基石重任的賦稅制度長期失衡,經濟成長的果實因而無法反映於國庫稅收,不足以支應施政所需,舉債就成了政府無米之炊的主要選項。

台灣的高額債務,屢被國際信評機構引為調降主權評等的理由,債務的改善程度,更是評等展望動向的關鍵。 關於國債,政府沒有自我感覺良好的權利。 不到新台幣五億元的外債,國庫花了五十年還清; 超過五兆元的內債,更需要執政者展現積極的償債行動,才能讓國債水位從警戒區回到安全帶。 畢竟,零外債只是虛幻成就,執政者需要的是反躬自省,為高額內債設定具體的減債目標。

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編列的債務還本金額達九百四十億元,占稅課收入比重拉升至百分之七•五,即是一個好的開始。 然而,加快償還債務,必須有豐沛的稅收做後盾,重整稅制結構才是減債的主角。 政府何妨就以明年為財政減赤元年,左手開源、右手節流,向「零外債」看齊,真正體現名副其實債少不愁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