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歌劇與戲曲中精神疾病的表現手法 《表演藝術》124期(2003)

這群流傳千古的精神病患們!

淺談歌劇與戲曲中精神疾病的表現手法

蔡振家

[...]

  精神疾病的分類有很多種,其中一種是把症狀分為三大類:正性症狀、負性症狀、混亂症狀。

  正性症狀包括妄想、舞蹈等。「正性」並非總是好的意思,而是指多出了一些常人所沒有的症狀,可稱為病態的「過度」。神經元的過度活化,可能會造成肢體上的難以停歇的舞蹈,或是腦中縈繞著固執的意念。

  負性症狀則包括面無表情、缺乏動機及興趣。「負性」是指缺乏常人應該擁有的某些特質,可稱為病態的「不足」。例如憂鬱症患者會覺得周遭的事物都毫無意義、生活退縮,而控制運動的神經元若是活化不足,則可造成帕金斯症的肢體僵直。

[...]

  戲劇表演中所刻畫的精神異常行為,有時候可以流傳千古,成為人們對於該精神疾病的刻板印象。例如有些醫師在解釋「強迫症」時,會以不停洗手的馬克白夫人作為例子,她雖然是莎翁筆下的戲劇人物,卻比真實世界中任何一位強迫症病患更為著名。

  強迫症的症狀是心中有個揮之不去的念頭,驅使患者反覆作出儀式性的行為,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洗手與檢查。人們都有檢查的本能、保持清潔的本能,這類自動化的意念是由腦中的尾狀核所掌管,例如當你身體太髒時,它提醒你去洗澡,當你外出時,它提醒你巡視門窗。強迫症的病因通常是由於尾狀核過度活化,一直持續在拉警報的狀態,因此患者會覺得手一直沒洗乾淨。

  戲劇史上最著名的強迫症表演,是馬克白夫人在燈下洗手的一景,威爾第在歌劇《馬克白》中對於此有出色的描寫,在這個瘋狂場景中,女高音以片段的呢喃,唱出令人毛骨悚然的空洞效果,而伴奏音樂則為充斥著半音階的頑固音型,讓人似乎感覺到有一股扭曲的、單調的意念徘徊不去。

  以固定樂想(idee fixe)來描寫偏執的意念,最著名的例子出自於貝爾格(Alban Berg, 1885-1935)的歌劇《伍采克》(Wozzeck)第一幕,醫生與伍采克的對手戲。此劇的原劇本為畢希納(Georg Buchner, 1813-1837)的戲劇《伍依采克》(Woyzeck),這位左手從事醫學研究、右手寫劇本的奇才,在生命的最後一年將真實的精神病患兇殺案寫為《伍依采克》。

  伍采克只是個一心想維持家計的凡夫俗子,卻在現實中受盡欺凌,他的瘋癲與殺妻是不可避免的悲劇,在這個小人物的背後,是一個冷酷、病態的社會。不光是伍采克,他的周遭也不乏精神異常之人,其中個性最鮮明的就是上尉與醫生。伍采克為了賺錢養家,擔任了醫生的醫學實驗品,這位醫生總夢想著自己的研究能名垂不朽,他對知識的追求終究成了一種狂躁偏執行為(manic obsession),這在音樂上由帕薩卡里亞(Passacaglia)主題及其21個變奏來代表。雖然貝爾格此處使用的是艱深的、學究式的帕薩卡里舞曲與十二音列技法,但這樣的音樂形式卻自始至終緊扣著台上的對話,效果十分驚人。

  《伍采克》是筆者最喜愛的現代音樂作品,尤其是醫生為伍采克看診這一場戲,警世意味十分濃厚。這一景的最後,醫生得意忘形地大喊「我的理論不朽」,帕薩卡里亞主題也石破天驚地奏出——這個反覆低吟的樂想終於失控爆發,反映出醫生為求驚世之作而陷入瘋癲。此情此景,不禁讓筆者幡然自省 ,自己在藝術與科學的路途上汲汲營營 ,是否也多出了一些常人所沒有的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