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2010-10-08

觀念平台--想要理性溝通 就從談情開始

【黃宗慧】

 

     日前《中國時報》為六十周年推出了一系列願景專題,其中「社會倫理篇」受訪的學者錢永祥與作家朱天心,不約而同點出了台灣社會現在不願彼此聆聽與理解、甚至視他者為寇讎的問題,在此亦想延續探討:人們無法彼此傾聽的原因究竟何在?而理性溝通乃至倫理實踐又如何可能?

     無可否認的是,台灣不乏各種意見表達與論辯的管道,但結果經常仍是對立與衝突,關鍵或許在於我們「只顧各自說理,不顧他人情感」。在說理的背後,往往有情感的因素支撐著某種理論、某個立場,所以如果情感的問題沒有被充分處理,對話的雙方察覺不到自己與他者所談論的道理背後,有著不容忽視的生活經驗、歷史背景、文化淵源匯聚而成的情感力量,那麼自然容易各執己見,認定他人是強詞奪理的一方。

     美國學者布雷南(Teresa Brennan)在《情感的傳遞》一書中曾特別就這種只說理,不談情的傾向提出分析:情感向來被視為與理性對立,且是「自己的事」——情感應該是屬於個體可以自主的真實經驗,所以不宜討論,也無法處理;但布雷南指出,理性與情感兩者無法絕對二分,理性的溝通可以溫暖而充滿情感,看似非理性的斥責叫囂也可能是理性算計後的產物,若不認清兩者的糾結,反而更會陷入有理說不清的狀況。

     布雷南繼而提到,許多人都曾有以下的經驗:進入某個場所後,感覺到其中的特殊氣氛、並被氣氛影響到心情甚至舉止,這就是情感傳遞所發生的效應;然而因為我們多半覺得這種感覺沒有科學根據,便不去正視情感傳遞的影響力,也自然不會發現,許多我們自以為理性的判斷,很可能正是一種負面的情感傳遞,也就是把自身感受到但卻無法處理的負面情緒,以排他、妖魔化對方的方式來發洩。

     證諸負能量充斥的台灣社會,似乎的確如此,朝野對立、藍綠對立、階級對立,現在連不同世代的對立衝突也愈演愈烈。表面上看起來,這是因為每一方都有各自想捍衛的正當理由,只因溝通失敗,才產生種種激憤的情緒;然而根據布雷南的說法,事實也可能相反:因為情感會去尋找相應的理由,所以有沒有可能是負面情緒的挑動與感染,讓我們選定立場之後,就執著於不斷壯大自己所謂的正當理由?

     面對這種談情不足以致說理無效的現象,布雷南提醒我們注意「判斷」(judgment)與「辨識」(discernment)的差別:判斷是急於將負面情感投射於他者,在判斷「他是可惡的」之際,看不到我之所以認為他可惡,可能來自於我無法處理自己的焦慮或沮喪;而辨識則是去反思自身情感產生的原因,進一步理解自我與他者目前的衝突所在及無法溝通的原因,不是對他者驟下判斷,而是讓正面的情感傳遞開啟對話的可能。

     台灣社會所缺少的,就是這種辨識的能力,如果更多人願意放下「自己的理性判斷不容質疑」這種偏盲,承認做為一個生活在社會環境中與他人互動的真實主體,個人與社會、與他者之間有著不可切分的牽繫,進而尊重他者的情感,那麼不但主體本身不至於淪為不斷合理化自身立場的說理機器,社會倫理的實踐也才有可能展開。(作者為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

 

 

回首頁】【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