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2009-10-12 

 

觀念平台——臉書的另一面

【黃宗慧】

 

      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其實已「走紅」好一陣子,而其中的開心農場遊戲更是讓「農民」們樂此不疲,但隨著近日相關新聞與評論文字陸續出現檢討之聲,不單是臉書本身被認為干擾了虛擬與真實的分界,開心農場也變得更為爭議。有些人認為臉書降低了人們面對真實世界的能力:例如只記得更新臉書上的照片,卻疏於好好看看自己的臉、只待在冷氣房耕田,卻忘了走出戶外打拚業績;更有些人擔心開心農場中虛擬的偷菜行為,有可能會顛倒是非觀念、鼓勵偷與搶。在這類的批判裡,臉書只有一張臉,一張虛擬但又逼真,因此足以混淆視聽、造成沉迷、影響真實世界「正常運作」的臉。

     臉書所提供的,的確是一個幻想的世界。不過就像所有的幻想一樣,它必然是雙面的,精神分析因此鮮少主張以「除惡務盡」的態度來面對幻想。對佛洛伊德派學者而言,幻想是負擔也是福祉,拉岡派也主張,幻想並不是可以被移除掏空的某種「內容」,而是涉及人性慾望的「結構」。如果我們根本不可能斷絕幻想,或許就應該試著看清幻想的兩個面向,才能理解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福祉與負擔之間會產生切換。

     說幻想是種福祉,乍聽之下可能讓人難以認同,但這其實是因為我們認定幻想必然完全脫離現實、依循快樂原則恣意而為,事實上,幻想同時也是一種幫助我們適應現實、處理不快的妥協方式,透過這種趨樂避苦的方式,所得到的雖然只是替代性的滿足,卻還是有紓解壓力的效用。

     換句話說,幻想雖可能是負擔,讓我們藉此逃避現實,卻也可能是一種福祉,讓主體不至於被眼前的創傷打敗,同時也為回到現實做準備。佛洛伊德曾把幻想比喻成黃石公園,視之為在殘酷現實中被保存下來的一塊樂土,如果繼續借用這個比喻,我們可以說,只要不就此誤把黃石公園當成整個世界——也就是不過度依賴幻想、甚至產生要別人配合自己的幻想來行動的極端行徑——那麼一時的幻想其實無可厚非。

     當然,什麼樣的程度叫沉迷?什麼樣的幻想又不免令人憂心會淪為妄想?極可能言人人殊。若是回頭以臉書的開心農場為例,即使是立委口中顛倒是非的虛擬偷竊行為,也有它的另一面。借用九月二十五日人間副刊蔡文騫〈一景小記─醫院農場〉一文來說,開心農場的幻想反而為病童們帶來了小小的幸福:「他們總是互通聲氣,哪位叔叔阿姨的田即將收成,便極具默契地躲在各處盯著螢幕凝神倒數,等待時機成熟,下手偷取一顆番茄兩枚雞蛋,整天就能雀躍得意不已…一手檢查密密麻麻的抽血單,另手推著工作車左彎右拐,穿過病房長長的走廊,忽然錯覺─像是置身一座巨塔裡開闢出的小小空中農場風景。」

     文中所描繪的兒童醫院場景,令人動容之餘,也正說明了何以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看,當現實是如此不堪的時候,或許更該慶幸,我們仍保有幻想的能力。 

(作者為台灣大學外文系副教授)

 

 

 

回首頁】【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