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人之初:評《嫉羨與感恩》

 

黃宗慧(台大外文系副教授)

 

佛洛伊德在吮奶的小孩身上看到了心理壓抑的原型:小孩子一旦發現肚子餓時雖訴諸吮奶的幻覺也不能有效地滿足需求,就會發展出「現實原則」,從此禁制幻覺這個途徑,尋求改變外在環境的可能例如以大哭或亂踢亂蹬引來大人注意;拉岡從小孩的鏡像誤識中發現了異化與偏執的原初模式:六到十八個月大的小孩雖然走起路來還跌跌撞撞,但是當大人攙著他走到鏡子前面看自己的鏡像時,他卻會手舞足蹈地認為自己等同於鏡中的「完型」;而克萊恩則是把母嬰關係對於心理發展的影響推到極致,在本書中我們清楚看到:母親餵食與照顧的每個細節,例如透過奶瓶或乳房餵食?乳汁是否來得太快或太慢?母親在餵食中是愉悅或焦慮?這些因素對於嬰兒的性格發展都有極大的重要「愈是經常經驗到和全然地接受對乳房的滿足,就愈會經常感覺到享受和感恩」,反之,如果是被剝奪與迫害的感覺主導了早期經驗,使得過度的嫉羨妨礙了「好客體」的充份建立,那麼也等於是沒有鋪設好完整發展的成人人格基礎。

從以上的幾種說法中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如果循著精神分析的腳步來理解心理機制的運作與主體發展的過程,一定得回到人之初。然而母親在人之初到底扮演了多麼重要的角色卻是眾說紛紜。佛洛伊德因為在理論架構與分析中對於母親較不重視而廣受批評,但走向另一端的克萊恩又被拉岡視為過度輕忽父親的重要,而部份女性主義者則認為克萊恩在提高母親的重要性之際有鞏固性別本質論之虞。到底哪一種詮釋更貼近人之初的「真相」?這當然是具有爭議性的問題,但克萊恩的立場始終明確如一。在本書中她延續了一貫對嬰兒早期情感發展的重視,透過對個案的夢境、遊戲或其他各種活動的詮釋,不斷彰顯母親的角色如何決定了孩子或憂鬱或貪婪,或嫉羨或感恩等種種傾向。藉由克萊恩的論證,讀者可以進一步思考嬰兒與母親(的乳房)的關係究竟應如何定位:到底應該更反本質論一些,像拉岡一樣把乳房視為是透過與口腔分離所產生的小對物(object a)、一個標示欠缺與差異的符號?還是該更本質論一些,深入理解好乳房與壞乳房的具體影響、母嬰關係中的愛恨糾結?是留待讀者深思的有趣課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書收錄了克萊恩在過世前以希臘悲劇為主題所寫的未完成論文〈《奧瑞斯提亞》的某些省思〉,而史賓瑟、喬叟與莎士比亞的作品也不時被引用做為說明的補充例如她以莎劇中哈姆雷特對其叔父(中文版誤譯為「舅舅」)的怨恨,來解釋在伊底帕斯情境中對父親怨恨的轉向。在〈論認同〉一章中,克萊恩更用極長的篇幅分析朱力安.格林(Julian Green)的小說《如果我是你》,以佐證她關於內攝與投射的理論。這除了使得文學愛好者讀起本書會備感親切之外,克萊恩所肯定的,偉大的作家在「直覺上對潛意識無竭盡的深度瞭解」會反映在作品中,等於說明了以精神分析詮釋文學作品的正當性,相信這也是文學研究者所樂見的。(此文經濃縮後刊登於《聯合報》「讀書人」版)

 

回首頁】【回上頁