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2012-03-02

觀念平台——讓蛋雞能夠轉身吧!

【黃宗慧】

 

    致力用畫筆見證經濟動物苦難的英國藝術家蘇科(Sue Coe)曾以「產蛋機器」這幅作品呈現「蛋雞血汗工廠」中夢魘般的景象:無數的母雞緊迫地困在狹小的格子籠中,無數的格子籠又往黑暗的遠處無止盡地延伸過去;不見天日的漆黑之中,成串黃澄澄的雞蛋如同光源,反諷地映照出蛋雞如何用黑暗的一生照亮人類的飲食生活。蘇科對於集約飼養與泰勒化(Talyorization)工廠作業的批判從不手軟:為避免自然的啄食行為造成飼料浪費就將母雞斷喙、因為小公雞不能產蛋所以一出生就直接丟進垃圾堆等死…,都是她作品的主題,但長期以來這類畫作總被批評為有說教、煽情、甚至虐待狂之嫌,她因此曾感慨,越是希望透過畫作讓更多人一起見證動物的苦難,就越是因為揭發了人們「不願面對的真相」,讓自己陷入孤絕無援的處境。

     蘇柯或許可以稍微寬慰的是,歐盟從今年一月一日起已明令禁止密集籠箱養雞。從今以後不僅在英國,還包括廿七個歐盟國家,以格子籠養雞都屬違法行為。在一年的開端能看見動物福利有如此的進展、倫理的觀念能發揮如此的力量,《動物解放》的作者彼得.辛格不禁表示,密集籠箱在歐洲的終結所帶來的進步也許比不上阿拉伯之春,但卻證明歐洲向更文明也更人性化的社會又邁進了一步─因為人們終於開始把關懷延伸至其他能感受痛苦的生命了!

     那麼台灣呢?台灣何時能終結「蛋雞血汗工廠」呢?

     上周,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公布了「市售動物福利雞蛋調查」,揭露的正是籠飼蛋雞的悲慘生活:關在格子籠裡的雞隻,一輩子不曾走踏到地面上,吃喝拉撒都在籠裡,也無法張開翅膀梳理羽翼,只能終生被迫不斷下蛋;而為了預防惡劣環境造成的雞隻健康問題,飼料裡往往添加各種抗生素,一旦產蛋率下降,還可能遭到以「禁食」手段逼迫換羽、代謝,以便繼續產蛋。

     為了保障人類健康並促進動物福利,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因此呼籲台灣速食業者以及四大超商停止使用「格子籠蛋雞」生產的雞蛋,也呼籲國內連鎖大型量販店推廣平飼(室內放養蛋雞)、放牧(除室內房舍外,還提供蛋雞戶外活動空間)或有機雞蛋;然而目前相關業者只是輕描淡寫地回應「自有一套選購標準,關鍵在於上游產業升級」,農委會更表示「廢除格子籠養雞恐衝擊產業」。這樣看起來,改變的唯一希望,只剩下關心飲食倫理的消費者了!如果有更多的消費者願意用行動支持「友善畜牧」所取得的雞蛋,更多的農民就可能陸續投入生產動物福利蛋品,而政府畜牧政策與行銷通路也才會發現,他們不能再消極因應動物福利蛋品的推廣、不能總是把責任推回消費者身上。

     當蛋雞折翼時,折損的不只是動物福利,集約飼養的環境衛生與用藥問題也必然造成飲食的高風險;因此,讓蛋雞充分伸展四肢羽翼,給牠們轉身時不致碰到其他雞隻或者籠壁的空間,既是保障蛋雞的起碼福利,也是保障人類健康。吃雞蛋,但是也讓蛋雞能夠轉身吧!

     (作者為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

source from: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2030200493.html

 

回首頁】【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