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2011-05-27

觀念平台——前手機時代 回不去了

【黃宗慧】

     自從一份最新的調查報告指出,台灣超過九成的青少年有手機焦慮症,關於手機上癮的討論就大量出現,且多半意在檢討手機所造成的不安情緒與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其實關於手機負面效應的批判,從手機問世以來就不曾缺席過。艾可(Umberto Eco)早在他一九九一年的一篇評論文章中便對手機上癮者極盡嘲諷之能事:在艾可眼中,隨時隨地都要透過手機與人互動,只代表這些手機使用者根本不懂得享受獨處,也無法專注於自己當下正在從事的活動;越是忙於為雞毛蒜皮的小事使用手機,就越是暴露自己心靈的空虛。

     艾可二十年前的評論至今聽來仍未過時,弔詭地說明了儘管批評手機上癮的論述從無間斷,這些批判卻無一能抵擋手機對現代生活的高度介入。換句話說,多數人的行為與思維已經回不去前手機時代了!而智慧型手機出現後,手機與網路的結合更加劇上癮的可能。日前公布的台灣寬頻網路使用狀況調查也指出:台灣上網人口已創十年新高,十五至十九歲者曾上網的比例更高達百分百!手機不再只是行動電話,許多人都像特技演員忙著拋擲承接多件雜物一般,手指不停在面板上滑動,急於收發簡訊、檢查電子郵件、瀏覽即時新聞,又或者每隔幾分鐘就點閱社群網站一次,以便更新或查看最新動態。

     面對回不去前手機時代的這個事實,懷舊或不滿者所在多有,但另一方面,也有些論者更想問的是這些改變究竟為何、如何影響我們,以及在看似負面的效應中,是否也蘊藏著一些值得期待的未來性?舉例來說,智慧型手機所提供的大量資訊是否只會造成專注力退化?還是也可能訓練我們快速地從眾多訊息中「去蕪存菁」?

     科技作家卡爾(Nicholas Carr)在近作《淺薄》一書中,就試圖將新科技與新思維模式的利弊並陳,探討舊技能與舊視角的退位能否帶來新技能與新視角的出現:例如面對紛至沓來的訊息,我們專心與深思的能力的確弱化了,但掃瞄、略讀、快速處理多重任務的能力或許也精進了。當然,即使「淺薄」的能力真能精進,對包括作者卡爾在內的許多人來說,這仍是一種「得不償失」的改變。但正如社會學家包曼(Zygmunt Bauman)所言,當社會文化環境已然轉變時,去評估過去與現在哪種模式較好,並無太大意義,比較有意義的,是去檢視我們是否得到了被許諾的快樂?

     當推陳出新的手機不斷承諾我們更美好的新境界時,我們是否真的從中培養出「一心多用」的能力、得到即時與人溝通的滿足、並在點擊不同網站與連結不同訊息之際激發了更高的創造力?又或者是疲於應付氾濫的垃圾資訊、迷失在一堆用不上的手機功能之中、甚至陷入追逐大同小異的新款手機卻依然虛無的輪迴裡?科技介入人生或許勢不可擋,但科技駕馭人性的惡夢卻未必會發生,只要我們對於這些現象,還有足夠的警戒與判斷,還願意花一點時間了解:手機讓我們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

(作者為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

 

回首頁】【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