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我們 相簿 留言板 聯絡我們
鰻魚教室
鰻魚教室
版主文章
鰻魚新聞

日本研究指出回歸產卵親鰻減少是鰻苗歉收的主因

2013.06.24

    日本東京大學大氣海洋研究所於2012年5月於太平洋馬利安納群島附近水域調查時,發現日本鰻在北緯14度附近卵已孵化為稚魚,但今年日本鰻線的漁獲量仍然是嚴重的歉收,對此該研究團隊的領隊,同所的塚本教授等於2013年3月30為止的日本水產學會發表調查結果,團隊之一的青山潤特任准教授表示,漁況不佳的原因是洄游產卵場的親鰻急遽減少的可能性大為增加,為防止日本鰻的滅絕,應該禁止於日本河川及沿岸漁獲親鰻。
    去年的調查,推定親鰻由日本伊豆、小笠原群島及其接續之海底山脈,沿西馬里亞納海溝南下,並於鹽分低的海域讓親鰻有回到故鄉之感覺,而在那裡產卵。這是因為 中緯度的北太平洋因蒸發旺盛致鹽度較高,而低緯度則因降雨而成低鹽的狀態,因此高低鹽度間形成了一個鹽度鋒面,此一鋒面在太平洋北緯11-16度間變動,親魚沿此一鋒面,即馬里亞納西側海嶺達海嶺南側水域的150-180公尺水深處產卵並孵化為稚魚,再由北赤道流輸送至西菲律賓近海,進而黑潮輸送北上臺灣、日本及大陸沿岸,但如果隨著民答那峨海流(Mindanao current)南下,則會死亡,2009年與2011年調查時,發現產卵場的鹽度鋒面在北緯12-13度附近,緯度太低,隨明達納海流南下而死亡的仔稚魚增加,故漁獲欠佳是可以想像的,但今年產卵場北移到北緯14度附近,仍然漁況不佳,所以極有可能是回歸的親魚太少緣故。

2013年5月31日
來源:中國鰻魚網

 

鰻苗新聞
其他資訊








free html hit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