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2012-03-16

觀念平台——創傷的重複

【黃宗慧】

 

     東日本大地震剛屆周年,近日回顧與檢討福島核災的新聞因此能見度頗高。在焦點新聞的版面,可見反核相關行動的詳細報導:三一一當天,包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內的一萬五千名人士在福島集結反核,控訴這仍屬進行式的核災讓人民承受著多大的痛苦,而台灣上百個公民團體也發起了「歸零.重新思考零核電」大遊行,並以行動劇演出核災發生後的屍橫遍野狀;在藝文新聞的版面,則可見日本當代藝術團體「ChimPom」來台舉辦「倖存之舞」展覽的消息:該團體的六位成員在核電廠附近拍攝動物的屍體,並穿上防塵衣在受汙染的土地上豎起白旗,象徵面對核災時,包括政府官員在內,沒人知道該怎麼辦。

     而選在三一一前夕出版的書籍也不少,陳弘美的新書《日本三一一默示:瓦礫堆裡最寶貝的紀念》,在自序中即沉痛質問:「全人類活在核電的實驗室裡有半世紀了,核電悄悄地變成了『國策』,但是核災時,國家、專家對付得了這自然界的破壞力嗎?對國民負得起責任嗎?」;《被遺忘的動物們》則記錄了出身攝影記者的太田康介多次前往災區救援核電廠周邊動物的心情,一幅幅動物掙扎求生的照片,讓他對動物們的道歉之聲─「枉費你們這麼拚命活下去,大家卻無法因此而得救。真的,對不起」,聽來更加令人心碎。

     然而,當這個周年過去之後呢?此刻密集出現的相關資訊是否又會被迅速淡忘?甚至,會不會密集的報導本身就已弔詭地預設了事件被忽略的命運?因為資訊之所以能發揮資訊的功能,不就在於不能重複?就像看報查詢匯率,第一次看到的當日匯率是資訊,但在另一份報上再看到一次時,這個「資訊」就已經失去了資訊的意義。而後現代論者不也主張,資訊的過量與影像的飽和反而會造成麻木無感?但如果人們對於核災的反省還非常有限,隨三一一周年而密集出現的相關訊息又會因其重複性而被閱聽大眾自動排除於感知之外,那麼究竟要如何我們才可能對核災造成的創傷有感呢?

     其實並非所有的重複都只會造成無感,一次次帶有差異的刻意重複,仍可能帶來效果的強化而非麻木。如前述「Chim↑Pom」團體的策展,是因為「核電廠裡還有人在工作,但電視都是遠距離報導,所見訊息也是由東京電力公司提供,這很奇怪,我們決定親身『真實報導』。」這顯然就是對於疲勞轟炸式的、災難景觀畫面的重播有所質疑,而產生的「差異的重複」,這類的重複讓戳痛觀者的刺點得以出現,不但不見得會讓人麻木,還可能讓觀者產生與受災者的共感,進而開啟對於災難的深度思考。

     也因此,與其質疑關於災難的新聞與影像是否已飽和,我們更應思考的是:要怎樣重複創傷的訊息,才能讓類似的創傷經歷不會再被重複?「過多的災難影像會讓人麻木」有時是人們拒看創傷真相時用以遁逃的藉口;關於核災的創傷訊息,目前的「重複」其實還不夠,因為還不足以讓更多人了解,我們既沒有拒看的權利,也沒有麻木的權利。

     (作者為台灣大學外國文學系教授)

 

source from: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2031600480.html

 

回首頁】【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