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2010-01-18

觀念平台──「潮」的代價

【黃宗慧】

 

     在二○○九年歲末美國媒體舉辦的各類票選活動中,湯姆克魯斯與凱蒂荷姆絲這對明星夫妻的三歲女兒蘇莉,輕易登上了其中「○九年最時尚的名人小孩」寶座。但蘇莉可不是歲末才爆紅的新星,加諸在她身上的名號一直多不勝數:「潮童」、迷你名模、最幼齒的活廣告…,而蘇莉穿起華麗小禮服、足蹬高跟鞋、手提名牌包的照片,也總能占據媒體的版面。

     面對這幼齡女娃比時尚名模還時尚的景象,我們究竟該發出後現代式的詠嘆,樂見天真VS.世故的二元對立在此瓦解,還是該感慨消費社會竟已發展到讓人從三歲開始就要役於時尚的地步?

     社會學家齊默爾在論時尚時,曾點出領導時尚與被時尚領導乃一體兩面的事實──自以為與眾不同、引領時尚者,往往最有可能成為時尚之奴,因為當所有其他的人都在「質」方面奉行時尚的要求時,時尚之奴就在「量」(程度)方面追求高人一等:「如果尖頭鞋正紅,他的鞋就要像矛那麼尖;如果立領蔚為時尚,他的領就立到耳朵旁;如果流行聽學術演講,你就決不會在其他場合看到他」。而結果就是,在追求時尚之際,領導者其實仍是被帶領的人。

     如今到了二十一世紀,齊默爾這十九、廿世紀之交的評論觀點竟也還適用,因為蘇莉這位看似是流行指標的潮童,確實是被她那遵循時尚要求的明星父母所帶領出來的「領導者」。而這種從穿著打扮到儀態姿勢都不斷按既定、當道的流行符碼重複搬演的現象,還不只出現在名人界,只要翻開現在幼稚園畢業生的紀念照,就會發現潮童滿天下:曾幾何時,幼稚園的畢業紀念冊流行起以沙龍照為此階段的人生留影,於是小孩子們或者盛裝打扮為公主王子,或者如同婚紗攝影般穿上異國服裝擺姿勢,這種令人嘖嘖稱奇的景觀儼然已是現在的常態。

     或許有些孩子對於擺出超齡成熟的姿態感到侷促扭捏,但像蘇莉一樣樂於變身為潮童的也大有人在。於是在這少子化的社會,除了那些因沙龍照要價不斐而感到負擔沉重的父母之外,不少家長都抱持著「幫孩子留下一個美好特殊的紀念也不錯」的態度,甚至認為這一代的孩子真幸福,能享受到自己童年所沒有的奢華、提早經歷了父母這輩直到拍婚紗照時才能擁有的經驗。

     如果以「天下父母心」來看,似乎不需要苛責幼稚園沙龍照這種因應時代變遷而產生的新流行產物。只是我們也不能忽略,這特殊的紀念並不像我們想像中那般特殊,因為「潮童滿天下」的現象本身早已反諷地說明了「夠潮」看似是出類拔萃,卻也是隨波逐流。

     更何況,如果從小開始,孩子們對於美的認知與想像就侷限於那些制式的穿著打扮與表情動作,那麼這種「提早經歷」,會不會反而是提早消耗了美的不同可能性?又會不會在「見怪不怪」的未來裡,覺得消費社會所提供的一切都那麼理所當然卻也那麼麻木無趣?若真如此,那麼這「潮」的代價,就恐怕不只是金錢上的花費而已了。

     (作者為台灣大學外文系副教授)

 

回首頁】【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