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我們 相簿 留言板 聯絡我們
鰻魚教室
鰻魚教室
版主文章
鰻魚新聞

日本研究指出自然水域鰻苗以死亡動物性浮游生物為初級餌料

2013.01.02

   「日本鰻在世界最深處的馬里亞納海溝附近海域產卵孵化後,以死亡的動植物浮游生物為餌料的可能性相當高」,這是日本東京大學大氣海洋研究所及海洋研究開發機構所屬的養殖研究所(位於日本愛知縣)所組的研究團隊,2012年11月7日發表在英皇室出刊的Biology-letter上 的創見。此一研究結果幾乎解明幼生日本鰻的餌料謎團,提供改善人工餌料的契機,為日本鰻從孕卵到完全養殖,以及企業化大量生產的可行性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該團隊的主持人塚本教授表示:「今後有必要重新開發發揮餌料有效機能的飼育裝置。如果能生產鰻苗,就可以保護天然鰻苗。」
    海洋機構所長大河內直彥2009年 調查生物於金字塔型食物鏈中,究竟處在那一位置,而開發了“營養段階推定法”,從生物體內取兩種氨基酸並調查氫同位素的比例,即可推定其餌料。他在養殖研 究所,以養殖鰻苗及天然鰻苗幼生用此一方法調查判定其以死亡動植物浮游生物為餌料的可能性很高。而這些死亡浮游生物以「海洋雪(Marine snow)」形式沉降至海底途中,因海洋水溫與海水密度的關係,於水溫25℃,水深100-150公尺蓄積一定時間,而容易成為日本鰻幼生的餌料也已究明。
    日本鰻養殖因天然鰻線漁獲持續性的不佳,因此日本水產綜合研究中心10年來,從養殖到成魚使其成功孕卵、采卵及孵化,達到世界上首次成功的鰻魚完全養殖,雖然如此,現在的初期餌料是以鯊魚卵與南極蝦的萃取物混合而成,但其成長率仍然很低。
    另外,飼育水槽的水如果沒有不斷的迴圈,幼生鰻線即浮起而死亡,而迴圈水又把投入的初期餌料擴散,助長了細菌的繁殖,所以養殖用水必須不斷更新交換。

2013年01月12日
來源:國際漁業資訊

 

鰻苗新聞
其他資訊








free html hit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