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2011-04-29

觀念平台——「變成」同志的二三迷思

【黃宗慧】

 

     近來因教育部擬從一○○學年度起將同志議題納入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課綱,引發了部分家長與反對人士的恐慌。視同志教育如洪水猛獸的恐慌反應既已出現,我們就不能僅以「恐同、保守」來詮解或對之視若無睹,而必須去尋找對話的可能,否則反會造成對立情緒不必要的擴散,尊重同志、接受差異的目標也就更難達成。

     在此次的反對聲浪中,最大的疑慮與反彈莫過於是憂心同志教育將混淆中小學生的性別認同、影響身心發展,也因此有家長建議,學校只須輔導「對性別傾向有疑惑者」即可,無須將同志教育拓展到中小學全體。即使我們不去苛責這種建議所隱含的異性戀霸權預設——就是早已認定了何謂「正確」的性別性取向——也不得不說,認為孩子若接觸同志教育就會「變成」同志,是一種過於簡化的思考。

     同志身分的確是一個「變成」的結果,但異性戀身分或男性、女性身分也都是。這看似「強詞奪理」的說法其實是不少性別研究者的共識:性別性取向認同可能包含先天與後天的影響,在生理面向之外,還牽涉了社會文化建構、情感認同等種種多元決定因素;也因此本來就是一個需要摸索、選擇,進而認同的「變成」過程。

     但在部分反對者的認定中,同志教育彷彿具有誘導的力量,會讓孩子在迷惑困頓於不解自身性取向之際,「不慎」變成同志。這樣的思考,一方面把身分認同的過程想像得太簡單,簡單到假定孩子可能因為接觸同志教育就變成同志;另一方面,又把「變成同志」想像得太負面:如果孩子因為無法認同自己的性取向、因為無法「變成」符合社會期待的異性戀者而感到畏縮惶惑,那麼能有適當的資訊教育他們去接受這樣的身分,或至少做到不把這樣的自己視為怪胎、並繼續探尋「變成」不同身分的可能,這種「變成」難道不具有其正向的意義嗎?

     再者,在這個資訊傳播方式多元快速的社會,中小學生有太多管道可以自行取得同志議題的相關訊息,即使原本無意主動接觸此類議題,也可能經由媒體聳動的報導而間接了解誤解;如果孩子自己所習得的片段資訊,只是「猴猴」指骨感的男同志、「熊熊」指胖胖的男同志、「拉子或蕾絲邊」指女同志,那麼這些未在同志教育中脈絡化的符號,就可能淪為中小學生們以言語霸凌性別少數的題材,若真如此,則絕非家長及教育者所願見。

     也因此反對者真正應該擔憂的,是同志教育在列入課綱之後,是否就真能被認真地施教?中小學老師們又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可以教導同志議題?不過這樣的質問並不意味著既然還有疑慮,就表示同志教育「時機未到」,應該就此止步。相反的,我們應該把疑慮化為督促的力量,以肯定同志教育的態度,讓老師們能以身作則,不迴避不排斥地將同志議題當成性平教育的一環來教授;如果社會大眾先以充滿歧視的態度來看待同志,可以想見老師們要在校園中教授此類課程也會備感壓力,而可能敷衍帶過,如此即使教育部將同志教育納入課綱,恐怕也無法讓性別平等有更實質的進展。 

(作者為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

 

回首頁】【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